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屏風造型設計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屏風的歷史與淵源
屏風作為傳統家具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三千多年的歷史,比桌椅的出現還要早許多年,是最古老的家具。所謂“屏”者“障”也,“屏風”是指設在門窗間的遮擋物。由于古代的建筑大多是土木結構的院落式,雖氣勢宏大但也有空曠、松散之弊,為了擋風,古人便開始制造屏風這種家具。屏風可追溯到商周時期,當時稱為“邸”或“扆”,放置于皇帝寶座后面,稱為“斧鉞”,《禮記》曰:“天子當扆而立”,以此來象征帝王的權力。另外,由于古代的宮殿、寺廟、園林都忌諱一眼見底,習慣有中間過渡以保護隱私,所以屏風得到了很大的利用,經過長時間的發展,屏風逐漸平民化。隨著時代的變遷,屏風在使用過程中的功能也在發生著變化,在春秋戰國時期,除了起遮擋、分割作用的大屏外,還出現了一些具有藝術觀賞性的小屏,而到魏晉南北朝時期,屏風的使用較前代更為普遍,床側、榻后、茵席旁等都會附設小型屏風,而隋唐時期屏風則多以書畫形式出現,并將其山水、花鳥主題的風格延續至其后朝代;至宋代,垂足而坐的方式應運而生,相應的屏風的底座也隨之發生了改變,不再由簡單的墩子單一組成;明清時期,屏風的裝飾意味遠遠超出其實用價值,精美的裝裱、栩栩如生的畫工使其上升到了藝術品范疇。而屏風的發展最為鼎盛的當屬清代,不僅種類繁多,還尤顯威嚴,形如清宮紫禁城使用的屏風,因被看作是王權的象征物而受到統治階級的高度重視。
2影響古代屏風造型的傳統文化因素
中國傳統文化是東方文化的一處獨特景觀和寶貴財富,在5000年的歷史長河中積淀的傳統文化對屏風設計產生了重要影響。它題材廣泛、形式多樣、流傳久遠、內涵豐富,如書法、篆刻、秦磚漢瓦、皮影、漆器、甲骨文、文房四寶、剪紙、祥云圖案、中國織繡、彩陶、瓷器、唐裝、八卦等。屏風的表現形式有透明、半透明、鏤空式和封閉式等,一般有立地型和多扇折疊型。按形制劃分,屏風可分為座屏、折屏、掛屏、桌屏、炕屏;按材質和工藝劃分,屏風可分為絹素屏風、漆藝屏風、木雕屏風、云母屏風、玻璃屏風、琉璃屏風、竹藤屏風、金屬屏風等等;按功能場所可分為玄關屏風、客廳屏風、衛浴屏風等。屏風在其歷史長河的變遷中,不斷受中國傳統文化影響,如魏晉時期屏風多以浮雕手法制作,而隋唐五代時期則流行以書畫為屏面,宋代受佛教影響故常繪制各類佛像,明清時期則受瓷器、絲綢等影響而日益增強其裝飾意味。而現在屏風主要以三種形式展現,一種是明清時展過來的多扇屏風即折疊式屏風,有濃重的古典韻味;另一種即座屏也就是落地屏風,彰顯莊嚴與氣派。第三種則是琉璃紗屏風即黑紗繡屏風,是以黑紗繡為主要材質,配以金屬外框,通過材質的對比表現出強烈的藝術效果,適合酒吧等娛樂場所使用。
3屏風的形態語義要素
形態語義分析首先是對設計物所屬的概念詞語的語言含義和意義的分析。分析可以從概念的兩方面進行。一是分析概念的文字語義;二是分析其形態語義。在分析的過程中感知抽象的概念性文字的具體內涵,然后在理解的基礎上將其以形象化、生活化的形態語言表述。
3.1產品形態語義概述幾千年來,屏風始終在人們的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如今的屏風更多的是以其裝飾的美觀效果和身份的象征意味而出現在人們生活中,在形態上也不再單一的強調其遮擋的功能特性,而是綜合考慮了其材質的搭配、裝飾的豐富等因素所帶給使用者內心情感的提升,更成為了時代進步的象征。在屏風造型設計過程中融入產品語義學概念,可以使其外在形態更加豐滿、更具文化底蘊。
3.2屏風的形態語義要素
