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傳統文化元素的作用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傳統文化元素的作用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傳統文化元素的作用

      【內容摘要】現代環境藝術設計是近幾年新崛起的行業,具有一定的發展空間。當前在環境藝術設計領域中,不斷涌現一些兼具傳統文化特色與現代氣息的環境藝術作品。雖然這類藝術作品的數量還比較少,但是設計者已經重視研究如何將傳統文化元素有機融入現代環境藝術作品中。文章闡述了傳統文化元素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運用的現狀以及作用,并對傳統文化元素具體應用于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的方法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現代環境藝術設計;傳統文化元素;運用

      環境藝術設計主要包括城市規劃設計、建筑裝飾設計、室內外裝修設計、景觀園林設計等。除此之外,環境藝術作品將比例尺度、空間體型、材料機理以及光影色彩等作為藝術表達的“語言”,賦予環境藝術作品生命力。中國傳統文化經歷了幾千年的沉淀,最終形成以儒家文化為代表、集百家思想的文化體系。中國傳統文化是由各個元素構成的,其中極具代表性的有古代建筑、傳統服飾、繪畫、書法、古典詩歌、戲曲等。傳統文化元素具有多樣性與歷史性特點。目前,具有傳統文化元素的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作品數量較少。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開始注重精神生活,環境質量引起了人們高度重視。尤其是現在獨在異鄉的群體較多,這些群體更加注重歸屬感。但是當前的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作品過于追求國際化,環境作品中不能充分體現民族文化與當地特色。因此,在環境藝術設計中融入傳統文化元素,具有極大的現實意義。

      一、傳統文化元素在環境藝術中的作用

      (一)增強環境藝術設計作品的生命力

      在世界文化交融的今天,只有守住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并借鑒其他國家優秀文化精髓,才可以在世界文化中占據一定的地位。因此,環境藝術設計者要突出傳統文化的精髓,體現民族特色,賦予環境藝術作品持久的生命力,促進環境藝術設計事業的可持續發展。例如,在設計城市建筑時,可以在追求現代化元素的同時融合傳統文化元素,借鑒傳統民居建筑理念,使設計出來的作品不再是鋼筋、水泥等組合在一起的產物,而是富有傳統文化氣息的、讓人們有強烈歸屬感的“家”。

      (二)增強環境藝術作品的含蓄美

      傳統文化的主要代表思想是儒家的“中庸之道”,其主張“貴不言”觀點,簡言之就是追求一種含蓄之美。我國傳統文化元素中大部分都是含蓄美的代表,因此將這些元素應用在環境藝術設計中,可以為人們營造一個無限遐想的空間。只有細細體會,才可以感受到其中蘊含的意境,在一定程度上激發著人們的想象力,這也是傳統文化含蓄美的精髓之處。

      (三)深化環境藝術作品的和諧性

      現代環境藝術作品主要是由各種元素構成,包括現代文化元素與傳統文化元素。因此,設計者要將各種元素充分地融合在一起,最大限度地發揮環境藝術作品對人們的影響作用。我國傳統文化中存在著“天人合一”的觀念,這一觀念也是可持續發展觀的理論依據之一。當前,我國的環境惡化問題較為嚴重,這給環境藝術設計者的設計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難度。這需要設計人員樹立傳統文化思想,將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作為設計的基礎理念,吸取一些國家與地區的藝術設計理念的精華,設計出兼具現代文化氣息與傳統文化氣息的環境藝術作品,提高設計作品的和諧性。

      二、傳統文化元素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的應用現狀

      傳統文化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以恰當的方法將各種文化元素應用到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能夠對環境藝術設計的長遠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目前看來,我國的環境藝術設計領域已經開始意識到傳統文化元素的優越之處,并在此基礎上進行了一定的拓展,最為典型的就是傳統建筑文化元素的應用。例如,以北京故宮為首的各種古建筑存在著無數精美的雕刻文化和建筑文化痕跡,現代的生活空間若能融合古色古香的建筑風格,必然成為現代環境藝術設計領域的一股清流。但是我國環境設計行業起步較晚,受制因素較多,一些設計者奉行拿來主義,一味追求材料的奢華、領先,而不顧藝術設計的真正內涵。因此作品多缺乏整體規劃,千篇一律,未能實現原創的藝術風格。

