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茶產業發展論文:茶業發展狀況及策略淺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本文作者:丁娟作者單位:湖北經濟學院
發展思路
基于恩施州茶產業發展的現狀,為促進該州茶產業的發展,采用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進步為手段,走茶葉深加工之路。在不改變農戶的土地承包關系,不影響茶農的生產經營自主權的情況下,龍頭企業和各種服務組織與千家萬戶建立多種形式的合作,如簽訂合同、茶園入股等方式,使分散的茶農成為龍頭企業的原料基地、“生產車間”(各主體間的關系如圖3所示),以打破企業與茶農、企業之間彼此孤立的狀態,改善當地茶葉產業鏈松散甚至脫節的現狀。進而實現茶葉的種植、生產、加工、銷售等的專業化、一體化,產品與服務的標準化,商流、物流、信息流的集成化,使每個生產環節有機的結合起來,以獲得良好的規模經濟效益。同時,先進技術、設備也可以在茶葉協會及各種服務組織的協助下運用到茶葉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有效提高茶葉產業的勞動生產率,從而實現區域化種植、專業化生產、集約化經營、企業化管理,大大推進茶產業的現代化進程。
對策建議
1培育壯大龍頭企業,塑造有強勢競爭力的品牌
通過建立茶葉專項基金,集中力量扶持一批選址恰當,有一定規模、經營能力、市場潛力和擁有注冊商標、獲得國內國際相關茶葉質量或質量體系認證的大型深加工企業,使其盡快做大做強。龍頭企業單獨研發或技術引進或與高校科研機構合作進行,促進茶葉產品的多樣化,在符合市場定位的前提下,找準其產品的賣點,全力塑造極具地方特色的優勢品牌。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及國內外大型展覽會等多種渠道,進行營銷推廣,以“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良好品牌形象闖出自己的消費市場,有效發揮龍頭企業的示范帶頭和“紐帶”作用。
2加大科研投入,走科技興茶之路
政府通過政策扶植和資金支持,加大科技投入力度,轉變當地茶產業粗放型發展模式。在繼續推進無公害茶園、有機茶園建設的同時,加大研發,培育適合當地的茶樹品種,加大無性系良種繁育和推廣的力度;通過茶葉協會、農科院下鄉等深入農村宣傳和推廣高新技術,指導茶農種植和管理茶園,提高茶農素質,提升當地茶園管理水平。政府、企業、高校單獨或合作組織培養一批切實有用的種茶、制茶、售茶的專業技術人才。
3提高組織化程度,優化資源配置
通過政策引導等措施為小、散、弱的茶葉企業或加工場與龍頭骨干企業牽線搭橋,在專業化分工的基礎上,加強他們之間的合作,使初制加工原料向精深加工發展。建立和完善市、縣、鄉鎮茶葉行業協會組織,協助推廣茶園機械化采摘與修剪,傳遞交流市場信息,使分散的茶農能與茶葉生產經營企業順利對接,以規范和發展茶葉種植戶、茶葉加工和銷售企業之間橫向聯合的利益共同體,加強茶農、小加工商和龍頭企業之間的專業化協作與交流,相互配合,統一運作,實現規模效益,打造強勁的區域經濟優勢。
4政府扶持,營造良好的市場經營環境
政府應有所作為,加強基礎設施的建設,如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提高當地的物流配送能力,方便物資的流通;通過制定相關的政策與法規,規范市場秩序,遏制區域內的惡性競爭;建設和實施質量安全可追溯制度,加快對相關法規、技術標準的制定與完善,通過宣傳、培訓等手段培養種植者、生產者和經營者關于茶業標準化生產和茶葉產品質量安全意識,強化產業鏈主體自覺參與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的建設;質量管理部門通過監督抽查、例行檢查、專項整治等有效措施加強茶葉產品的質量安全的監督管理;通過政策優惠和改善投資環境,吸引外地投資者。
5構建市場銷售網絡,加快恩施茶葉市場化
“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全力打造恩施茶葉市場銷售網絡。“引進來”就是以本地茶葉市場為依托,加大市場硬件投入、自我完善、自我監管,完善市場功能,提高服務質量,把茶葉市場打造成集茶葉交易、物流受理、信息配載、倉儲配送、貨物中轉為一體的現代化的綜合服務市場,建立茶農、個體加工商、龍頭企業、市場銷售緊密結合的一條龍經營模式,增強恩施茶葉的品牌競爭力;通過舉辦茶商大會、茶葉節等形式,努力招攬全國各地知名茶商,把恩施茶葉進一步推向全國,推向世界。“走出去”即鼓勵茶業龍頭企業、專業大戶、經紀人到武漢、福建、浙江等大中型城市設立恩施茶葉專賣店、零售店或開設茶館,把恩施茶葉銷往外地,打造恩施自己的茶葉品牌。
6以產業帶動產業的發展,實現文化興茶
挖掘和開發茶葉的文化休閑功能,以實施文化興茶、旅游興茶戰略為主,拓展茶葉產業內涵和鏈條,使茶葉產業由單一的種茶、加工和銷售向茶文化研究、茶園觀光、茶師培訓等多元化方向發展,以萬畝無公害良性系茶園等現代茶葉觀光示范園區項目建設為先導,開發茶葉旅游線路,使茶葉產業鏈條不斷延伸,增加茶葉產業的附加值。
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為充分發揮恩施州茶葉資源的優勢,在深入了解當地茶產業發展面臨著組織化程度低,品牌知名度小,資源浪費,經濟效益低下等現狀的基礎上,提出走茶葉深加工之路,同時提出了一些對策和建議。通過加強茶農與企業之間的聯合與合作,完善產業鏈,從而提升當地茶葉產業經濟效益,實現茶葉強州。但這些措施主要是從茶葉的加工的角度而提出來的,對當地茶葉產品銷售渠道不暢通以及實施過程中會遇到的一些問題及避免措施等涉及較少,還有待進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