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從國家的角度看地方人口的緊迫性論文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從國家的角度看地方人口的緊迫性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從國家的角度看地方人口的緊迫性論文

      [摘要]遼寧在全國率先實現了人口轉變,遼寧人口現狀與全國總體現狀有一定的差異,表現出來的人口問題及其程度與全國也有很大不同,本文通過一些人口指標與全國的比較,分析遼寧人口問題特殊性與統籌解決人口問題的緊迫性,并提出一系列對策與建議。

      [關鍵詞]人口結構;人口問題;生育政策

      人口問題始終是制約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重大問題,以人的全面發展統籌解決人口問題,變人口壓力為人力資源優勢,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持久動力,對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促進人口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協調和可持續發展,將會產生深遠影響。

      一、遼寧與全國主要人口指標比較

      (一)人口總量實現零增長與達到峰值時間。遼寧人口總量增長速度變慢,1980年以來年均增長速度為0.85%,全國為1.11%。2008年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10‰,低于全國3.98個千分點,僅相當于全國平均水平的20%左右。預計到2014年左右,遼寧總人口達到峰值4300萬以后將緩慢下降,這將預示著遼寧人口開始進入零增長,進而轉入負增長階段。全國將在2030年左右達到總人口高峰,遼寧總人口高峰比全國提前了16年。

      (二)人口年齡結構。2008年遼寧0-14歲、15-64歲和65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分別為12.03%、76.56%、和11.41%;而全國人口結構這一比例分別為19%、72.7%、8.3%。與全國相比,遼寧少兒人口比重較低,勞動年齡人口與老年人口比重較高。從人口年齡中位數上看,2005年遼寧為39.1歲,比全國高出了3.7歲。

      1.人口老齡化

      (1)人口老齡化速度。1953-1982年遼寧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重低于全國平均水平,1953年遼寧為5.72%,比全國低1.6個百分點,1982年遼寧為7.4%,與全國平均水平接近;而1990-2008年高于全國平均水平,2008年為15.47%,比全國高出1.46個百分點。可見,遼寧人口老化速度快于全國。

      (2)老年人口比重與達到峰值時間。2008年遼寧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為657.0萬人,占總人口的15.47%,預測數據顯示,2039年左右老年人口將達到峰值,總量將達1226萬,比重將達到30%以上。根據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國人口發展戰略研究》的預測,全國65歲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將在2050年達到最高峰值,為23.07%。遼寧老年人口高峰將比全國要早10年左右,程度也要比全國深。

      2.勞動年齡人口

      (1)勞動年齡人口比重。1953-1964年遼寧勞動年齡人口比重分別為55.06%與49.22%,分別低于全國平均水平1.34與3.59個百分點;1982-2005年遼寧高于全國平均水平,2005年遼寧為71.64%,比全國高出了4.2個百分點。2010年遼寧勞動年齡人口數量將達到峰值,為3270萬,預示遼寧勞動年齡人口從此進入負增長階段。

      (2)勞動年齡人口結構。2008年遼寧勞動年齡人口中,15-24歲的占18.48%,25-49歲的占59.03%,50歲以上的占22.49%;而1990年分別為28.3%、59.62%與12.08%。2008年50-59歲的勞動年齡人口比1990年增加了10.41個百分點,勞動年齡人口出現了老齡化趨勢。2005年遼寧勞動年齡人口中位數為40.4歲,比全國高4.52歲。

      (3)人口負擔與人口紅利期。2008年遼寧人口總撫養比為30.62,全國為37.4,比全國低6.78個百分點,遼寧人口負擔比全國輕。根據筆者的預測,遼寧1982年進入人口紅利期,2022年左右遼寧人口紅利期消失。全國約在1990年進入人口紅利期,在2030年左右消失,遼寧的人口紅利要比全國提前10左右消失。

      (三)人口性別結構

      總人口性別比處于正常范圍內,出生人口性別比偏高。2000年、2005年遼寧總人口性別比分別為102.56、100.53。1990年之后出生性別比出現了偏高趨勢,最高值為2000年的112.8,但還是低于全國平均水平。2005年遼寧出生人口性別比為109.5,全國達到了120.5。

      (四)人口文化素質

      遼寧省6歲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逐步提高,2008年達到了9.08年,是1964年的近2倍;一直以來遼寧的6歲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近1年。2008年遼寧6歲及以上人口中大專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所占比重為11.00%,高于全國平均水平4.3個百分點。2008年遼寧就業人員中,74.9%為中學及以上文化程度,高中占13.4%,大學專科及以上僅占11.73%;全國這一比例分別為80.4%、17.7%、6.91%。

