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養豬生產的環境污染及對策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養豬場污染物對環境的危害
養豬場的污物對養豬場周圍的環境造成的污染。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1.1空氣污染污物中的有機物質經過不徹底的降解就會產生大量的有害氣體,如H2S、NH3、CH4。同時,由于豬群的聚集及陰性傳染病的存在,會產生一定數量的灰塵和病原微生物。這些有害氣體、灰塵及病原微生物漂浮在空氣中,就會對空氣造成嚴重的污染。
1.2水質污染來自養豬場的排泄物及污水,流經地表和滲透后,會對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巨大的污染。
1.3土壤污染養豬場排出的污物、有害的代謝產物及病原微生物對養豬場周圍的土壤必然會構成污染威脅。尤其是當飼喂添加有超標的添加劑的飼料時,將進一步污染養豬場周圍的土壤。
2防污染技術措施
目前,科學預防養豬場對周圍環境污染的方法主要有下面幾種:
2.1腐熟堆肥法
將每日收集的豬糞集中填入密閉的水泥池內或堆積后密封,利用生物熱的原理,可有效殺滅糞便中的寄生蟲卵及病原微生物,加速有機物的分解,這樣,既消除了糞便中的寄生蟲卵及病原微生物對養豬場的威脅、同時,將養豬場的污染物轉化為有機肥料,提高了肥力,又避免了對環境的污染。這種防污方法的技術要點是:
(1)自然壓實
(2)用土密閉一般而言,夏季密閉30~45天,冬季90天腐熟即可完成。如果僅堆積而不用土覆蓋,表面以下仍可腐熟,但對環境仍會造成污染。
2.2沼氣利用法
沼氣利用法是許多養豬場利用糞尿的有效方法,通過建設發酵池,使豬的排泄物進行發酵,產生大量的沼氣即甲烷氣體(CH4)。沼氣是一種新型能源,可廣泛應用于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同時,經過發酵后的污物,具有安全、衛生的特點,是很好的有機肥料。可見。發酵池是將養豬場的污染物轉化為能源和有機肥料的捷徑。不僅如此,發酵池技術的推廣與應用,對于環境保護具有重要意義。沼氣利用法的技術要點是:
(1)密閉
(2)定期更新原料
3綜合無害化技術
這種方法需要一定的專用設備或基礎建設,適合于大型養豬場。具體的無害化技術原理為:將污物進行固液分離,分別對固體污物和液體污物進行發酵,同時,有目的性地添加一定飼料的微量元素,經過一定時間,即可生產出適用于各種植物生長的專用固體有機肥料和液體有機肥料。養豬場的污物,不論是固體或液體,經過發酵,不僅殺滅了病原微生物。而且提高了肥力。如果針對特定的土壤營養特點,有目的地在發酵物中添加特定的營養添加劑,就可生產出具有一定營養特點的植物專用肥。這種方法既對保護環境具有重要意義。又可增加經濟效益,是真正意義上的變廢為寶,一舉兩得。綜合無害化技術的技術要點為:
(1)污物過濾裝置
(2)專用發酵池或發酵罐
(3)特定的肥料添加劑
4發酵床養豬技術
發酵床養豬技術是近年來新興的一種養豬新技術,利用發酵床養豬,不僅能夠節省20%~30%的飼料、減少勞動強度、降低養豬成本,而且更主要的是能夠避免養豬場產生污染物,從而避免了養豬場對周圍環境的污染。盡管發酵床養豬技術有如此多的優點,但是利用發酵床養豬的場戶并不是很多,這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1)推廣、宣傳的強度
(2)資金的支持力度
(3)技術的掌握程度其中,最主要的因素為技術的掌握程度。對發酵床養豬技術掌握的程度不足是制約這一技術沒有普及的真正原因。
發酵床養豬有兩個核心技術:
(1)菌種的正確選擇發酵所使用的菌種,必須是適合養豬場當地環境的那些菌種,這就要求養豬場在當地采集菌種,通過培養菌種—稀釋菌種—營養菌種—利用菌種的程序,正確地發揮菌種的作用。
(2)墊料的配制墊料的正確配制,是保證菌種存活的重要條件。在配制墊料的過程中,必須注意那些對菌種有殺滅作用的物質,如所用土壤的酸堿度及重金屬、植物秸稈中的殘留農藥、陳舊鋸末中的油漆、新鮮鋸末的樹種種類。在配制墊料的過程中,如果不注意控制這些不利于菌種生存與繁殖的因素,那么,混合在墊料中的菌種就會很快被殺滅,從而導致發酵床養豬的形式化,而非真正意義上的發酵床養豬。
以上為避免養豬場對環境污染的有效方法,除此之外,還有一些輔助方法如下:
(1)合理選址、科學規劃、適度規模。在關注經濟效益的同時,注意生態效益。
(2)提倡農牧結合,注重生態養豬,科學配制飼料,提高飼料的利用率,從根本上根治氮、磷及重金屬的污染。
(3)制訂并且實施生物安全措施,培育健康豬,最大限度地減少藥物的用量。
(4)在飼料中添加生物活菌制劑,在一定程度上可消除異味,凈化空氣。
(5)綠化豬場,不僅美觀,而且具有吸收異味的作用,同樣對凈化空氣具有重要作用??傊B豬場對環境的污染是一個不容忽視的重大課題,在人們不斷追求生活質量的今天,顯得尤為突出。作為一個養豬者,對于諸如豬場的選址、規劃、豬場存欄量、年出欄商品豬數量、污物的排放數量及防控這些與養豬場的發展密切相關的因素,在建場前,就要認真做好整體規劃與設計。在此,建議養豬者在關注經濟效益的同時,必須關注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只有這樣,養豬業才能真正走上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作者:張占峰單位:石家莊農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