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網絡環境下區域協同創新平臺發展探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區域協同創新是當今時代地區創新發展的一個重要概念,指的是通過合理配置區域資源,建立創新的制度體系,實現區域內各個主體之間的合作共贏,形成強大的產業集聚效應,推動地區特色經濟發展。而當今互聯網信息技術的創新發展則推動了全新網絡環境的形成,為區域協同創新平臺的搭建提供了更為先進便利的線上渠道。企業可以通過互聯網技術來加強產業鏈、吸引人才、配置資源、宣傳品牌等,互聯網技術在這些層面的應用可以擴展到企業與企業之間,推動區域協同創新平臺發展。
關鍵詞:區域協同;網絡;協同創新
0引言
美國硅谷的成功,讓世界充分認識到區域創新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從而紛起效仿,有效地推動了科技與社會的同步發展。近年來,我國創新驅動戰略發展出現了新的形勢,建立完善區域協同創新發展平臺成為重要的地區發展策略。而隨著我國5G技術起步發展,互聯網技術的應用將迎來顛覆性的局面。5G網絡的數據傳輸速度是之前的100倍,網絡容量可以提供千億設備的連接能力,并且延時低,網絡系統協同化水平將大幅度提高。5G技術的優勢將推動社會進入新的時代。其最直接的功用是利用這一技術搭建虛擬平臺以實現區域的資源整合,各個創新主體之間的合作,以及能加速知識技術轉化的產學研合作。總之,發展迅速的網絡環境為搭建區域協同創新平臺提供了充足的技術支持。
1促進區域協同創新平臺發展的重要意義
強調,要著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重視創新,堅持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區域協同創新發展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建立并完善區域協同創新平臺將有效調動區域資源、促進信息共享和合作交流、促進產學研合作水平提高,從而促進產業技術的自主創新,提高區域整體創新發展能力。利用網絡技術建立區域協同創新平臺,能夠將大量的產業信息資源進行整合,促進信息和資源共享,促進科研工作和實際應用的有效對接,為不同企業之間的合作提供交流平臺。建立和完善區域協同創新平臺還需要國家政策的支持。一方面,國家政策是區域協同創新平臺科學發展的保障;另一方面,促進區域協同創新平臺發展也有利于國家政策的完善,有利于國家地區政治服務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地區政治與經濟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綜上所述,促進區域協同創新平臺發展是增強地區經濟發展動力、促進產業結構轉型、完善擴展產業鏈從而提升區域產業影響力的科學戰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經濟意義、政治意義和社會意義。
2區域協同創新平臺發展的現狀
以長三角的區域協同創新共同體為例,作為經濟較為發達,科技能力較強并且較早認識到區域協同重要意義的長三角地區,已經在區域協同創新平臺的建設上小有成就,但也存在著一些問題。長三角地區利用園區共建、城市群建設、計劃性合作等舉措,形成了濃郁的科技創新氛圍和良好的創新合作意識,很好地深化了產學研合作,推動了產業聯動。另一方面,長三角地區包括上海市、江蘇省和浙江省,它們分屬不同的行政范圍,所以資源類型和發展情況有所不同,這就需要科學的協調機制。而目前的區域協同創新發展中,政府干預的部分占主導,人才的流動、技術的發展以及資本和信息的流動受到了地方保護主義的阻撓。換句話說,當前長三角的區域協同仍沒有很好的處理地區的差異性問題。這也是區域協同創新平臺面臨的共同問題。
3影響區域協同創新平臺發展的因素
3.1主體要素。區域協同創新平臺發展的主體由企業、政府、高校和科研機構構成,要想實現區域科技創新突破,必須發揮好四大主體的能動作用,在調動各個主體為協同創新貢獻各自力量積極性的同時,應著手建立能夠實現各個主體及時溝通交流、互幫互助、相互合作和相互促進的組織體系。
3.2創新要素。創新要素是影響區域協同創新的關鍵要素,包括人才、資本、信息、技術等要素。高質量的區域協同創新平臺需要滿足很多要求,比如人才能更好的與市場需求所契合、資本能更好的推動新技術的研發以及產業的調整進步、信息能夠在各個主體之間共享來推動各個層面的合作、產學研深入合作促進技術水平迅速提高等等。
3.3機制要素。區域協同創新需要政府的引導,更需要國家制度的保障。機制要素能夠為區域協同創新平臺提供良好的政治環境。其中,政府的政策是助推劑,能夠促進科研和企業對接,貢獻各自的力量,整合資源,實現雙方優勢最大化,加速科技創新,加速技術的產業化,從源頭上增強區域創新動力。
4促進區域協同創新平臺發展的對策
4.1深化產學研合作。產學研合作的主體是企業、高校、研究機構,是提高區域協同創新發展水平的重要方式。深化產學研合作需要創新產學研合作模式,充分利用政府政策規劃等方面的扶持,完善研究新技術的組織架構,比如借鑒英國產學研合作的聯盟制度,企業和科研機構可以發起聯盟,自愿結成合作關系,通過這種模式可以加強企業和科研機構的合作。以高校人才為支撐,以企業資金為支持,以科研設備為保障,實現資金流、信息流、技術流三流合一。深化產學研合作,要因地制宜,結合當地產業和科研現狀,創新產學研合作模式。
4.2設立重大項目,提高產業技術創新水平。區域協同創新平臺的搭建需要具體措施作為基石。促進各主體協同共進,提高科技創新水平的措施有很多,主要分為兩個方面。一是建立重大科技項目,組織重大工程的實施,建設一些能夠實現產業技術突破的創新平臺,在這些工程項目建設中,要堅持科技創新要素的指導,對準產業產品,整合項目資源。完成重大科技項目的過程就是區域協同創新平臺搭建的過程。二是提高產業技術創新水平,以高新技術產業帶動其他產業發展,形成產業間的戰略性合作,協調科技創新等中介組織,組織科研建設,加大財政投入,把重心放在新興產業或新興科技上,發揮區域協同創新平臺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作用。
4.3完善相關制度政策。建立并完善相關的制度體系能夠為區域協同創新平臺提供保障和支持。一方面,政府需要設立財政投入項目,支持擁有較強科技創新能力的科研組織,作出計劃保障區域協同創新平臺的發展。加強政府投入的同時也要積極吸收社會資金,調動社會各方積極性,調動各種資源,共同建設區域協同創新平臺。另一方面是要加強人才強國戰略的深入實施,設立相關項目和工程,吸引高科技創新人才,舉辦各種論壇加強各方交流合作。
5小結
區域協同創新平臺發展需要多方參與,和諧共進,其關鍵是形成以科技創新為核心要素,以相關中介機構為輔助要素的多元主體合作的新型發展網狀模式,整合知識資源、技術資源、產業資源和資本資源,促進產學研深入合作。實現區域協同創新平臺發展,需要打破地域,行政等壁壘,在日益變化的市場中不斷創新,適應整體環境,要保證各要素不是簡單的相加而是使之作用成為相輔相成的共同體,獲得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目前,我國市場仍具有很大潛力,大多地區的資源并未得到充分利用,如果能應用區域協同創新的先進概念,一定能助力我國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作者:王檸莎 田明棋 吳姍姍 單位:湖南省計量檢測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