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城市舊城改造規劃設計的相關探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 要:合理、科學的城市舊城改造規劃設計對打造宜居的城市生活環境,構建和諧的城市發展體系具有重要的作用。鑒于此,本文以武漢曇華林項目為研究對象,對城市舊城改造規劃設計需要遵循的原則、城市舊城改造規劃設計的措施進行了闡述,并從做好舊城改造的整體布局工作、歷史建筑的改造開發、歷史文化風格舊城改造、合理布置開發拆除工作、完善公共設施建設來對舊城區改造規劃設計的具體內容進行了相關的分析,期望對提高城市舊城改造規劃設計水平有所幫助。
關鍵詞:城市舊城改造;規劃設計;相關探討
前言
城市舊城區改造工作是一項系統、復雜的工作,需要綜合考慮舊城區各種情況來進行相關的規劃設計,但是在具體的設計中,會遇到各種沖突問題,比如新舊文化的沖突、新舊建筑的沖突等,這些問題如何解決,對舊城區改造規劃設計質量有很大的影響。鑒于此,展開對城市舊城改造規劃設計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城市舊城改造規劃設計需要遵循的原則
城市舊城改造是一項系統、科學的城市規劃、整改工作,在舊城改造的過程中應堅持傳承、生態、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來進行舊城改造,對此筆者對舊城改造規劃設計需要遵循的原則進行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幾點:第一,保證舊城改造效益原則,舊城改造的目的是為了實現效益最大化,不僅僅是經濟上的效益,還應包括環境效益、社會帶動效益、發展傳承效益等。因此在進行舊城改造的時候,應對現有的環境進行綜合分析,對現有的資源進行有效地整合,處理好不同環境、資源之間的關系,以此實現不同元素之間的統一協調,達到實現效益最大化的目的;第二,突出舊城改造的重點,在武漢曇華林項目改造中,涉及多方因素的影響,這些影響因素如何進行協調,對保證舊城規劃質量有很大影響。但是如果統一進行全部規劃、整改,不能保證舊城改造高質量的完成,因此在舊城改造規劃設計中,應突出重點,針對舊城區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規劃設計,在主要問題解決之后,再進行次要問題的規劃設計,以此提高舊城改造的工作效率,減少資金緊張帶來的舊城改造困難;第三,堅持傳承原則,對于有歷史文物古跡的舊城區,在舊城區規劃設計之前,應做好勘察工作,在規劃設計的時候應避開文物古跡,并在保護文物基礎上,來延伸文物古跡的內涵,以此發揮文物古跡在城市中的存在價值,為城市發展注入新的發展因素。
二、城市舊城改造規劃設計的措施分析
1.做好舊城改造的整體布局工作
舊城區改造是一項復雜、系統的工作,涉及內容較多,不僅僅局限于對建筑物的改造,還有環境的美化等工作,這一系列工作的展開需要做好統籌工作,才能保證舊城改造工作高效完成。針對曇華林歷史街區啟動片的規劃,應首先對該區域進行統籌規劃,并到現場進行實地考察。比如曇華林歷史街區的改造中有武昌古城城墻歷史元素,對于該區域的整改,應堅持“修舊如舊、多維提升”的原則來進行區域整改,通過在周圍設計城墻博物館,來恢復了場地歷史記憶,重新建立起螃蟹岬區域地標。其次對舊城區改造中影響因素進行分析,來確定哪些建筑物應該保護,哪些建筑物應在保護的基礎上進行維修和整改,并確定舊城主體風格,以此形成科學的舊城改造規劃設計體系,為保障舊城改造規劃高質量的完成提供有價值的規劃參考。
2.對舊城改造應區別對待
(1)歷史建筑的改造開發
