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中小企業財務危機控制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金融危機給全世界經濟都構成巨大損害,同時我國諸多中小企業破產倒閉,而這些企業同國民經濟發展也是有著直接關系的。通過研究可知,當前導致中小企業出現財務危機的因素主要包括了相關政策缺失、忽略財務管理重要性、擴張過快導致資金注入不及時與缺少高素質財務管理精英等內容。在此基礎上,從加強政策支持、提升財務管理質量、擴張計劃匹配融資能力和提升財務管理相關人員素質等方面對中小企業財務危機的控制策略展開深入研究。
關鍵詞:中小企業財務危機預測控制
伴隨市場激烈競爭,企業理財環境可以說更加動蕩不安,尤其對中小企業而言,其存在財務與經營風險是不可忽視的,這很有可能是財務危機的誘因,進一步促使企業面對進退兩難境地,最終面對瀕臨倒閉或破產的境地。企業財務和營運狀況好,該企業自然就會有比較好的形象,也會更加容易籌融資,投資者對其也會有很大信任。相反的,當企業財務和經營狀況不理想,就會讓投資者失去信心和投資熱情,也會使原投資者處于危險之中。
一、財務危機相關概述
二十世紀的三十年代開始,國外便已經展開對財務危機的有關研究。最近幾年,我們國家眾多專家學者也不斷展開相關研究,但是理論界針對財務危機多還是眾說紛紜的,仍未有達成共識[1]。本文比較認同財務危機指的是企業從起初技術性管理資金失敗,導致支付能力減退進而出現一系列狀況,所以,對財務危機預測及控制,即憑借財務與經營管理等最終促進企業資金管理能力加強,對技術性管理資金失敗進行預測及控制。財務危機出現一般會包含很多環節,由起初資金不充裕,拖后償還債務至最后資金調動不靈活,償債違約等,再至負債比企業總資產還要多,企業無力償還最后破產倒閉。對于中小企業的投資者而言,最為看重的是其投資收益率,即在投資收益有所增長的前提下,投資人才更愿意對中小企業進行投資,中小企業也更加容易融資;而對于中小企業的經營者和管理者而言,則應以企業收益的增長為前提,使投資者對項目在預期風險下的效益進行充分了解,從而吸引投資并追加投資,使企業自身得到良好的發展。
二、導致中小企業出現財務危機多種問題
(一)相關政策缺失。
當前中小企業一直面臨較難融資尷尬局面,同時相關政策缺失,還有部分歧視性政策讓中小企業難以同上市企業或國企等大型公司分庭抗禮,真正意義上的公平難以實現。2010年政府努力度過金融危機困局時,對于中小企業關心程度明顯不夠[2]。國家救市計劃和巨量放貸,似乎和中小企業都沒有關系,這也就是的中小企業很難受到照顧。另外,因為缺少完善信用體系,導致頻發信任危機,使得融資難度越發加大。尤其最近幾年,部分中小企業冒充大公司造假舞弊,核對混亂及資產空殼等現象更越發多見,使得其市場可信度越來越低,從而形成一種惡性循環。有些中小企業為求得生存拋棄誠信,選擇以次充好,使得其品牌形象大打折扣,很多銀行和投資者等對其避而遠之,這就使其融資更為困難。
(二)忽略財務管理重要性。
在中小企業出現財務危機之前,通常會有某些先兆提前出現,但是因為很多管理人員置若罔聞、視若無睹,沒能夠及時采取相應處理辦法,致使財務危機進一步惡化,給企業帶來沉重負擔。中小企業多半是經營權和所有權一體化經營模式,使企業再開展財務活動及處理經濟關系過程中,管理層容易主觀臆斷,按照自己想法隨意行事,嚴重忽略財務管理重要性。而且查看其財務賬面,發現其中很多胡亂記錄現象,從中很難找到有效財務信息,對中小企業經營決策輔助作用可以說是微乎其微。但事實上,財務信息每個細微變化中都是有深意的,企業出現嚴重危機前會有相應征兆表現出來,而企業經營中占據中流砥柱位置的財務對危機預警更加強烈。如果忽視財務信息傳遞信號,那么很可能把企業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尤其基于自身條件,絕大多數中小企業沒有長遠發展目標,對企業經營不夠主動,抱著水到渠成心理,看重眼前效益,就只局限于眼前業務,導致企業風險與財務管理作用未有效發揮。
(三)擴張過快導致資金注入不及時。
中小企業擴張很多是對某項目和機會存在濃厚興趣,從而想要達到高速成長的目的,但是有時卻又會因為貪大喜功、盲目投資對企業本身承受能力有所忽視,從而憑空為企業帶來很多風險。企業擴張時期,同時也很容易形成財務危機。當企業發展至某階段,只有通過擴張手段,方能促進企業再次上升。但是企業擴充本業范圍,或是進行多樣化投資過程中,不但應當對外界環境,機會或挑戰認真評估,還需要對企業優劣勢有個清醒認識,當評估出投資可行以后,就需要著手投入數額相當資金,這時候企業在資金周轉方面便需要有較強能力。如果某企業在同時向多領域拓展,可能最終因能力有限使其再無力支付。假使企業后續經濟發展狀況還不是很好,無法如預期獲利,轉投資速度還跟不上,那么企業流動資金就無異于被掏空。最終企業就會因為資金不夠且負債率較高導致財務危機經常發生,有些企業甚至落得破產的下場。
(四)缺少高素質財務管理精英。
