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標準化管理農產品營銷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南通農產品營銷策略分析
1.1優質化營銷策略
優質化營銷策略又稱為高品質營銷策略。隨著城鄉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不再滿足于吃飽,更重視吃好,對農產品品質在安全、營養、綠色、保健等方面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在農產品生產過程中要把好質量關,把引進、選育和推廣優質農產品作為搶占市場的重要策略。南通園得樂米業有限公司就采用了這樣的策略,園得樂與一些種植大戶簽訂協議,由公司統一提供種子,統一施肥用藥,從源頭上管控大米的品質,最終能夠進入園得樂加工流水線上的稻谷,含水量都在13.5%至14%之間,且色澤鮮亮。園得樂旗下的兩個大米品牌“蘇中綠洲”和“蘇通夢緣”先后獲得“南通名牌產品”、“江蘇名牌產品”的榮譽稱號,公司雖沒有設置專門的銷售部門,但產品銷路卻寬廣。
1.2品牌化營銷策略
隨著農產品買方市場的形成,消費者挑選的余地加大,市場競爭越來越集中于品牌的競爭,名牌成為開啟市場的鑰匙,誰擁有名牌產品,誰就能掌握市場的主動權。江蘇景瑞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近年來采用無公害、綠色培育技術,創出了“景瑞”品牌,被國家工商總局的商標局認定為馳名商標。公司生產20多個品種的綠色蔬菜,產品銷往上海大潤發、沃爾瑪等大型超市、連鎖飯店、賓館酒店、高校以及機關單位,雖然蔬菜的價格比一般的要高出一倍,但仍然供不應求。
1.3規模化營銷策略
在生活中經常出現一筐蘋果不好賣,十筐蘋果就好賣,一百筐蘋果更好賣的現象,這就給人們一個啟示:農產品規模化營銷的重要。南通通州區東社鎮新街碩豐葡萄專業合作社,起初發展500畝葡萄時,不少人擔心產品賣不掉,結果并不是賣不掉,而是供不應求,于是又擴大了500畝,現在發展成了千畝葡萄生產基地,一到銷售旺季,前來批發、團購的車輛絡繹不絕,社員們足不出戶就能把產品賣出去。
1.4加工化營銷策略
一般的農產品通過加工,不但能增加其價值,而且能銷得更快更好。南通通州區二甲鎮的增福花生剝殼專業合作社,帶動518戶農戶進行花生剝殼加工,有自動剝殼機866臺,年加工花生米30000噸,產值超過兩億元,產品直銷蘇、浙、皖、滬、魯等大中城市;騎岸鎮的愛民草繩加工專業合作社,把大量廉價的被多數農民視為累贅的稻草,加工成草繩后銷往上海、浙江、福建等地,不僅減少了過去因燃燒稻草造成的污染,而且直接為種植水稻的農戶每畝增收30元左右。
1.5訂單化營銷策略
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在與農產品加工企業、農貿市場、大中型超市等銷售主體簽訂產銷合同,建立長期合作關系的基礎上,指導農民按規定種植品種、按標準生產產品、按時間數量交貨,從而保證了農產品有一個穩定的生產和銷售的渠道和空間。南通十總鎮柏樹墩荷蘭豆營銷專業合作社,與江蘇嘉安食品有限公司訂立了長期的產銷合同,帶動1311戶成員種植荷蘭豆1298畝,為農民增收近400萬元,實現了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農民三贏。
1.6社區化營銷策略
在城市中,星羅棋布的社區蘊藏著巨大無比的潛力。農產品直接進入社區,投入少,見效快,資金回籠迅速。因此,“社區營銷”被視為一種全新的分銷方式,并被越來越多的企業所關注。南通市農副產品物流中心與企業合作在社區開設平價農產品直營店,店內銷售基地直供的蔬菜,并由物流中心補貨,保證了菜品新鮮。直營店主營蔬菜、水果、肉制品、水產品、糧油、干貨、調味品等九大類400多個品種,市民能一站式購滿“菜籃子”。直營店的蔬菜平均價格比農貿市場低10-20%,個別品種甚至低40%以上,居民得到了價格實惠。截至2014年8月,南通市區設立的直營店已達12家。
1.7外向化營銷策略