通過以上分析,得知城市舊城改造規劃設計中應遵循傳承原則,歷史建筑物是文化的傳承,是文物古跡的傳承,因此對于歷史建筑物的改造開發應堅持保護的原則,在保護的基礎上來對歷史建筑物進行科學的規劃。此外除了歷史建筑之外,還涉及區域地標性建筑,這些建筑雖然沒有悠久的歷史,但是代表當地的風俗人情,能夠彰顯當地的區域文化,在規劃的時候,也應高度重視,不能進行拆除。歷史建筑物的規劃設計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幾點:第一,舊城改造中歷史建筑的結構、高度、立面、外觀不能進行大幅度改動,內部存在損壞的地方可以稍作修葺;第二,歷史建筑物中具有歷史特點的建筑物不能進行整改,無論是結構體系,還是外在表現都應保持原貌,而其它無關緊要的部分可以稍作修葺、整改,比如建筑物周圍的道路、建筑物周圍的圍擋等;第三,對于歷史建筑的整改應落實到修建性詳細規劃上,得到相關部門的認可。
(2)設置符合歷史文化風格的舊城改造
曇華林歷史街區舊城改造應遵循該區域的歷史文化風貌來進行改造,該區域的規劃中,提出了整體功能布局和業態配比的規劃理念,策劃的三條文化體驗線路都是基于歷史文化、多元文化、人文藝術文化所形成的規劃,即歷史傳奇人物故事及其故居體驗之旅、山地文化及多元文化建筑體驗之旅、人文藝術體驗之旅,這些都是基于該區域的歷史文化所形成的舊城改造路線設計,不僅彰顯了曇華林歷史街區的歷史風貌,而且還在改造中展現了該區域的文化特色,而這對形成特色化歷史文化風格改造具有重要的意義。其次在城市舊城改造規劃設計改造中,如果涉及到新建建筑物的情況,應當考慮歷史建筑物的環境,根據歷史建筑物的風格風貌、顏色、功能等來進行新建筑的設計,以此保證建筑體系的和諧統一,減少舊城改造中出現的突兀感。
(3)合理布置開發拆除工作
舊城改造過程中,應在遵循繼承傳統的基礎上,來合理的布置拆除工作。拆除對象應具有針對性,只對舊城區域中的違章建筑、危險棚戶區域、與該區域風貌不協調的建筑等進行拆除。在拆除之后,按照既定的規劃要求進行重建,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重建工作應和該地區域風貌相輔相成,并保留歷史文化風貌,以此打造具有區域文化特點的新城區。比如針對曇華林歷史街區舊城改造中,在基礎設施的規劃上,遵循了武昌古城傳統肌理,來對舊城區的建筑進行風貌整改、景觀打造、標志牌設置等,以此形成具有歷史文化特點的舊城設計風格體系,有效地提升了該城區的市政交通、公共服務等規劃水平。
3.完善公共設施規劃,營造良好的交通形象
城市舊城改造規劃應突出效益最大化的原則,進行多方面因素的有機協調,一方面要對歷史建筑、古文物進行保護;另一方面還要滿足人們的公共服務,保證人們日常生活需求,因此完成公共設施規劃是當前舊城改造規劃中面臨的又一難題。對此在規劃中應遵循以下幾點:第一,公共設施的規劃應和當地的文化相輔相成,有效地彰顯當地的風俗文化,構建有特色的公共設施規劃;第二,城市公共設施的規劃應具有實用性功能,能夠基于人們的利益出發來設置公共設施規劃,滿足大眾服務需求。比如針對曇華林歷史街區舊城改造中,區域交通具有特殊性,在規劃設計中,應遵循當地地形,通過設置山地小火車、環山高架步道、迷你電動巴士路線等特色交通來解決山地區域交通困難的問題,不僅具有實際應用價值,還體現了當地交通特色;第三,城市舊城改造規劃應彰顯特色,切勿盲目照搬,設計人員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從實際出發考慮舊城區的規劃問題,擺脫同質化建筑的影響,立足于具體的區域環境來進行舊城改造規劃設計,以此形成特色化的舊城改造規劃體系,為更好的彰顯區域文化、人文風俗提供保障支持。
三、結語
城市舊城改造規劃設計應堅持傳承原則、可持續原則、效益最大化原則,再此基礎上來對舊城區整體布局進行規劃設計。對于建筑物的規劃設計中,應遵循區別對待,對固有的歷史建筑物、地標性建筑應在保護的基礎上進行建筑規劃,如果需要建筑拓展,也應遵循舊城的風格特色、歷史風俗,避免新建筑產生突兀感等,以此形成科學的城市舊城改造規劃設計體系,為保證舊城改造規劃設計和舊城改造有效的貼合提供有利條件。
參考文獻:
[1]鄭飛.探析舊城改造中城市設計的相關原則[J].四川水泥,2020(12):293-294.
[2]王俊.舊城改造中城市規劃的角色轉變及應對策略[J].城市住宅,2020,27(12):126-127.
[3]謝競.舊城改造中舊建筑的再生設計研究[J].智能城市,2020,6(16):25-26.
作者: 章明 單位:中南建筑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