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資源型城市環境問題及其策略研究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資源型城市環境問題及其策略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資源型城市環境問題及其策略研究

      摘要:我國有眾多的資源型城市,在過去的幾十年間為國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經濟的發展。但是由于長期的粗放經營,忽視對環境的保護,造成了嚴重的環境破壞,對城市的可持續發展產生了極為不利的負面影響。本文介紹了我國對于資源型城市的界定,并在總結我國資源型城市現狀特點及歷史貢獻的基礎上,探討分析了我國資源型城市面臨的環境問題,提出了對我國資源型城市的治理建議。

      關鍵詞:資源型城市;環境問題;歷史貢獻;治理方法

      在過去的幾十年中,國內有上百座城市相繼崛起,成為中國城市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中國的城市經濟以及國民經濟的穩定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不可否認的是,資源產業特別是煤礦、石化、有色金屬、鐵礦石等產業,對環境的污染破壞是有目共睹的。通過對全國各地的資源型城市進行調查可以發現,多年的資源產業發展,對城市造成了非常大的危害。大氣污染、水污染、生態系統被破壞等問題層出不窮,人類正常的生產生活已經受到了不可忽視的影響。所以必須對資源型城市的情況進行進一步的調查,分析出其發展困難背后的原因,設法實現資源型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1資源型城市的定義

      資源型城市,以資源開發、加工、利用和相關配套服務為基本的社會經濟活動,具有明顯的資源導向性[1]。作為資源型城市,應當具備以下三個基本特征。首先,是以當地自然資源作為發展的主要動力。也就是說,資源型城市必須是通過對當地自然資源進行開發、利用和發展,比如有些城市,基本上都是從外地引進自然資源,通過人口、科技、地理等優勢來進行消化利用,這就不屬于資源型城市的范疇(類似于歐美國家從南美地區引進木材進行建設,而對本國的木材進行保護的情況)。其次,資源型產業必須是資源型城市的主體經濟。在這個條件下,要注意以下幾種情況:第一,資源型產業對一個城市的影響如果只是一般性的,則不屬于資源型城市。比如有些城市雖然有對自然資源進行開采,但是資源開采強度比較低,并未達到對城市經濟發展產生決定性影響。第二,綜合性城市,即城市經濟發展依賴于多種因素,比如外貿、旅游、文化產業、農業等等,而不局限于自然資源。如太原、寧波、岳陽等幾個新興城市,雖然都對城市周邊的自然資源進行了開采,但是其經濟發展又不僅僅依賴自然資源。以寧波為例,雖然該城市擁有得天獨厚的天然氣資源,但是天然氣開采也僅僅是作為其第二產業而存在,港口對于寧波經濟發展的作用更大。第三,因過度開采自然資源,已經導致自然資源枯竭,或者雖然尚未枯竭但是已經無法對城市經濟發展起到決定性作用的城市。如云南東川、廣西憑祥等,也不屬于資源型城市。最后,資源型城市的人口、可利用土地面積應當達到城市的規模。有一些地區雖然以開采當地的自然資源作為發展的唯一動力,但是其人口僅有數萬人,或者所擁有的可利用面積僅僅達到鄉鎮級別,也不能看作是資源型城市。綜合以上,資源型城市的定義應為:依靠當地一種或多種自然資源的開發與加工而興建或發展起來的,且以資源型產業為主導產業,以資源或其初級加工產品輸出為主要職能特征的一類城市的總稱[2]。

      2資源型城市的特點及歷史貢獻

      2.1資源型城市的特點

      2.1.1經濟結構較為單一

      資源型城市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呈現出經濟結構的單一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工業結構單一。在中國,大多數資源型城市都將自然資源作為城市發展的唯一動力來源,而忽視了其他產業的發展,資源相關產業可能占到城市經濟總值的百分之六十以上,其產業結構表現為典型的“兩頭小中間大”,即“第一、第三產業發展落后,而與資源關聯的第二產業比重過大”。其次,就業結構單一。工業結構單一與就業結構單一可以說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一個城市以資源作為發展的唯一動力,城市內部的勞動力也就集中到資源相關的產業當中,比如在一個以煤炭為主導產業的城市,城市內的勞動力基本上都集中在煤炭的開采和加工行業中,而一旦煤炭資源枯竭,或者煤炭價格下跌,大批企業受到影響而倒閉、裁員,必然會導致大量工人失業。