發展外向型農業有利于提高農產品國際競爭力,帶動農村就業、增加農民收入。近年來,南通市農業、商務部門以及檢驗檢疫局幫助企業開拓出口市場,每年組織人員參加國際知名農交會、農洽會、展覽會和廣交會,指導企業申辦各種國際認證,打破農產品國外技術壁壘。南通農產品外銷的路子越走越寬廣,去年全市出口農產品值4.5億美元,今年前三季度出口總值達4.62億美元,排名全省第二,增幅全省第一,除銷往日美、歐盟、東南亞等傳統市場外,還銷往南美、非洲以及俄羅斯、韓國等新興市場。
1.8網絡化營銷策略
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可以利用互聯網促進農產品信息傳遞,減少農產品流通環節,降低交易成本,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近年來,南通市供銷合作總社高度重視農產品電子商務的發展工作,利用系統資源平臺,大力開展聯合合作,通過指導縣市區社搭建農產品產銷信息平臺、引導農產品營銷主體開展電子商務、培育農產品電子商務龍頭企業等方式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開辟了農產品營銷的新途徑。2013年底,南通農副產品物流中心在淘寶網開設通農物流商城店,2014年8月8日,通農物流與中國電信合作建設的通農物流自有商城網站又開始運營,形成了淘寶商城與自有商城雙運營模式,為廣大市民提供新鮮的農產品與快捷的配送服務。
1.9體驗營銷策略
農產品體驗營銷是將農業、生態、休閑和娛樂等有機結合起來,通過舉辦美食、采摘、觀光等體驗活動,讓消費者在品嘗美味的勞動成果的同時,加深對農產品的印象和好感,進而拉動農產品的銷售。南通久發綠色休閑農莊經過不斷地擴建發展,從一個荒草叢生的零邊拾地,建設成為四季花開,風景怡人的旅游休閑景點。農莊通過時令瓜果采摘、特色風味小吃以及提供多功能的商務旅游等吸引游客。這種體驗營銷的新型營銷模式不但幫助企業在農業、旅游方面占據了優勢,而且實現了生態效益、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統一。
2幾點啟示
2.1農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是農產品營銷策略實施的主體
各類農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是實施農產品營銷策略的主體,這些主體為農村經濟的發展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它順應農村生產力發展的要求,克服了農民單家獨戶走向市場面臨的諸多難題,提高了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變一家一戶的個體經營為合作經營,增強了農民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各地應當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大力培育龍頭企業,引導農戶以各種形式入股,建立專業合作組織,維護和代表農民利益,擴大營銷規模,提高交易效率,從而推動農產品市場營銷的發展。
2.2政府是農產品營銷策略
實施的推進者政府應引導農業向專業化、區域化方向發展,形成有特色有優勢的產業帶;應為農產品營銷提供基礎建設資金,基礎建設包括農產品交易市場的建設、物流基礎設施的建設、信息化建設等;應加大對農業科技的投入,保證農業專業人才的培養;規范法律法規的制定,強化監督機制,規范農產品生產經營企業的行為;積極扶持龍頭企業,強化龍頭企業的帶頭作用;推動農業專業合作組織的發展,制定和落實財政、稅收和信貸方面的相關優惠政策,為農產品營銷提供專業化隊伍;幫助農產品企業開拓出口市場,實施市場多元化戰略,防范出口風險。
沒有標準就沒有質量,沒有質量就沒有品牌農產品。實踐證明,按標準化管理農業生產是提高農產品質量的重要手段,也是提升農產品品質,使之成長為名牌的技術基礎。只有實施農業標準化管理,才能使農產品的質量達到消費者提出的綠色、安全、健康的要求,也才能保證農產品生產中的每一個環節都能符合出口標準,最終掌握市場的主動權。
作者:王利云單位:南通科技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