因為中小企業在發展前景、薪資待遇與工作環境等方面同大型企業差距明顯,致使其在財務管理方面學歷與專業素養較高的精英人才嚴重缺失。當前我國絕大多數中小企業還不具備獨立財務管理部門與相關工作人員,有些企業甚至將財務人員和記賬員混為一談。招聘財務人員時,更偏向于聘任家屬親戚,并且也未對這些人員定期開展培訓,導致企業嚴重缺少高素質財務管理精英,現有人員完成相應任務力不從心。眾多的中小企業當中只需要財務人員負責記錄流水賬,然后到年底核算出企業是否有盈利即可,把財務人員和以前賬房先生相提并論。而且財務部門劃分也不夠清楚,各部門、各人員很難做到各司其職,可以說現代會計核算與財務管理在這些企業中是不存在的[3]。更有甚者自身沒有相關部門與管理人員,臨時聘用工作人員,企業只把這些人當作納稅申報工具看待,對企業持續發展形成很大制約。
三、中小企業的財務危機控制對策
(一)加強政策支持。
因為中小企業扮演著國民經濟發展特殊角色,因而我國也頒布一些相關政策給中小企業持續發展提供支持。比如在國務院2010年頒發第37號文件當中便包含很多推動中小企業向前發展政策性文件,同時國家信息部與工業部清楚表明當前眾多中小企業應側重促轉型與調結構上面。我國部分政策頒布作為中小企業前行燈塔,需要把此當成標桿明確后期發展規劃,對國家支持中小企業發展政策要耳熟能詳,按照市場經濟規律運行,對企業未來發展趨勢予以掌控,最終我們應當實現滿足市場需要,并占據市場主體。但是從當前政策支持力度來看,在諸多中小企業眼中,遠水救不了近火。加強政策支持,需要緊密貼合當前中小企業發展實情,輔助企業把經營時遇到各項管理、資金或是人才等難題一并解決,完全讓其發展沒有后顧之憂。
(二)提升財務管理質量
企業管理層某方面會左右企業行為,因而企業管理層應當高瞻遠矚,應該提前想好危機應對策略。同時中小企業又具有規模小和私營等特征,這就表示管理層重視與否同財務管理質量是直接相掛鉤的。也只有中小企業管理層提升財務管理認識后,財務管理質量和財務危機預控才能真正達到預期水平,或是超出預期水平。當企業管理層從思想上發生轉變,認識到財務管理對企業管理重要作用,方能使我國眾多中小企業不再處于危機當中。面對當前財務管理質量整體不樂觀情況,企業內部可參考自身實際經營所需構建專門管理機構。對負責財務相關部門職責予以明確,結合先進科技,使財務報表清晰分明,會計信息反映真實,同時對于資金流向要能做到實時監管。但凡從企業財務數據信息中看到任何問題,應該做到盡早處理,不給危機留下隱患。
(三)擴張計劃匹配融資能力。
中小企業不易融資不單是我國當前需面臨的難題,另外它還是全球難題。通常情況看,在中小企業開發某項目時對于融資能力不會有太高要求,這點在技術創新和生產上都有所體現。所以,研發項目以前,應把現金預算工作做好,同時制定出匹配財務規劃,放遠眼光,高瞻遠矚,想好未來主營方向,防止項目研發階段缺少現金,陷入兩難境地。另外,新產品問世以前,充分做好市場調查,防止產品市場反響不夠好。另外,在擴張計劃匹配融資能力時,對資本結構科學合理調整也是重中之重。所謂資本結構指的是債務資本和自有資本間比重關系。為此,我國中小企業應當參照經營環境動態發展,經對變量與存量科學調節,對融資、資產與負債等做結構性調整,確保一切按部就班平穩運行。
(四)提升財務管理相關人員素質。
提升中小企業綜合競爭能力,便需要著重加大對高素質人才吸引,加大培養財務管理從業人員素質的力度。為此,各中小企業應該先從從業人員的考核開始,對于財務管理相關人員的考核進行嚴格的監控,但要基于“以人為本”的理念前提。防止用人唯親的現象發生,確保每個管理人員的素質優良。首先,在財務管理人員入職前,一點要對其進行專業的培訓,保證財務管理人員的業務熟練性與掌握技能專業性。其次,要經常對財務管理人員的日常工作情況進行監督管理,對于高素質的財務管理人員進行獎勵或者鼓勵,對于表現不好的素質差的工作人員進行嚴格的培養甚至是開除,只有這樣才能夠加大社會大眾對企業的好感,并且進行“再光顧”,這樣一來,就可以保證企業能夠穩步的向前發展,進而帶動國民經濟的整體向前發展。
結語:
綜上所述,鑒于財務危機形式多樣化和涉及企業范圍的不斷擴大,我國應加強對財務危機的預測和控制,不斷推進同其它企業合作協調機制的建設與完善,確保同其它企業交流、協商的順利進行。各中小企業應積極建立財務危機預控部門和規則,并集成統一管理,提高危機預測效率,并逐步擴大監測范圍,針對重點行業做到重點監測;行業協會應發揮預警作用,及時地收集行業財務危機預測信息,為企業和行業提供危機預測方面的專業技術支持,及時為企業普及新的投融資規則和經營標準的變化信息,全方位提升企業危機預測能力;企業應強化抗風險能力,實施市場的多元化戰略,提高產品技術含量,全面增強自身競爭力。
參考文獻:
[1]郭永臣,陳曉華.中小企業財務危機的預測及其控制[J].財經界(學術版),2011,09:229.
[2]張龍,陳文湘.論我國中小企業財務危機控制對策[J].商場現代化,2009,08:305-306.
[3]齊莉.金融危機下中小企業財務風險的防范與控制[J].會計之友(下旬刊),2009,07:22-23.
作者:夏琴 鄭權 單位:佳木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