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網絡環境下信息技術教學方式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多媒體網絡的誕生,改變了人們日常生活的許多方面,在這一條件下,信息技術教學模式也必然受到影響。多媒體網絡教學與以往傳統的教學模式不同,它集影音圖文為一體,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便捷迅速地獲取知識,培養學生獨立思考,主動學習的能力。本文主要對網絡環境下具體的信息技術教學方式展開探討。
關鍵詞:多媒體網路;信息技術;教學方式
科學技術的發展為我國現代教育理念與技術帶來了極大變革,網絡進入千家萬戶,多媒體網絡教學也日益成為教育教學等方面極其重要的一種教學方式,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教師應當針對當前的社會環境,為學生制定更加合適的教學方案,從而調動學生積極性,寓教于樂。
一、信息技術教學在網絡環境當中的優點
1.1信息量廣
網絡的誕生,加快了信息傳遞的速度,在短時間內,令信息迅速傳播至盡可能大的范圍和多的方面,和以往傳統的教師課堂授課,學生聽講所得到有限的知識與信息不同,信息技術教學不僅為學生提供了大量有效可靠的資料,同時篩去已經陳舊的知識,幫助學生了解最前沿信息。
1.2生動易解
網絡帶來了大量圖片、視頻、ppt模板等,令學生不再局限于過去只通過文字攝入信息,從而獲得知識的單一方式。對于一部分學生來說,把知識和信息以圖像的方式進行傳授,記憶效果要遠遠好于文字,網絡使這一需求得到滿足。同時教師可以在網絡上下載各種各樣的音頻視頻,提高學生學生興趣,加強學習多樣性。
1.3加強交流
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這一點同樣也體現在教育教學方面,師生之間,學生之間,老師之間的交流,除在學校內進行之外,校外依然可以通過網絡保持聯系。學生和教師可以借助網絡這個平臺在學習方面就授課方法及效果進行及時的探討和溝通,良好的交流習慣不僅能夠幫助學生的學習進步,同時能夠拉近學生和老師之間的距離,為教學培養舒適的環境,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信息技術教學流程
2.1教學主題確定
學習主題的確定,是學習過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環,作為整個教學過程的開端,確定學習主題能夠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刪繁就簡,暫時不關注與學習主題相關性不大的內容,從而提高學習效率,保證學習的有效進行。教學主題的確定需要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和完成,教師應以學生為確定主題的主體,圍繞學生的興趣制定主題方向和范圍,并及時給予學生有益的指導。所確定的主題需要具備兩種特質:一、“趣味性”,即意味著要求主題與日常生活貼近,這樣能夠使學生產生足夠的學習與研究的興趣;二、“開放性”,即要求所確定主題具備學習與探索的空間,可以讓學習者從不同角度對該主題展開有深度的研究。
2.2小組分工
教師可讓學生自行組合成小隊,之后根據具體情況,對人數不足或過多的組進行人數調整,以免各組之間能力差距過大。隨后,教師向學生學習主題,指導學生根據自身能力進行小組分工,并確定完成課題的時限。此外,教師可以在小組中展開討論,對研究計劃進行適當調整完善,保證研究計劃順利實行。
2.3利用網絡搜集資料
確定主題及明確分工后,學生可通過家庭及學校網絡資源對所要完成的學習主題進行資料搜集和整理,常見的可利用的資源有:校內網,電子閱覽室,學術網站,學術論壇等。學生通過對這些信息平臺的訪問,搜集并整理與學習主題有關的信息和資料。對信息的搜集過程可檢驗學生自身對于網絡工具的使用熟練度,還能夠培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搜集和整理資料的能力。
2.4分析信息,制作結論報告
在結束對信息的搜集和整理后,學生必須對信息進行分析推理,最終得出結論。得出結論后,學生可以利用word或wps等文檔編輯軟件,以及powerpoint等課件制作軟件制作學習主題報告,教師則可以開展研究報告會,讓每組學生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三、信息教學模式種類
3.1講解演示
該模式主要將以往傳統的教學模式與網絡教學進行有機結合,教師借助多媒體教室中的控制器,將本節課所需要教授的內容投影到大屏幕播放器上,從而達成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指導這一目的。在講授某一節課程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使用各種各樣的多媒體資料來幫助自己向學生展示課程細節,如圖像、動畫、視頻、語音等等。學生能夠借助這些材料,對需要學習的內容有更加直觀的印象和認知,對課堂的興趣也能夠得到提升。教師通常根據教學目標,將教學內容制作成含圖片視頻等內容的課件,并在課件當中以關鍵詞形式標示出本節課程的重點,學生會在教學過程中對教師試圖傳達的教學信息提出反饋,這樣教師就能夠知道關鍵詞的選擇是否合乎教學邏輯,是否能夠加深學生對課堂內容的理解,并根據學生的反饋,調整下一堂課的教學方式,教學進度,最大限度地發揮教師在課堂之中的引導和調節的作用。此外,多媒體信息教學大大節省了教師板書的時間,教師可以利用這些時間,增加學生的學習內容,擴展學生知識面的同時,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習效率。
3.2自主學習模式
該模式主要是讓教師依據教授內容,設置一些在學生能力范圍內的問題,并時刻為學生大量提供網上相關線索的資源網站,以免學生面對海量資料信息無法做到準確辨別和篩選。教師可要求學生在搜集資料,篩選辨別整理的基礎上,做出對問題有針對性的一個學習報告,教師對報告內容做出評估。這一模式的主要環節有四個:提出問題、搜集資料、給出提示、做出反饋。當四個環節能夠做到較好的銜接時,這個模式將為學習帶來很好的效果。
3.3自主練習模式
這一模式對學生本身素質的要求較高,它要求學生通過CAI類軟件在學習知識的過程當中同時進行海量練習,從而達到鞏固知識,并熟悉技能這一目的。在學習的最終階段,計算機將向學生提出一系列問題,由學生本人解答,計算機對答案將進行批改和評判,并根據成績對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行評估。這一模式鍛煉了學生獨立自主獲取知識的能力,并大大減輕了教師的負擔。
四、結語
教學模式的主要服務對象是教學任務,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應根據學生具體情況和教育客觀規律,合理有效搭配教學模式,幫助學生培養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并提高學生創新意識,達到課堂想過最大化。
參考文獻:
[1]周愛紅.淺析多媒體網絡環境下的信息技術教學模式[J].中國石油大學勝利學院學報.2006(20)
[2]林琳.基于網絡環境下的信息技術教學模式及評價方法探討[J].中國科技信息.2008(17)
[3]紀兵政,賈羽美.網絡環境下的信息技術教學模式探討[J].應用研發_教育信息化.2013(24)
作者:陸江培 單位:廣西田東縣田東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