      (一)西方設計理念的錯誤代入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與世界的交流日趨頻繁,各行各業或多或少受到西方的影響,環境藝術設計領域同樣如此。遺憾的是,過多的參照、模仿使部分業內人士錯誤地認為西式理念即為一切,否定了傳統的中國元素如風水、圖騰等文化的現代存在價值。這就造成了各類城市建筑設計極具西式風格,大廈、街道、公園等大同小異,缺乏創新。

      (二)傳統風格作品萎縮,亟需保護

      若想使傳統文化元素在建筑領域獲得發展,首先大眾必須有機會接觸到這類作品,我國現存的大多數古建筑處于偏遠小鎮,如皖南地區的宏村、西遞。那里的古民居與周邊環境和諧統一,維持著原始的狀態,對現代建筑設計有著很強的借鑒作用。但人們更多接觸的是類似于人造古鎮景區,由于設計師缺乏實踐的入口,因此只能從有限的書本上獲取應用傳統文化元素的經驗,這不利于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的良性發展。因此,加大古建筑等傳統文化的保護力度、加快相關作品的創新速度是業內需要關注的地方。

      三、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傳統文化元素的應用策略

      (一)復制引用傳統文化元素

      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將那些具有傳統文化象征含義、根植于大眾內心的視覺形態,滲透到新的環境中,進而折射出設計者的理念,即可稱為對傳統文化元素的復制引用。當然,這對設計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傳統文化元素的復制引用,并不是簡單地將傳統元素生搬硬套到某個空間內。而是需要結合西方設計理念與中國傳統文化,將設計空間和設計理念用作傳統文化元素的載體,找到切入的契合點,達到含蓄表達現代時尚與傳統精髓的目的,給人以視覺的沖擊及靈魂的震撼。需要注意的是,為了保證作品的協調性,對傳統文化元素的直接利用要充分考慮環境藝術設計的實際情況,如周圍的人文環境、自然環境等因素。例如,隱喻是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相對高級的一個手段,屬于復制引用的一種,通過陳設一些物象傳達超脫環境的抽象概念,如文化內涵、價值取向、審美情趣等。在中國的古建筑中,這種手法非常常見,精心選取的圖案、擺設往往寓意無窮。比如在設計客廳環境時,根據傳統文化理念,通常選用的是方桌,桌子的材質要好,做工要精細,以此營造一種沉穩端莊的氛圍。同時,不同物件的選擇與擺設方式,也會給人一種與眾不同的感覺。“花非花,霧非霧”,白居易的這句經典正應了我國的傳統文化,無論哪個朝代,“意有所指、隱而不吐、耐人尋味”更受人推崇,應用于現代環境設計同樣可取。例如,建筑學家吳良鏞的作品孔子研究院整體以書院構造布局,北面堆土,意為“坐山”;南面堆土,意為“案山”;左面水渠,意為“青龍”;正面沂河,意為“金帶環繞”,傳統文化隨處可見。同時,建筑內部的各類實用、裝飾元素均應用了隱喻手法并進行了深層次的創新,展現出傳統與現代之異、之美。

