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農村生態環境問題思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作為農業大國,農村人口與區域在我國都占據著巨大的比例,農村生態環境的好壞不僅對我國農業生產產生著直接的影響,同時還關系到我國的穩定繁榮。將近四十年的改革開放,我國城市生態環境得到了巨大的改善,但農村地區的生態環境卻在日益惡化,如何改善我國農村生態環境就成為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關鍵所在。鑒于此,本文從可持續發展視角下提出幾點加強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的措施,旨在為改善我國農村生態環境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關鍵詞】農村;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環境保護
工業化社會的到來,全球各個國家在經濟迅猛發展的背景下,其所造成的生態破壞與環境污染問題越來越嚴重,其已經發展成世界性問題,我國自然也不例外。近年來,我國在改善城市生態環境方面取得了巨大的進展,但農村生態環境問題卻沒有引起高度重視,農村生態環境問題日益嚴重[1]。農村生態環境問題的改善,不僅關系到農村環境、經濟的發展以及廣大農民群體的身體健康,同時還關系到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現。所以,從可持續發展視角下探索農村生態環境改善措施,具有至關重要的歷史意義與社會意義。
1加大農村環境保護宣傳教育力度
我國農村居民的受教育程度相對較低,而農村區域有關主題環保意識不足是引發農村生態環境不斷惡化的重要因素。這就需要加大農村環境保護教育力度,針對有關主體進行宣傳教育,切實提升農村整體的環保意識,以此來減少各種生態環境污染行為。針對廣大農民群體,應當充分根據他們的受教育程度來開展宣傳教育,積極利用表演、電視、廣播以及講座等方式來開展環境保護宣傳教育,使得農民群體意識到農村環境惡化對自身造成的巨大危害,能夠逐漸形成主人翁意識,更為主動的參與到環境保護工作中來。針對農村領導干部,應當充分考慮該地區的實際情況,在定期組織環境保護培訓教育的同時,還應當定期進行考核,將環境保護工作納入到干預績效考核體系當中,逐步構建綠色GDP考核指標,使得廣大領導干預能夠意識到農村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更為積極主動的參與到環境保護有關的工作中來[2]。針對鄉鎮企業,由于我國當前大部分鄉鎮企業本身都是從小加工廠、家庭作坊的模式逐漸發展而來,本身的規模相對較小,缺乏長遠的發展規劃,本身的社會責任感也較為缺失。所以,要想提升鄉鎮企業的環境保護意識,關鍵在于開展環境保護相關的教育與監督,切實加強各個鄉鎮企業的社會責任感。而鄉鎮政府則必須要注重各個企業的環保評價檔案管理工作,按照相關的規章制度,獎罰分明,使得各個企業意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能夠將可持續發展戰略作為自身長遠的發展目標。
2完善農村生態環境保護體制
農村生態環境改善工作離不開行政管理,建立健全農村生態環境保護體制是農村環境保護工作有序開展的重要保障。然而,當前我國大部分基層環境保護機構不夠完善,許多鄉鎮環境保護職能機構通常都是采用掛靠的形式,部分地區甚至根本就沒有設置專門的環境保護部門,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開展自然不夠理想。針對這種情況,我們換可以借鑒吸收發達國家在環境保護方面的經驗,構建一套符合我國農村實際情況的生態環境保護體制。這個生態環境保護體制應當獨立于政府行政體系以外,環境保護機構通過政府部門的授權,有權力在環境保護相關法律、規章的范疇內進行自主工作開展,上級環保機構針對下一級環保機構具有監管的義務與權利。與此同時,環保機構還應當與各級政府機構構建環境保護信息交流平臺,建立健全環境保護信息公開體系,進一步加強各個部門的交流合作,使得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能夠形成良好的合力。除此之外,政府應當始終堅持“誰開發誰保護,誰利用誰補償,誰破壞誰恢復”,同時堅持“開發利用與環境保護并重”的發展方案,采用“以獎促治”、“以獎代補”等措施來鼓勵農村地區的各種環保行為,在加大生態污染行為懲罰力度的同時,為農村環境保護社也籌集更多的費用[3]。
3加大農村生態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力度
任何一項技術、政策的推動與發展都不能離開政府有效扶持與指引。早在20世紀90年代,我國就開始持續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加大財政資金的投入,然而相較于城市地區,農村的專項資金仍然非常少,農村生態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極為落后。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加大農村生態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是改善農村生態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的重要保障。針對我國農村現實情況來看,倘若模仿大城市修剪大型污水處理廠,采用全面覆蓋的地下管道措施,顯然是不現實的。這就需要政府積極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①增加農村生態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投入。a.應當不斷加大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基礎設施的財政投入力度。地方財政應當基于我國宏觀規劃,進一步加大農村地區生態環境政治的投入,制定一系列適合農村實際情況的政策,比如構建污染事故檢測體系、設置專項污染防治資金等。b.農村生態環境保護是一項極為復雜、漫長的工程,僅僅依靠國家財政支持顯然是不夠的,這就需要構建綜合性的農村環境保護投資融資促進體系。各級地方政府應當進一步加快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基礎建設體系,并進行大膽的改革創新,進一步拓展融資模式。處在現階段城市扶持農村、工業反哺農業的背景下,應當綜合利用減免稅負、財政補貼等政策傾斜,在農村區域構建良好的環境保護投資氛圍,使得各種國際資本、社會資本能夠更好的融入進來,促使農村生態環境保護機制能夠得到更好的貫徹落實。此外,相關各級機構,比如水利部、農業部等,應當在中央政府的統一協調下,投入一定比例的專項資金,以此來促成農村生態環境基礎設施更好的建設。②根據“因地制宜,先主后次”的原則來開展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基礎設施建設工作。對政府而言,應當將主要的財力、精力用在農村環境保護最為需要、最為基礎的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針對我國農村地區的實際情況,應當逐步構建鄉鎮級別的垃圾填埋場,以此來負責農村地區垃圾的集中銷毀,防止二次污染的現象。垃圾填埋場應當由基層政府進行負責、縣環保局進行牽頭,綜合參考農村地區各個村莊的布局、企業的分布以及人口的密度來進行選址,以此來緩解農村生態環境惡化情況[4]。
4結語
作為農業大國,農業一直以來是我國至關重要的基礎性產業,其是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維護社會穩定的中堅力量。我國農村生態環境不斷惡化是不爭的事實,如果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農村生態環境污染問題,不但會對整個農村地區產生極為嚴重的影響,甚至還會影響我國社會的和諧穩定、國家的繁榮昌盛。這就需要我們高度重視農村生態環境保護,正視當前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通過加大宣傳教育力度、完善生態環境保護體制以及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切實改善農村生態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
參考文獻
[1]裴敬偉.論農村環境法治實現的路徑———來自日本里山里地環境保護機制的啟示[J].華中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4:17~23.
[2]李長根,楊筍,牛仕婷.農村環境保護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基于山東省新泰市天寶鎮10個村的問卷分析[J].安徽農業科學,2013,08:3609~3613.
[3]林云飛.論生態文明建設中農村環境保護的問題與對策———基于政策與法律對比分析的視角[J].湖北社會科學,2013,07:37~40.
[4]孫麗欣,丁欣,張汝飛.國外農村環保政策經驗及我國農村環保政策體系構建[J].中國水土保持,2012,02:21~24.
作者:王珂 單位:山東省青島市環境保護局黃島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