      2.1.2城市的形成具有突發性

      資源型城市的產生和發展都是建立在礦產資源勘探開發的基礎上。一般來說,當一個地區檢測到有大量礦產資源之后,國家便會迅速調集人力物力,對礦產資源進行大規模的開發,原先的小村莊甚至荒無人煙的地方,不久后便有一座城市拔地而起。因此,資源型城市的產生具有突發性。以淮北市為例,1955年地質勘探部門開始對淮北煤田進行普查,1958年淮北煤礦籌備處正式成立,1959年國務院全體會議第86次會議決定撤銷濉溪縣,將原濉溪縣的行政區域全部設立濉溪市(1971年改為淮北市),從開始勘測到設市,僅僅用了不到五年的時間。“緣煤而興,因煤而建”的淮北市不久便成了安徽省東北地區的中心城市。

      2.1.3城市的分布具有分散性

      自然資源的分布呈現出不均勻性與不連續性,因此將自然資源作為主要發展動力的資源型城市也呈現出隨機分散的特點。在我國中西部地區,有著一些典型的資源型城市,比如大同、玉門、克拉瑪依、金昌等等,這些城市基本上都處于內陸或偏遠的沙漠地區,與省會城市、經濟發達地區相隔甚遠,與國際國內市場無法形成有機互動。很多這樣的城市在建立之前,其所在地區都只是一片戈壁荒漠,在這些地區進行基礎設施建設的成本非常高,因而在城市建設中,一般以開發資源為優先目標,而基礎設施的建設處于次要地位,導致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滯后于資源開發和生產發展。

      2.1.4城市發展面臨諸多問題

      我國資源型城市發展所面臨的問題十分突出。大部分的資源型城市都已經歷了相當長時間的資源開發期,少則有數十年的歷史,多則已經有一百多年,長時間依賴于資源開發的城市在發展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滋生了一系列的問題,對于城市的可持續發展產生了極為不利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環境污染問題嚴重。煤炭開采給城市經濟帶來巨大動力的同時,也給城市的環境造成了污染,如水污染、大氣污染、土壤污染、植被破壞、地質災害等。第二,資源型城市很多都面臨著資金短缺的問題,產生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幾個方面:

      (1)資源型城市一般以資源開采等基礎產業作為主導產業,其產業附加值遠不及對原材料進行加工的其他產業。

      (2)資源型城市的主要企業類型大多為國有企業,而這些企業基本上都將所得收益的大部分交給了中央或者省政府,地方并不能因此受益。

      (3)為了平衡各地發展,穩定物價,政府會進行宏觀調控,因此很多的資源產品的價格遠低于其實際價值,換句話來說,沒有實現物有所值。總而言之,以上因素造成了我國很多資源型城市明明資源豐富,經濟上卻反不如資源匱乏地區的怪狀。第三,資源型城市還存在著負擔過重的問題。資源型城市的企業主體為以資源開采為主體的大中型國有企業,企業不僅要負擔資源開采的設備、人員的資金,還要向國家繳稅、負責退休人員的養老服務以及一些基礎設施的建設及維護管理費用等等。企業負擔過重,管理的內容過多,既影響著企業的發展,也不利于城市的長久發展。第四,人才難以為繼。在我國大多數資源型城市,雖然技術人員、管理人員以及部分技工來源于城市外部,但基本上百分之八十的從業人員都來自城市周邊的農村地區,受教育水平普遍不高,技能單一,即便是引進的技術管理人員也存在著知識與現實脫節、人員結構不合理的情況。與此同時,資源型城市重視經濟開發,而忽視教育發展的情況長期存在,因而教育資源匱乏,無法培養大量的高層次復合型人才。引入外地人才的各項政策不夠優越,本地人才也留不住,楚才晉用的情況比比皆是。資源型城市想要實現經濟轉型,實現可持續發展,人才是其中的一個關鍵因素,而目前卻是資源型城市的短板所在[3]。

      2.2我國資源型城市的歷史貢獻

      新中國成立以來的70多年間,資源型城市為我國的經濟發展、綜合國力的提升以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2.2.1創造巨大財富

      今天的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能夠取得這樣的成就,固然是因為改革開放以來四十多年的積累,但是資源型城市對經濟增長所做出的貢獻也是不可忽視的。首先,資源型城市所供應的大量能源最后都轉化為經濟發展的動力,對經濟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促進作用。比如石油資源,是中國工業之血液,對交通運輸、化工、建材行業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自然資源最終都將轉換為社會發展的財富。此外,資源型城市每年給國家繳納的稅收也是非常巨大的,比如大慶市作為國家重要的石油生產基地,累計繳納相關稅收多達三千多個億,為國家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2.2.2提供大量資源

      在經濟發展中,自然資源,特別是礦產資源的供應是非常重要的一環,我國很多資源型城市是我國礦產資源的主要供應地,煤炭、石油、鐵礦等重要礦產資源基本上都是從這些資源型城市中獲取的。比如安徽省淮北市,自建市以來,六十多年間共生產原煤多達10億多噸,成為中國最重要的煤炭和精煤生產基地之一。

