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護理健康教育的核心能力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圍繞核心能力培養進行課程設置
1.1案例教學法案例教學是一種開放式、互動式的新型教學方式[6]。教師根據護理健康教育學科特點,在學生已有知識基礎上,設計健康教育案例。所設計的案例要簡單,貼近生活且易于理解。例如設計與護生息息相關的大學生健康教育主題“:大學生運動損傷預防與處理”“大學生性健康教育”“大學生常見心理問題與干預”等,并對案例加以討論,讓護生從中學習實施健康教育的方法與技巧。
1.2小組討論將護生分成若干個小組,各組確立小組健康教育主題,設計健康教育方案。在設計健康教育方案過程中,教師積極鼓勵護生用已學專業知識結合計算機技術設計健康教育圖譜和健康教育電子調查問卷,并輸入計算機系統。要求所設計的健康教育方案以簡單的文字和生動的圖片或視頻呈現。
1.3校內實踐我校是教育部直屬、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學校學科涵蓋理學、工學、農學、醫學、文學等10大門類,在校師生達2萬多人。這樣的校園環境為護生提供了良好的大學社區實踐基地。在實踐活動中,護生分成若干個工作小組,由小組長帶領組員,深入校園社區,以在校師生為健康教育對象,開展健康教育活動。在此過程中,首先,教師指導護生收集健康知識調查問卷,并將結果輸入計算機系統,了解服務對象的健康信息和相關健康知識掌握程度。同時,根據設計好的健康教育方案在校園社區人群中進行主題健康教育,并針對健康教育對象的具體問題進行個體化指導與討論。
2.1評判性思維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和反思性思維能力是評判性思維能力的主要組成部分[7]。在該課程教學過程中,護生應用已學護理專業知識和技能,通過查閱文獻,在教師指導下,各小組圍繞確定的健康教育主題梳理并形成相關健康教育知識體系,設計健康教育方案。在健康教育方案設計過程中,各小組利用課余時間圍繞主題進行討論和資料查閱,在保證健康知識科學性和嚴謹性的同時,注重知識的實用性和普及性,最終確定方案。此過程較好地培養了學生解決問題能力,并通過實踐反思和評價方案的可行性。
2.2創新能力在信息快速更新的今天,傳統的健康教育方式已不能滿足患者健康知識獲取的需求[8]。在教學中,教師引導護生利用綜合性大學優勢,尋求與物聯網工程等學院學生的合作,創新性地設計健康教育計算機路徑。該技術可實現根據健康教育對象的年齡、性別、飲食習慣、體格檢查結果等信息分析其潛在的和現存的健康問題。同時,在健康教育方案設計過程中(主題主要涵蓋生活、飲食、鍛煉、常用藥物的健康指導等),應用設計學的理念,將復雜專業的文字轉化為簡單易懂的圖片或視頻,使受教育者輕松掌握健康知識要點。此過程不僅促進了護生對護理專業知識的深入理解,提高了專業知識應用能力,而且實現了不同學科知識的交叉和補充;同時培養了護生的創新思維能力,使其感受到交叉學科所帶來的更寬廣的發展領域。
2.3人際交流與管理協作能力護生根據健康信息分析結果,結合預先設計好的健康教育方案,分小組進入校園社區,實施健康教育。為完成健康教育任務,護生首先要發場團隊精神,精誠合作,發揮各自特長。同時護生會面臨不同年齡、性別、知識層次的服務對象,在與服務對象進行溝通、交流和對其進行健康知識指導的過程中,護生了解了如何與不同知識層次、不同性格的人群進行有效溝通,以取得對方的理解與信任。實施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困難和問題,護生需要思考如何用簡單有效的方法讓健康教育對象理解和接受健康信息。通過課堂外的校園社區實踐活動,護生掌握了人際交流的技巧,提高了人際交往能力。
2.4終身學習能力在整個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介紹健康教育所涉及的技術和學科領域,引領護生進行文獻查閱,調動其主觀能動性和學習潛能。護生設計健康教育方案時,還學習了護理專業知識以外的技能,如圖案設計、計算機技術。在實施健康教育方案時,意識到人際溝通技巧的重要性。通過在實踐中不斷摸索,再回到小組和課堂進行回顧,以理論—實踐—討論—反思的模式循環,增強了護生對專業外知識的興趣,體會到學習交叉學科的實效性,培養了終身學習意識和能力。
3小結
近年來,護理健康教育正處在一個迅速發展和崛起的階段,護理界有識之士倡導開展的“以患者為中心”的整體護理,使護理健康教育被提上學科發展日程。培養具有一定健康教育能力和水平的護理骨干,是提升健康教育整體水平的重要因素,而課程改革則是人才培養的必要條件。圍繞護理核心能力培養,從護理健康教育課程設計入手,借助綜合性大學的實踐平臺,應用多種交叉學科的技術和方法,開展護理專業健康教育,提高了護生對專業理論與技能的學習和應用能力,促進了學科之間的滲透融合,增強了護生的服務意識,提高了護生綜合應用知識的能力。
作者:邱玉宇邱麗穎陳愛國單位:江南大學無錫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