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水庫環境的整治與保護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水庫在建設過程中對陸生生態環境的影響是最顯著的,主要表現為:一是破壞大量的林地、草叢、農田等植被。隨著水利工程建設的進行,施工方要進行工程占地等行為,大量的植被遭到破壞,影響了陸生動物的棲息地,同時建設過程中所產生的工業廢水、生活污水等不經處理直接向河道排放,從而改變了河道的理化性質,惡化了河道岸邊的爬行動物的生存環境。水利建設過程中所產生的種種污染使大量的動物被迫遷移,結果導致該區域生態系統失去平衡。二是迫使動物遷移。在河流區域周圍,植被種類多樣,而破壞這些植被使這些植被生存環境喪失,造成物種群居減少,使該區域的植物與動物之間的結構發生變化;同時水利工程的建設運行也使該區域的濕度增大,導致棲息于低于該區域濕度的鳥、獸的生活范圍遭到破壞,被迫向其他地區遷移,阻礙動物的遷移,大大影響了動物的生活習性。
還有,水庫建設對社會環境的影響。水利工程對社會環境的影響主要包括對淹沒區和工程范圍內土地占用和居民遷移安置,工礦交通等基本設施的拆遷重建,以及文物古跡的保護和遷移的影響。具體有:水利工程的建設往往都是以犧牲該區域的土地、房屋、森林、城鎮、工廠甚至文物古跡等,給該區域造成很大損失。由于水利工程的建設,導致區域水位上升,使耕地鹽堿化,甚至可能成為沼澤地。同時,導致區域的氣候發生變化,造成生物性和非生物性的疾病傳播,影響人群的身體健康。可以說,為了水利工程的建設,該區域的人們就要搬遷,而對這些移民進行安置,需要進行新城規劃及建設,并且利用新城的現有資源來興辦一些工廠、企業,促進移民生活,如果這些建設不合理,就可能造成第二次污染,產生一些新的環境問題。
水庫環境生態治理與保護的對策
首先,做好水庫周邊環境保護宣傳、法律法規宣傳、旅游文化宣傳等工作,形成上下聯動、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工作格局,進一步促進水庫綜合治理工作的深入開展;積極推進垃圾掩埋處理建設項目,爭取盡早建成并投入使用,定期清除和焚燒垃圾,保護好水庫水質不受污染;在水庫周邊植樹造林,恢復和擴大森林植被、減少水土流失、改善人居環境。
另外,建立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環境影響評價制度是指在某地區進行可能影響環境的工程建設,在規劃或其他活動之前,對可能造成的對周圍地區環境的影響進行調查、預測和評價,并提出防治環境污染和破壞的對策,以及制定相應方案。在進行水庫工程建設前,首先要進行環境狀況調查,對當地的氣候、環境、水文、水質、土壤、水生生物、人口等進行調查。其次根據調查的結果進行環境影響預測,對擬建水庫工程建設可能對當地的環境造成的影響進行預測,并預測造成影響的程度。最后對擬建水庫工程建設進行綜合評價,從整體上評價擬建工程的各要素和過程可能對環境和社會環境的改變及改變程度,為比較選擇方案提供依據。
還有,盡快建立和實施生態補償機制。由于水利工程建設對區域的經濟造成很大影響,尤其是對當地的生態環境造成很大破壞,依靠當地自身的能力很難使生態得到平衡,經濟得到發展。因此,應實行生態補償機制,明確生態補償的主體及補償的范圍。在進行水利工程建設時,應在水利工程建設資金中提留一部分資金,用于對當地的生態進行補償,來改善當地的生態環境,促進當地的生態平衡。
結束語
總之,隨著社會的迅猛發展和時代的不斷進步,加快經濟發展與保護生態環境的矛盾愈加突顯出來,我們不但要做好水庫建設這一公益性工程,還要扎實解決好水庫生態環境建設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努力營造一個環境優美、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發展氛圍。
作者:王繼勝單位:長春市新立城水庫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