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作用分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近年來,受國際經濟疲軟和國內經濟增速放緩雙重不利因素影響,作為國民經濟中最活躍也是最脆弱的組成部分的中小微企業正面臨著嚴重的融資困境,貨幣政策頻繁調整、市場環境變化、融資渠道單一和自身發展的局限性等因素正不斷加大著中小微企業的融資風險。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作為集聚了政府的公共資源、銀行的資金優勢、擔保的增信作用和中小微企業的廣泛需求的有效載體,在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困境方面正發揮著積極作用。
關鍵詞:經濟下行;融資困境;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
中小微企業和民營經濟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自“十五大”被正式寫入我國基本經濟制度以來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并在促進經濟增長、增加就業、創新科學技術和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近年來,受國際經濟疲軟和國內經濟增速放緩雙重不利因素影響,中小微企業的發展面臨著融資難、用工荒、生產要素價格高漲、稅負重、利潤低等諸多困境,其中融資難更是成為最主要的制約因素。
一、經濟下行時期中小微企業融資存在的風險
(一)貨幣政策頻繁調整影響融資市場規模
我國經濟正處在重要的轉型和調整時期,貨幣政策作為調整宏觀經濟的重要內容和主要手段,經歷了從“適度從緊”到“適度寬松”,再到“穩健”的一系列變化,最直接最主要地影響了中小微企業的資金供給規模,給企業融資帶來了極大的困難。
(二)市場環境變化增加運營風險
我國中小微企業普遍存在經營規模小、勞動密集程度高、生產產品單一、產業層次低等缺點,在目前國際國內消費總水平下降、勞動力人口減少、生產資料成本增加等多重不利因素影響下,中小微企業利潤空間加速萎縮,從而增加了運營風險。
(三)融資渠道單一縮小融資范圍
盡管近年來我國金融市場發展迅速,股市、債券和基金市場紛紛向中小微企業打開大門,但仍沒有改變銀行是融資主渠道的事實。單一的融資渠道使得中小微企業難以承受任何微小的信貸政策調整。
(四)自身局限性降低融資能力
我國中小微企業大多是從個體工商戶或家族企業發展而來,產權和經營權的高度統一導致了其內部普遍存在治理結構混亂,制約機制缺乏,財務管理薄弱,會計信息失真等問題,加大了金融市場上資金供給者獲取企業融資所需信息的難度和成本。
二、中小微企業融資扶持政策的陸續推出
隨著宏觀經濟下行壓力的不斷增加,個別行業的中小微企業出現了“停產潮”“倒閉潮”。2014年以來,國家和地方政府為此出臺了多項扶持政策,涉及了融資、稅收和專項資金等多個方面,對中小微企業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2014年9月,總理在夏季達沃斯論壇開幕儀式上正式提出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口號,使“創業創新”成為一項國家戰略,掀起了“創業創新”的熱潮,中央和地方也圍繞此戰略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據不完全統計,從2013年5月至今中央層面已經出臺了至少22份促進“創業創新”的相關文件。2015年3月國務院出臺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發展眾創空間推進大眾創新創業的指導意見》和6月出臺的《國務院關于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將“創業創新”戰略轉化為具體的政策措施。而融資作為推進“創業創新”的重要環節被擺在了突出位置,在推出定向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鼓勵降低中小微企業融資成本、中小微企業借款合同免征印花稅和建立中小微企業融資專門機構等多項傳統措施的同時,還提出了開展支小再貸款、建立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推廣PPP模式等多個全新概念,用于切實緩解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三、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的概念及作用分析
(一)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的含義
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是指為某一地區或某一行業、產業集聚區內的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擔保、技術咨詢、信息服務、人才培訓、創業孵化、市場營銷和環境治理等各類公共服務支持的、開放式的、資源共享型的服務組織。由于這類平臺普遍具有政府背景,因此具有開放性、應用性、公益性和便利性等特征。2012年5月,國家工信部為進一步落實國務院的政策,制定了《國家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認定的管理辦法》,使我國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的建立、認定和運營有章可循。
(二)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的功能
根據《國家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認定的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公共服務平臺應具有多種服務功能或在某一方面具有特色服務功能,這些功能主要包括:信息服務功能,即提供法律法規、人才、市場、技術等信息服務;技術服務功能,即提供工業設計、技術開發、設備共享、知識產權和品牌建設等服務;創業服務功能,即為創業者和創辦三年內的小企業提供創業輔導、項目策劃、政務等服務;培訓服務功能,即提供經營管理、市場營銷、技術和創業等培訓服務;融資服務功能,即提供融資信息、組織開展投融資推介和對接、信用征集與評價等服務。
(三)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的作用
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作為我國中小企業服務體系的重要結點和政府創新公共服務供給的主要載體,主要具有以下三方面作用:一是通過在操作層面上建立開放式的平臺組織,引導政府職能部門和社會服務機構進行跨界合作,促進政府在扶持中小微企業過程中的行政職能轉變。二是通過為中小微企業提供開放、適用、便利、多樣的公共服務,改變長期以來中小微企業市場競爭中的劣勢地位。三是通過服務模式的不斷創新,進一步探索公共資源供給的新途徑。
(四)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在緩解融資困境中的具體方法
宏觀經濟下行時期,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既是導致中小微企業生存困境的因,又是導致中小微企業生存困境的果。為此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在工作實踐中具體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搭建平臺,促進政、銀、企、保多方合作交流。
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的組建匯集了政府、社會服務機構和中小微企業等多方力量,一方面可以作為政府、金融機構和中小微企業等各方信息的匯集點,有效改善融資過程中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模式的創新成為市場主體,以市場化的行為參與到融資過程中來,既避免了政府行為對市場規則的擾亂,又保證了經濟政策的嚴格執行和對地方經濟發展方向的有效調節。
2.提升服務,加強中小微企業自身建設。
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作為綜合性的服務機構,在開展融資服務的同時,還在向中小微企業提供著信息、技術、創業、培訓和法律等一系列服務,這對完善企業治理結構、提高員工整體素質、提升企業產品層次、增強市場競爭力等方面具有積極意義。
3.開拓創新,探索服務中小微企業的新領域。
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作為存在于政府行政部門和中小微企業中間的橋梁與紐帶,開拓創新新的領域既可以以市場化行為參與中小微企業的發展過程,又可以通過自身的服務放大政策的作用效果,為解決長期存在的中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提供了有效途徑。
作者:梁肖冰 單位:吉林省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