      (五)生育水平。生育水平是影響人口發展的重要指標,無論是對人口總量的多少,還是人口結構影響都是非常重要的。遼寧總和生育率在七十年代末就開始接近自然更替水平,之后持續下降,并長期低于全國平均水平。1979年遼寧總和生育率為2.15,全國為2.75;1990年遼寧為1.56,全國2.31;2005年遼寧為0.98,全國為1.74.。遼寧自1990年以來的近20年總和生育率一直保持低于1.5。

      (六)人口流動與城市化水平。遼寧城鎮化水平不斷提高,城鎮化率1990年突破了50%,而全國僅為26.41%;2008年為60.05%,比全國高出了14.37個百分點。流動人口數量增加,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遼寧共有流動人口648.22萬人,占全省總人口的15.50%。

      二、遼寧人口問題的特殊性與緊迫性

      (一)生育水平極低引發的人口自身發展問題

      自1990年以來遼寧人口長期處于低生育水平,甚至達到了極低生育水平,保持低生育水平的壓力大大小于全國,但也引起了一系列人口自身發展問題。人口即將實現零增長,如果持續現在的生育水平,人口總量在未來一段時間將會減少,特別是少兒人口與勞動力人口數量減少,人口自身的可持續發展面臨挑戰。人口結構老化,老齡化速度快,程度深,十年后人口紅利將消失,老年人口比重不斷增長。

      (二)人口問題所引發的經濟社會問題

      1.勞動年齡人口變動與就業問題。遼寧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進入勞動年齡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較高“人口紅利”期,但就業問題卻非常突出,除經濟轉軌等社會原因外,勞動力人口數量多以及在總人口中所以比重大的人口結構,也是引發就業難的重要原因。根據預測,遼寧在2020年左右勞動力人口數量將開始減少,就業壓力將有所緩解;當前勞動力結構老化的趨勢已經顯現出來,這將降低人力資本的活力,甚至會出現勞動力短缺和不足。

      2.人口老齡化與社會保障。遼寧人口老齡化速度非常快,且程度將日益加深人口老齡化而引發的社會經濟問題比全國要來得更早,更突出,更嚴峻,但遼寧經濟社會面臨人口老齡化的準備并不充分。遼寧社會保障體系并不建全,城鎮基本養老金缺口巨大,個人帳戶“空帳運行”存在著風險;隨著農村勞動力流動性的增強,農村老人子女數的減少,農村老年人的養老問題日益突出;隨著第一代獨生子女進入老年,空巢老年人數將進一步增多,社會養老服務矛盾將更加突出。

      3.人口流動與產業結構。隨著遼寧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大量農村勞動力向城鎮流動與遷移,大規模人口流動將改變人口重心、經濟重心和城市體系結構,特別是產業結構與經濟發展模式。農業人口減少,非農業人口增多,1970年遼寧農業人口占總人口的70%,2008年為50.1%,農業人口與非農業人口基本持平,農業人口比1970年減少了20%;第一產業占國民經濟的總產值的比重不斷下降,第三產業成為經濟新的增長點,1970年遼寧第一產業占國民生產總值的16.6%,第三產業占16.8%,2008年第一產業占9.7%,第三產業占34.5%。

      (三)人口與資源環境協調可持續發展問題

      遼寧土地資源人均占有量較低,耕地后備資源不足,水資源相對貧乏。特別是隨著工業化、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資源利用、污染治理、環境質量等方面將帶來不容忽視的問題,如解決不好將嚴重制約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當前問題較為嚴峻突出的有兩個,一是阜新、朝陽北票等以等采煤采礦為主導產業的資源型城市,出現了主導資源瀕臨枯竭、經濟持續衰退、接續產業難以發展、生態環境急劇惡化、低收入和高失業長期并存等一系列重大問題,其生存與發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脅與挑戰;二是包括錦州、阜新、鐵嶺、朝陽、葫蘆島5個地級市及沈陽市的康平、法庫兩縣的遼西北地區,自然環境惡劣,2008年水土流失面積為44%,特別是阜新、朝陽兩市干旱少雨,生態環境脆弱,城鄉基礎設施欠帳多,在城市供水、農村人畜飲水、交通通信,以及流域治理等方面都處于較低水平。

