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化工行業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降低方法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工業化程度的提高,有力推動了化工行業的快速發展。但是化工行業在發展的過程中,由于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的影響,給環境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導致環境問題日益嚴重,不利于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本文就對化工行業發展現狀進行深入分析,并試探性提出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的降低方法,以便相關人士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化工行業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降低方法
對于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而言,其主要是指突然發生,并可能會造成重大財產損失或是重大人員傷亡,不利于政治安定以及社會穩定,并對公共安全產生嚴重影響的環境事件。就目前而言,我國已經基本進入到工業化生產中期,化工企業的生產規模和生產總量不斷增加,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的發生幾率[1]。一般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具有難以控制、破壞性大、來勢突然等特點,其對人們的生命財產產生嚴重威脅,會給社會造成巨大的環境影響以及經濟損失,因此重視環境風險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1化工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對于我國化工企業而言,其具有老企業和小企業多的特點,大部分屬于中小型化工企業。這些中小型化工企業雖然具備一定的管理基礎,但是仍然采用落后的工藝,設備陳舊且難以對其進行及時更新,導致安全管理能力和安全保證能力不強。隨著我國工業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化工行業投資開始快速增長,出現了大量的新企業和新項目,這在很大程度上導致行業過快擴張,難以有效落實相關的項目制度。此外,部分化工企業沒有具備較高的起點以及招商準入門檻,仍然使用落后的工藝技術,導致項目污染重、能耗高,缺乏較強的安全保障能力,在投料試生產環節出現安全事故。由于城鎮化的不斷發展,對于化工行業來說,其從業人員的結構出現了很變化,大批農民進入到化工企業進行工作,并成為該行業的新生力量,提供了大量的勞動力。但是由于這些人員缺乏較高的知識文化水平,沒有經過化工生產的專業知識技能的培訓,無法全面了解和掌握化工生產的相關知識,安全意識不強,導致違規現象時有發生,出現安全事故,不利于化工行業的可持續發展[2]。
2化工行業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的降低方法分析
2.1強化環境風險源管理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世界上產生了大量新興的化學物質,但是目前對于部分新產生的化學物質而言,其風險暴露還缺乏全面評價。因此在化學品的儲運、運輸以及廢棄等過程中,應加強其風險防范,并開展相關的環境風險評估,加強全過程監管,對流域管理機構的職能加以有效發揮,強化應急機制的協調性和聯動性。我國法律體系中對環境保護等方面還不夠完善,在處理環境污染事件時,其成本多是由社會和政府負擔,這導致化工企業無視環保部門的警告,忽視污染事故的處理。基于這種情況,應加強環境監督管理,加大懲處力度,有效落實相關的環保政策法規,從而降低突發性環境污染事件的發生幾率,實現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2.2優化調整化工產業結構與行業布點
大部分化工企業多屬于沿海沿江布局,其原因主要是沿海沿江地區具有發達的經濟,交通運輸較為便利,能夠有效降低運輸成本。但如果對環境風險加以考慮,則化工企業應在城市下水下風區域加以建立。目前,部分沿海沿江化工企業多屬于小點,技術較為落后,具有較寬的污染面,一旦出現突發性環境污染事件,則將發生大量的損失[3]。因此化工企業可以科學布點,實行園區化建設聚集發展,統一處置和收集污染物,并積極調整產業結構,促進環境管理準入門檻的提升。此外,化工企業可從化學品行業特點出發,強化環評制度,并針對污染物對環境的影響進行有效評價,實行清潔生產,從而減少廢棄物的產生,促使資源消耗降低,實現廢棄物的回收利用,促進資源的優化配置。
2.3建立應急事件協調機制
對于化工行業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應由交通、水利、安全、衛生以及環保等部門聯合成立專門獨立的應急機構,從而對事故進行綜合協調指揮。在對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的應急機構加以建立時,應形成協調指揮決策的機構,保證各個部門之間能夠相互協作和聯動,有效抓住解除事件的時機,降低事件造成的損失和風險。一般來說,化工企業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其發生的突發性環境污染事件難以采用常規的應急手段,如果處置不當,將可能導致承擔的風險和損失更大。如吉林石化雙苯廠發生的爆炸事件,為了防止再次發生爆炸,減少空氣污染,消防人員在處理爆炸現場時,其利用大量的水進行沖洗,這樣導致大量的苯沖到松花江中,造成水污染事件發生。這種情況的出現主要就是在對突發性事件加以處理時,沒有建立完善的應急機制,并且應急手段過于單一化。因此在處理突發性事件時,必須要從不同的化學應急問題出發,收集和研究相關的化學應急問題,對突發性事件專家庫加以完善,確保應急決策和方案的時效性和科學性,降低事件的影響。
2.4有效落實企業責任
要想有效促進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的可降低,必須要對化工企業的安全生產管理體系加以完善。首先政府監管部門應對化工企業的安全管理機構的建立加以督促,要求企業對安全管理人員加以配備,并強化生產環節的安全管理,促進管理水平的提高[4]。其次化工企業應對職工的自我安全防范意識以及安全操作技能加以提高,確保安全技術操作流程的規范化和科學化。最后化工企業要加強安全文化建設,對生產經營的相關法律法規規定進行嚴格執行,并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和法定義務,自覺抵制違法行為。
3結語
隨著城市化和工業化的發展,我國化工行業的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不斷增多,嚴重威脅到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不利于化工行業的健康穩定發展。基于這種現狀,必須要強化環境風險源管理,優化調整化工產業結構與行業布點,建立應急事件協調機制,有效落實企業責任,從而有效降低突發性環境污染事件的發生幾率,促進化工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曹舟艷.如何降低化工行業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J].能源與節能,2014,10:95~96,136.
[2]雷經綸.淺談我國環境污染事件及應急監測要求[J].環境研究與監測,2013,01:19~23.
[3]武攀峰,劉媛媛,陸煒.國內突發環境污染事件特征分析及防治對策研究[J].環境科學與管理,2010,02:18~21.
[4]張園.石化工業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分析[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4,12:122,124.
作者:劉平 單位:襄陽職業技術學院生物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