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企業研究開發費用所得稅分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目前企業實施所得稅加計扣除的具體情況
稅務總局早在2008年就下發了《企業研究開發費用稅前扣除管理辦法[試行]》,但是建筑施工企業真正成功運用該辦法享受稅收優惠政策則較晚。這一方面與新政策出臺后,各省市稅務局要出臺一些較為詳細的執行條款較晚有關,另一方面也與企業理解新政策,運用新政策的實際執行力有關。
1.立項研究開發項目情況:2012年企業共實施30個研究開發項目,均為企業自主開發,且所有的研究開發項目均不形成無形資產,在工程項目施工建設過程中形成,構成工程實體。
2.會計歸集情況:2012年該企業可加計扣除研究開發費用共歸集1511.96萬元,目前在國稅發[2008]116中列舉的八大費用項目中只有三項費用有歸集,另外五項允許列支的費用并沒有歸集,遠遠低于其實際投入金額。
3.加計扣除情況:按照規定,允許所得稅稅前加計扣除的金額為755.98萬元。對于第一年探索研發費用加計扣除辦法的企業來說能取得這樣的成績是相當不錯的,但是,仔細量化這個數據不難看出,加計扣除還是有相當大的空間值得探索。
二、目前企業實施加計扣除現狀的原因分析及改進措施
1.認識上的缺失導致科技立項項目極為有限傳統的意識認為:建筑企業不是專門的研發機構,也不屬于高新技術企業,再加之行業固有的分散性特點,即使某一個工程項目在施工生產過程中使用了較為高超技術和先進工藝,然而由于缺乏較為規范的標準和工法,導致新技術和新工藝在項目的推廣方面受到很大的制約。針對這種情況:建筑企業必須在日常施工生產工作中要善于發現施工技術中的閃光點,將一些先進的工藝及時進行總結歸納,爭取更多的科技立項,為爭取更多的所得稅加計扣除作基本保障。
2.科技立項項目缺少前瞻性、立項較為滯后大部分的建筑企業均是生產性企業,雖然設有獨立的技術中心,但是絕大部分的科技立項項目還是在工程項目施工建設過程中形成的,不是獨立于工程項目存在。先進的施工生產工藝與施工生產是同時進行的,但施工生產工藝在得到層層審批之后才能成為符合加計扣除條件的科技立項項目,科技立項項目的滯后導致有些先進工藝在相關的成本費用實際發生的時候不能進行相應的研發項目歸集,在科技立項審批成功后,該項目的成本費用早已發生完畢,更有甚者費用早已跨年,并不能歸集進入當年研發費用,更不能加計扣除,給企業帶來了不必要的損失。這就要求在工程項目開工之前,在施工方案中充分研討該工程項目的施工工藝,并力求縮短科技立項審批時間,使施工工藝發生的時間與科技項目立項時間盡量同步,便于歸集相關的成本費用。
3.企業內部研發管理的工作流程有待完善,中間環節缺失較為嚴重就筆者所在的企業來講,目前的工作現狀是:只有生產科技人員和財務人員“兩頭熱”,中間環節(項目部相關人員)參與較少。項目部雖然在日常生產過程中能夠嚴格實施工藝,但是卻沒有建立科技立項意識。在反饋給財務部門的相關經濟資料上并沒有注明該先進工藝的金額和用途,最終導致財務部門無法歸集,給企業造成損失。只有制定一整套較為完善的工作流程,才能改善目前流程缺失的現狀,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通過一年的實踐,企業逐漸摸索出一套較為完善的流程設計,具體為:市場開發部門將中標項目情況報告生產技術部門;由生產技術部門一方面確定具體的施工工藝,并力求更多的先進工藝能夠確定成為科技立項項目,負責簽訂科技合同并細化人員和科技預算投入并逐級上報,待科技立項審批之后將科技立項合同返回財務部門;另一方面將先進工藝傳達項目部,由項目部負責具體實施。項目部在實施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守施工工藝,涉及到相關的成本費用項目須由施工員、預算員、材料員共同把關,最終將該筆先進工藝所占用的成本費用在勞務結算書和分包結算書和材料出庫單上明確金額,用途。最終項目相關的成本費用結算資料在審核蓋章簽字后交由財務部門進行成本費用歸集。
4.缺少激勵機制、人員參與積極性差基于研發項目進行的所得稅加計扣除工作,是由原有施工生產任務延伸出來的一項工作,無論是一線的項目部施工人員,還是機關的各科室工作人員,都得付出更多的心血來對待此項工作。由于缺少宣貫和必要的激勵機制,員工在原有施工任務繁重的工作中再抽身參與科技立項加計扣除工作,或多或少的表現出應付和消極對待的情緒,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研發費用的歸集和加計扣除的效果。其實,基于研究開發費用所得稅加計扣除工作從始至終是一項系統工作,需要多個部門密切配合,通力合作。每一過程中,人員參與的深度和廣度直接影響立項項目的歸集效果。作為企業應該建立一套較為完善的激勵機制,調動每位員工參與加計扣除工作的熱情,保證科技立項項目能真正落到實處,共同分享加計扣除帶來的收益。
作者:賈小倩單位:山西四建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