      三、解決遼寧人口問題的對策

      1.及早規劃進行人口生育政策調整。在繼續有效控制人口數量增長的同時,通過一定限度內的生育率調整,換取較為合理的人口年齡、性別結構,促進人口的健康可持續發展。遼寧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生育率長期持續下降,特別是70年代末下降到更替水平以下之后,人口增長的勢能大為減弱。同時,人們的生育觀念也在不斷地發生變化,2007年遼寧省人口計生委“當代年輕人發展觀念課題”研究顯示,遼寧年輕人的理想生育孩子數僅為1.47個。但通過上文的分析,不難看出,盡管遼寧穩定低生育水平走在全國前列,可面臨的人口結構性矛盾卻比全國更嚴峻、更突出,老齡化與社會保障問題、勞動年齡人口變動與就業、人口遷移流動與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問題等等,都已開始成為制約遼寧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現實問題。從實際出發,適時適度地對現行生育政策進行微調,如在恰當的時候從目前的“雙獨夫婦生育兩個孩子”放寬到“單獨夫婦生育兩個孩子”,逐步過渡到普遍可以生育二胎。

      2.統籌解決人口問題。實現人口計生工作思路和方法的轉變,加快建立完善人口計生工作長效機制,強化相關部門的支持配合。從人口素質提高、綜合治理人口性別比、應對人口老齡化、流動人口服務與管理等方面統籌解決人口問題。建立人口安全預警機制,通過定期人口普查與不定期的人口抽樣調查,人口與計劃生育專題調查等,及時發現人口發展中出現的新問題,及時制定相應政策;進行人口功能區規劃工作,依據各地區的地理條件、自然資源與環境、氣候特點,確立其經濟發展模式與產業結構,通過一系列政策引導人口合理流動與遷移、實現人口就業結構轉變,從而實現人口與資源環境實現協調可持續發展。

      3.積極推進人力資源開發。遼寧勞動力非常豐富,2000年至今勞動年齡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都在70%以上,但遼寧的人力資源開發卻非常滯后,勞動力文化素質不高,高科技人員比重不高,就業問題非常突出。首先積極發展教育和職業培訓,提高勞動力文化素質與勞動技能,使人力資本結構適應于經濟結構變動;采取措施提高人力資源健康質量,比如推進公共衛生保健措施,加強勞動保護監察工作,提高居民生活營養等;政府要提供良好的制度環境,搞好勞動力市場建設,提高勞動力市場效率;加強勞動力市場監管力度,建立信息披露機制;建立合理的人才流動機制與激勵人才成長的報酬機制。超級秘書網

      4.推動城市化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在推進城市化進程中,把城市的可持續發展目標列為首位,加大城市環境污染治理的力度,努力構建良好的社會治安環境和高度的精神文明環境。進行產業結構調整,使城市化與產業結構調整相互促進。優化第一產業結構,遼寧農業產業結構必須由以種糧為主和以種植業為主的傳統農業產業結構,向多元化、高級化的現代農業產業結構轉變;提升第二產業結構,改變以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模式,由勞動密集型產業向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業轉變;積極發展第三產業,如金融、保險、通訊、不動產與物業管理、信息咨詢、社區服務業等,促進城市化進程。

      5.建立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城鎮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探求多種方式與途徑,逐步建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建立社會養老保險機構,提供各種老年服務,形成以社會養老為基礎,家庭養老和社區養老為補充的多種養老保障體系。此外,逐步建立和完善其它社會保障制度,積極進行醫療保險改革,提高人民的醫療保障水平;關注社會弱勢群體,提供社會救助服務;保障人的生存權利,提高全民的社會福利,保進人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張魁偉.產業結構與城市化、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經濟學家,2004.4.

      [2]周麗萍.關注生育政策與人口結構的聯動效應.市場與人口分析,2006,(1).

      [3]陳友華.關于生育政策調整的若干問題.人口與發展.

      [4]董志強.重慶市的就業問題與人力資源開發.人口與經濟.

      亚洲va久久久久| 亚洲第一福利网站|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成人AV秋霞 | 亚洲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亚洲视频免费观看| 日韩亚洲人成在线综合日本|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日韩| 亚洲视频在线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无码专区亚洲av| 国产成人va亚洲电影| 亚洲欧美在线x视频| 成人亚洲综合天堂|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无码 |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成人|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在线看不卡| 亚洲精品国产suv一区88|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天美18 | 亚洲视频免费一区| 亚洲综合激情另类小说区| 亚洲国产成人九九综合| 亚洲乱人伦精品图片| 77777午夜亚洲|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 麻豆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 | 亚洲国产精品毛片av不卡在线 | 亚洲第一极品精品无码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 亚洲最大的视频网站| 2019亚洲午夜无码天堂| 亚洲国产aⅴ成人精品无吗| 无码不卡亚洲成?人片| 亚洲中文字幕第一页在线 | 亚洲成人在线电影| 亚洲成人免费网址| 亚洲人成色777777精品| 亚洲成aⅴ人片久青草影院| 亚洲一区精品伊人久久伊人| 亚洲精品午夜无码专区| 亚洲黄色片在线观看| 久久乐国产综合亚洲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