      2.2.3加快城市化進程

      正如前文所說的,很多資源型城市的前身都是老、少、邊、貧的落后農村,但是隨著礦產資源被發現、開發,很多資源型城市拔地而起,大大加快了我國城市化的進程。

      2.2.4提供大量就業機會

      在區域自然資源沒有得到開發以前,很多資源型城市所在區域此前非常貧窮,沒有什么像樣的企業,當地的大量勞動力都外出務工,只有少量留守兒童及老人仍然生活在當地。但是在資源型城市興起之后,隨著資源開采加工企業的興辦,為城市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不僅是當地人口得到了工作崗位,就連外地的人員也被吸引過來,對改善當地經濟狀況及人民生活水平都起到了巨大作用[4]。

      3資源型城市面臨的環境問題

      3.1大氣污染

      在自然資源開采過程中,很多污染物隨之產生,比如SO2、NOX、CO2等等,此外還有粉塵、瓦斯、煙塵、廢氣等對大氣造成了相當大的污染。在煤炭資源型城市可以發現,煤炭燃燒所產生的SO2的濃度比其他非煤炭資源型城市要高得多。

      3.2水污染

      大部分資源型城市都面臨嚴重的水污染問題。比如以煤炭為主要自然資源的城市,在煤炭開采和加工的過程中,礦區以及煤炭加工企業會排放大量的污水,雖然資源型城市和其他城市一樣,也會產生生活廢水,但是其產生的工業污水不管是在排放量還是造成的污染程度上都遠遠超過一般城市。盡管近些年來很多城市都加強了對工業污水的處理,嚴禁隨意排放,但是在過去長期的污水排放已經累積了嚴重的污染。此外受降水、風力等因素的影響,污水還會進入地表水體從而污染水源。礦區地下水在流動過程中,也可能產生化學反應,影響水質。

      3.3各類地質災害

      很多資源型城市都出現了地面下沉的情況,這種情況在以煤炭開采為主要產業的地區尤為突出,礦區每年由于開采煤炭資源所造成的地面下沉面積多達上千公頃。以山東省為例,2007年地面下沉面積為2310平方千米,到2011年更是多達5000平方千米。除了煤礦之外,金屬礦產區也出現了地面下沉的情況。除了地面下沉之外,不少地區還因為過度開采礦產資源而產生了山體滑坡、泥石流、塌方等自然災害[5]。每年各種地質災害造成了大量的經濟損失,如基礎設施破壞、建筑倒塌等等。除了經濟損失之外,甚至還會造成人員傷亡,很多資源型城市所在地區居民也面臨著生命安全的重大威脅,比如湖北省黃石市陽新縣,多個村莊出現了地面塌陷的情況,田間、野外甚至村民的家中突然塌陷形成大坑,近萬名群眾生活陷入恐懼之中。

      3.4其他環境問題

      資源型城市不僅要處理城市固體垃圾以及工業固定廢棄物,還要處理礦區所產生的廢渣,如矸石、尾礦、煤渣等。不同的地區根據其自然資源的類型不同,所產生的廢棄物也不同。如撫順、大同、包頭等以煤炭開采為主的城市,主要產生的污染物是煤泥和煤矸石;而銅陵、鞍山等以銅鐵金屬礦藏開采為主的城市,污染物更多的是礦渣和廢巖。雖然不同城市所產生的固體污染物不盡相同,但是所產生的環境影響大同小異,比如占用耕地導致土地緊張,固體污染物滲透進入土壤、地下水和地表水引起土壤污染和水污染。此外,還有一些礦物質具有一定的輻射,對周圍居民和礦區工作人員的身體也會產生潛在的危害。

      4資源型城市環境問題治理方法

      面對資源開采所造成的問題,很多人都會產生一個疑問,即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二者哪一個更加重要。實際上,二者并非是絕對對立的,只要處理得當,完全可以兼而得之。資源型城市應對已經產生的污染積極治理,修復被破壞的環境,并在治理污染的基礎上,進一步對資源開發進行有效管理,盡量減少新污染的形成。

      4.1樹立科學的環境保護觀念

      在處理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關系上,有三種做法:第一種是優先發展經濟,環境保護居于次要地位;第二種是著重于環境保護,將生態環境置于經濟發展之前;第三種是環保與發展同步進行。三種模式中顯然環保與發展協調并行是最好的,但操作起來存在一定的難度,過去大多數資源型城市最終都走向了第一條道路,片面追求經濟的發展,直到污染問題已嚴重影響城市發展之后才開始治理。雖說發展才是硬道理,但忽視環境保護,日積月累,污染問題日趨嚴重,到最后必然會對城市的發展產生嚴重的制約,比如上文所提到的地區塌陷造成的經濟損失與人員傷亡,水污染導致居民生活受到巨大影響,各種問題最終還是需要治理的,那時會花費更多的人力物力財力,勢必造成治理成本更高。所以,資源型城市的建設必須要更新觀念,要積極貫徹總書記“綠水青山便是金山銀山”的觀念。城市管理者要有環境保護意識,并積極進行宣傳,制定相關的規章制度和發展規劃,將污染與破壞降到最小。