(1)形狀語義形態決定形象,產品造型通過其構成關系營造出產品形態,其中也包含了產品的比例、尺度等要素的整合與考量。通過日常生活的經驗積累,人們對不同形狀都存在些許固定認知,如等腰梯形的對稱形態表現出了穩固、靜止的姿態和坦然自若的氣勢,大小各異的圓形顯示出了包容、和諧的狀態,弧線則能隨性恣意飛舞,營造出浪漫、灑脫的藝術氛圍,為藝術創作提供了無限靈感和包容。
(2)色彩語義色彩作為一種視覺要素在人們的日常生活與審美判斷中都有著相當重要的影響,在產品的設計中更是一項不可或缺的考慮因素。“色彩喚起各種情緒,表達感情,甚至影響我們正常的生理感受。”這是一位視覺藝術心理學家所說。的確,色彩在產品成形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產品的形成離不開色彩的搭配與運用,只有同時糅合色彩與形體,并加以再創造,才能設計出出彩的產品。另外,色彩刺激著人的感官體驗,如對比性強烈的色彩使得視覺沖擊力更強勁、生理反應更明顯。同時,由于長期實踐及經驗形成的固定感知,色彩容易使人產生豐富的聯想和想象,這些因素都成為了產品色彩語義形成的關鍵。產品設計中的色彩主要囊括明度、純度、色相這三要素,而這三者相互間的組合與搭配關系也同樣影響著產品的設計。每一種色彩都有其指代意味與情感語言,如紅色代表熱情與希望,藍色使人聯想和平與寧靜。
(3)材質語義材質語義是產品材料性能、質感和肌理的信息傳遞。質感肌理不同,則傳遞出的情感也不盡相同。比如堅硬的金屬帶給人冰冷、距離感很強的感受,而大自然孕育的木材則讓人感覺溫暖、親切;可塑性極強的塑料因其色彩的多樣及性能的多變總能讓人感受到活潑、輕盈與豐富,而光滑的玻璃則給人通透、純凈的感覺。因此,材料質感和紋理特征直接影響材料的性能以及所制出的最終視覺效果。
4現代環境中的屏風的使用
現代室內裝飾中屏風的裝飾作用不容小覷,它猶如中國園林設計中的假山,既是景觀的構成部分,又起遮擋的作用,能使寬敞的空間不至一覽無余,從而獲得若隱若現、小中有變乃至小中見大之妙。在居室環境中,大抵忌諱“入門見廳”,而玄關屏風則利用其遮擋功能規避此忌諱,加之材質、色彩等裝飾手法的運用使其更加起到美化點綴居室的效果;另外,選用別致的屏風擺放在客廳多能成為視覺中心,增添客廳的人文氛圍,墻上的裝飾掛屏則體現了主人的審美情趣;書房中選用意境深遠的水墨畫屏風,沉靜、雅致;如果是在洗浴空間中,屏風則能防止沐浴時水珠四濺,起到干濕分離的作用。在公共空間中,屏風的使用頻率也越發頻繁,如在辦公環境中,多以時尚簡潔的屏來分隔空間、裝飾環境;在餐飲空間中圍合程度的不同來分隔各個子空間,或運用平行垂直面、形垂直面以及聯屏等形式分隔空間。在商業空間中,由于場地較大,且需要考慮使用者的便捷與經營者的訴求,因此一般選用款式、色調都基本統一的屏風,使其達到整體的和諧。對于個別需要體現標新立異的商家,則會人性化的選擇在局部空間作屏風的裝飾以凸顯商品的獨特性,吸引消費者的眼球,從而刺激消費。
5結語
理查德.薩伯說:“設計者不需要為他的設計作什么解釋,而應通過他的設計來表達設計的一切內容。”屏風作為一種特有的文化符號,其演變過程是一個傳承和發展過程,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著每一個時期、國家與民族的歷史特點和文化傳播狀況。屏風藝術在現代社會背景下并沒有失去其價值和意義,并伴隨著各種新潮家具進入居室,古韻新彈,成為一種時尚。我們也應對屏風設計理念進行拓展和延伸,將其靈活運用于更廣闊、更豐富的現代空間環境中,使這門古老的藝術形式擁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作者:商宏姜越余繼宏單位:南京林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