      (二)創新傳統文化元素

      當前,青睞中華傳統文化的設計師更多采用的是在充分了解的基礎上對傳統文化元素進行創新,即從具備傳統文化涵義的視覺形態或抽象形態中提取關鍵題材,將其轉換并科學重構。我國傳統文化中美的元素數不勝數,設計師可從中捕捉到合適的元素,對其進行二次甚至多次加工。形成的物質形象必然要與設計理念及現代審美情趣相符合,這就需要設計者擁有豐富的閱歷、敢于嘗試的耐心和足夠抽象的思維,只有這樣,方能尋得傳統與現代、東方和西方的文化結合點,給予傳統文化新的釋義,形成散發歷史氣息的現代環境設計作品。比較典型的案例有20世紀末建成的上海經貿大廈,設計師將傳統的“塔形”構造,灌輸于現代摩天大樓的整體設計中,但并非簡單地放大縮小,而是對傳統文化元素進行精心的提取、轉化,使塔形元素在美學、力學等諸多角度上與現代設計理念吻合。上海經貿大廈高度概括了密檐式塔的結構特點,塔檐緊密重疊有序,塔身高大宏偉,將傳統建筑的精神意向以現代化的手段表現得淋漓盡致。

      我國的傳統文化雖璀璨如繁星,卻保持著內斂,因此,意圖走傳統路線的作品,其設計風格多以素雅、樸實為主。傳統文化元素使現代環境藝術多了一份詩情畫意,與應用空間結構線條相比,傳統文化元素的應用使作品有了“溫度”,也更容易被懷舊、慕古的大眾所接受。在眾多試圖繼承傳統文化精髓的實例中,蘇州博物館無疑做到了完美,蘇州博物館是由享譽世界的建筑大師貝聿銘及旗下事務所設計而成的,建筑內部幾乎每個角落都充滿著江南風韻。貝聿銘參考古代園林風,巧妙融現代設計理念與建材為一體,這才有了仿似天然納入蘇州古城的現代博物館。蘇州博物館與忠王府等古建筑朝夕呼應,成為蘇州城中一支絢麗的玫瑰。現代環境藝術設計很多時候是城市規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代表了一個城市的對外形象,因此設計者規劃整體藍圖時,可以基于傳統文化的設計背景,繼承當地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元素,結合當代設計理念和城市規劃要求,從而創作出具有歷史文化意味的時代作品。

      結語

      將古典元素同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相結合,是基于現代人們的心理需求,以及城市整體規劃的需求。環境藝術設計者要在繼承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加以創新,將傳統文化與現代藝術有機地結合,不僅要凸顯現代環境藝術特色,還要彰顯傳統文化的精髓。

      參考文獻:

      [1]陳沖.試論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的運用[J].包裝世界,2014(4).

      [2]張羽薇.淺談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傳統文化元素的運用[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4).

      [3]于晶.試論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的傳統文化元素[J].美術教育研究,2015(22).

      [4]趙瑩琳.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運用探討[J].美術教育研究,2016(2).

      [5]陳昕.論環境藝術設計中傳統文化元素的運用[J].邊疆經濟與文化,2015(5).

      [6]廖娟.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的運用[J].品牌,2015(6).

      [7]謝勇.試論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的運用[J].才智,2015(23).

      作者:張博遠 單位:武漢理工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

      久久国产成人亚洲精品影院| 中文字幕乱码亚洲无线三区| 欧美色欧美亚洲另类二区| 亚洲精品一卡2卡3卡三卡四卡| 亚洲爱情岛论坛永久|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网站|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66| 亚洲精品白浆高清久久久久久| 中文亚洲AV片在线观看不卡| 国产91精品一区二区麻豆亚洲| 亚洲熟妇少妇任你躁在线观看无码 | 亚洲高清国产拍精品26U| 国产亚洲精品自在久久| 亚洲动漫精品无码av天堂|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网站| 亚洲动漫精品无码av天堂| 亚洲性天天干天天摸|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下载 | 亚洲精品和日本精品|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久久久久亚洲?V成人无码| 亚洲熟妇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成色7777在线观看|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三区在线|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亚洲片| 久久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 亚洲熟妇色自偷自拍另类| 亚洲精品福利你懂|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俺去了| 日本系列1页亚洲系列| 亚洲国产小视频精品久久久三级 | 国产偷国产偷亚洲高清日韩| 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 亚洲欧洲国产综合| 亚洲熟妇无码AV|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久久|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WWW | 亚洲国产av玩弄放荡人妇| 亚洲国产人成中文幕一级二级|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手机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