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弱勢群體大學生就業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大學生就業觀念有偏差,自身素質較低
目前高校大學生多半是80后或者90后,大都仍是獨生子女,自幼生活在父母、祖母等長輩的保護傘下,寵愛大于窘境,對生活的不濟和成長的逆境了解得很少,加上受時代驕子這樣的光環的籠罩,漸漸地缺乏對社會的認同和了解,只是胸懷大志但缺乏腳踏實地,好高騖遠。他們大多數追求高薪、穩定、輕松的工作,也大多希望在沿海經濟較發達的城市或者更大的城市生活和工作,多數人的向往公務員、事業編這樣的工作,在畢業后多數畢業生涌入大中發達城市、涌向所謂的“高薪、穩定、輕松”崗位。大學生對自身的定位不準確,導致思想上存在誤區,然而這些在就業上出現的誤區和偏差將直接導致大學畢業生就業困難,進一步使大學生就業弱勢群體規模呈現出不斷擴大的趨勢。大學生要厘正先工作再就業的就業誤區,正確的選擇應當是先就業再擇業。大學生在堅持腳踏實地的基礎上,篤學篤行,結合自己的能力和當前的就業形勢,合理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部分大學生上大學可能是受父母之命,或者是為了逃避現實的生活,或者是只為了追求個人榮譽,他們從一開始選擇上大學的初衷就是不正確的,從而導致了就業觀念的誤區。在大學期間也就不能端正態度好好學習知識與技能,對綜合素質的要求也相對降低,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使人們的價值觀多元化,出現了更多的唯心主義、利己主義、享樂主義以及其他不良社會風氣,這些思潮也對大學生的就業觀念產生了誤導。
2大學生就業弱勢群體如何突破就業困難瓶頸
2.1政府應加強大學生就業弱勢群體的政策支持政府和有關部門應該根據我國現代化建設和高等教育發展的實際情況來制定更加積極的促進大學生就業的政策,通過不斷深化人事用工和戶籍等制度的改革,疏通就業渠道,規范高校畢業生就業市場和其他技術措施來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由于我國的戶籍制度既承擔了人口管理的功能,也附加了其他的社會功能,不同的社會福利因不同的戶籍而異。因此,政府應取消大學畢業生戶口限制,打破戶籍制度的人力資源的正常流動,在國家層面促進大學畢業生的可達性和自由流動,創建積極的、自由平等的就業和創業制度;另一方面,政府應該加強大學畢業生在就業市場上的宏觀調控,有效實施項目帶動的調控手段,像“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三支一扶計劃”、“農村特設崗位”等項目,通過這些,為正在求職和就業處于困難的大學生另辟蹊徑。此外,政府還應該通過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監督各個單位,積極推進和實施《勞動法》,完善相關的勞動法律法規,完善勞動人事管理體制、戶籍制度等,保障人才的公平競爭,確保大學生就業有法可依。
2.2高等院校要高度重視大學生就業工作(1)在既定的高等教育管理模式下,大學要不斷探索新的教育模式。應該以市場為導向,深入市場調研,合理設置符合時展要求的專業,整合教師隊伍,協調部分專業的招生計劃,從而可以減輕相對弱勢專業的就業壓力。在教學中,加強教學改革,注重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加強高校與大學生社會實踐能力,讓學生走出校園,更好地適應社會。(2)完善就業指導服務體系。高校要有專門的就業指導機構,積極開展相關的就業指導,將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心理健康教育、文明禮儀訓練、企業實訓、擇業技巧以及新時期的就業政策解讀作為專門開設的培訓內容,同時也要構建相關的教師隊伍,積極有針對性地指導大學生正確擇業、合理就業。最后,學校要給予人力、物力、財力上的支持和保障。
2.3多方合力積極營造良好的就業環境大學生就業弱勢群體的出現是社會發展中出現的新生特殊群體,還沒有被社會廣泛認識到。新聞媒體也應積極關注大學生就業弱勢群體的就業情況,并及時報告相關的信息,從而形成對大學生就業弱勢群體的廣泛關注,也為政府加強對用人單位的監管提供了方向。作為大學生的家長和社會相關的部門要正確看待大學生的就業形勢,很好地把握社會發展趨勢,實事求是地、適時地轉變就業觀念,同時,社會新聞媒體和輿論應當為大學生營造良好的就業、創業環境,讓學生找準位置和就業目標,最后促進合理就業。
2.4大學生要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和擇業觀,夯實自身綜合素質面對日趨激烈的就業競爭,大學生應提高自身能力,了解就業形勢,準確定位,結合自身實際建立適當的就業期望值,規劃合理的就業前景,進而緩解就業弱勢群體的壓力。同時,要及時調整就業心態,努力學習專業知識和就業技巧,從而提高整體的就業能力。要正確看待就業困難,保持樂觀的心態,迎難而上,樹立就業自信。大學生就業弱勢群體問題的解決需要通過政府、高校、社會各界的相關部門以及大學生自身的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才能盡量結局就業難的問題,才能盡可能地縮小就業弱勢群體的范圍。
作者:戴麗莉洪琳單位:成都理工大學文法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