      4.2大力治理污染

      這里指的主要是事后干預,能在源頭斷絕當然是我們追求的目標,但是亡羊補牢也很重要。在過去的幾十年中,很多城市因資源開采造成的污染已經形成,對此必須要花大力氣去治理。政府和企業都應當承擔起責任,進行環境污染治理,最大程度上恢復生態環境,彌補已經造成的污染問題。在未來的發展中,更要制定相關規章制度,嚴格執行各項法律法規,對于違規生產,造成嚴重污染的企業要加大懲罰力度,對于可能影響生態環境及人民生活的廠房,應當進行調整,使其遠離這些地方。此外,還可以通過種植樹木擴大綠化面積,改善生態環境,減少環境污染造成的影響。

      4.3對資源開采區域進行合理規劃

      在過去傳統的礦產開采中,經常會出現瘋狂擴張的情況,最后造成生態環境的嚴重破壞。針對這種情況,必須要在礦產開采之前,對該地區進行考察,劃出紅線,比如開采范圍最多不能超過多大面積,如果周圍有生態環境保護區或者大型水庫的話,則應當在距離這些地方一定范圍內設置禁開區。除了開采區外,對原材料進行加工的各種廠房也應合理規劃,遠離居民生活區域,避免危害居民身體健康,影響居民正常生活。

      4.4改變發展方式,實現多元化發展

      隨著經濟體制改革大潮的到來,傳統的資源一元化發展模式已經不再符合時代要求,但很多資源型城市仍然故步自封,幾十年如一日地抱著資源不放,不求新求變。而現在,除了從治理環境上做文章,資源型城市還有更急切要做的事情,這便是跳出固有發展模式,根據本地的實際情況,發展除資源經濟之外的其他經濟,比如旅游、貿易和文化產業等,實現多元化發展。

      5結語

      在新中國七十多年的發展歷程中,資源型城市對于我國的區域經濟發展和綜合國力的提升以及城市化進程的加速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是,隨著時展,我國逐漸拉開了經濟體制改革的大幕,僅以資源作為經濟發展的唯一途徑,這種經濟發展模式已經不再適應當前的大時代。此外,資源型城市也開始出現各種問題,比如資源枯竭、環境破壞嚴重、收入降低、人才結構失衡等一系列問題,其生存與發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脅與挑戰[6]。面對這些曾經做過巨大貢獻,如今卻逐漸衰老的城市,我們不能任其自生自滅,要想合理規劃,使其重獲新生。

      參考文獻:

      〔1〕阿瑟•奧沙利文.城市經濟學(第四版)[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66-68.

      〔2〕肖勁松,李宏軍.我國資源型城市的界定與分類探析[J].中外能源,2009,14(11):15-20.

      〔3〕申玉銘,楊彬彬,張云.資源型城市的生態環境問題與綜合整治———以濟寧市為例[J].地理研究,2006,25(03):430-438.

      〔4〕劉玉寶.我國資源型城市的現狀特點及其歷史貢獻評述[J].湖北社會科學,2006(04):83-86.

      〔5〕王廣利.資源型城市阜新礦山環境問題分析與治理[J].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29(03):392-395.

      〔6〕董鎖成,李澤紅,李斌,薛梅.中國資源型城市經濟轉型問題與戰略探索[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7,17(05):12-17.

      作者: 朱哲  單位:安徽城市管理職業學院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专区| 无码天堂亚洲国产AV| 亚洲äv永久无码精品天堂久久| 亚洲伦理一二三四|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www| 亚洲第一页在线观看| 亚洲系列中文字幕| 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亚洲AV|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蜜月| 亚洲2022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无码乱人伦一区二区亚洲一| 亚洲国产日韩一区高清在线| 亚洲最大av无码网址|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妓女影院| 国产亚洲精品91| 亚洲国产高清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高清|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 曰韩亚洲av人人夜夜澡人人爽 | 亚洲AV无码久久久久网站蜜桃|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 亚洲日产乱码一二三区别| 亚洲av无码专区首页|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高清| 国产成人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一线|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 亚洲日本香蕉视频观看视频| 亚洲第一永久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无码永久免|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小说 | 亚洲男人在线无码视频| 中文字幕亚洲一区| 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精品国产情侣av在线| 亚洲成_人网站图片| 亚洲?V无码乱码国产精品|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无码老牛影视 | 午夜亚洲www湿好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