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現當代文學類課程整合與模式構建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文學類課程在高職高專院校課程設置中占據為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課程設置過程中,突出文學類課程的文學性特點,建立以《文學概論》核心的文學課程模式,能夠極大地提高高職高專院校學生的文學素養。因此,必須予以高度的重視,要實現現代文學類課程的整合與模式構建,應當轉變高職高專院校教師傳統的授課理念,將文學類課程的相關內容有機聯系在一起,提高學生對文學類課程的整體性把握。
關鍵詞:文學類課程;課程整合;課程模式構建
現當代文學類課程是文學專業的最重要組成部分,學生通過學習這些課程,能夠在提升自身文學素養的同時,為將來的就業奠定基礎。因此,我們必須對現當代文學類課程給予高度的重視。在深入了解高職高專院校現當代文學類課程設置現狀的基礎上,對文學類課程進行整合,從而實現文學類課程教學水平的進一步提高。
1高職高專院校現當代文學類課程的設置現狀
首先,現階段我國絕大多數高職高專院校的中文專業類課程都是從學科課程體系出發來追求綜合性大學的研究式教學目標的,這種教學目標與高職高專院校中文專業類課程的具體情況不相符合,導致文學類課程的教育教學工作缺乏自身的特點,難以實現個性化教學。其次,封閉保守的學科理念不利于文學類課程之間的有效交流與溝通,導致文學類專業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往往各行其是,不利于進一步培養高職高專院校大學生的文學素養。最后,高職高專院校的文學類課程,由于缺乏必要的社會需求調查,導致其所培養的學生難以滿足社會的需求。正因如此,高職高專院校應當以文學類課程教學大綱為依據,在充分了解市場需求的基礎上,對現當代文學類課程進行有效整合,從而進一步提高文學專業的教學水平,為社會輸送大批量的優秀人才。
2高職高專院校現當代文學類課程的整合與構建
構建與整合文學類課程,應當以高職高專院校文學專業的應用性為原則,突出文學性的特點,將現當代文學類課程之間的相似內容有機結合在一起,科學的構建文學課程系統模式。筆者認為,現當代文學類專業教師應當打破傳統的文學類課程所造成的中文專業課程相互隔絕、自成一體的現狀,從全局出發將文學類課程看作一個整體,在文學類專業培養目標的引導下,通過創新文學類課程的整合與構建思路,為提高高職高專院校大學生文學素養奠定理論基礎。
2.1突出高職高專院校現當代文學專業的應用性
所謂高職高專院校文學專業的應用性,主要強調的是高職高專院校的辦學目的,它是高職高專院校自身獨有的特點,是區別其他教育的重要標志。高職高專院校文學類課程的整合,必須著重突出高職高專院校的應用性特征。具體來說,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首先,以培養適應社會發展需求的應用型人才為目標,以應用型人才所應具備的文學素養為文學類課程整合的前提和依據,從而充分發揮文學類課程整合的意義,提高文學類課程整合的價值。其次,以市場需求為依據,在整合文學類課程的過程中,能夠有效的打破課程之間原有的界限,使現當代文學類課程能夠獨立地形成一個學科系統,并在此基礎上實現文學類課程的重新定位。最后,應當以教師教育為主要途徑,科學構建課程模式。作為一種職業,教師的教學方式方法必須與教育教學的主要目標相適應,只有這樣才能夠進一步提高職業教育培養模式下學生的綜合素質,才能夠在突出教學方式特點的同時,實現研究性教學。
2.2突出高職高專院校現當代文學專業的文學性特點
突出文學性特點主要是指在整合文學類課程的過程中,應當著重關注文學類課程的文學性特點的凸顯。具體來說,包括以下3個方面:首先,綜合構建文學知識體系。由于現階段,我國絕大多數高職高專院校文學類專業的文學類課程都是以學科課程的形式自成一體的,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文學類課程之間存在相互抵觸和沖突的現象。不僅如此,由于文學類課程所使用的教材往往不具備統一性,導致這種現象愈演愈烈、愈加嚴重。因此,在構建文學類課程的過程中,我們應當著重關注文學類知識體系的構建,為整合文學類課程奠定基礎。[4]其次,構建文學能力的訓練機制。現當代文學類課程的整合和體系構建不僅僅是為了幫助高職高專院校大學生積累文學知識,更重要的是進一步提高大學生的文學能力,這既是文學類課程的培養目標,也是社會對高職高專院校大學生的要求。最后,應當全面提升高職高專院校大學生的文學素養。由于文學類課程具有一定的封閉性,導致大多數教師在教授該類課程的過程中,往往各行其是,這種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學生對文學理解的片面性,難以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因此,在整合文學類課程過程中,應當著重突出文學類課程的文學性特點,為進一步提高高職高專院校學生文學素養奠定基礎。
2.3建立高職高專院校現當代文學類課程之間的聯系
圍繞《文學概論》這一課程,建立高職高專院校文學類課程之間的聯系。實現文學類課程的整合與模式構建,必須清楚地了解各門課程在文學類課程體系中的地位,使每一門課程之間都能夠做到環環相扣,在充分發揮課程獨有特點的同時,使學生能夠全方面的了解文學類課程的整體面貌。在確定文學類各門課程地位的過程中,應當遵循以下兩點:一是,應充分了解課程本身的性質以及特點。二是,要了解課程內容與教師從教之間存在的關系。這樣做一方面能夠使學生全方面把握文學類課程的基本原理和規律,另一方面還能夠打破原有課程之間的界限,使不同課程之間能夠做到有效的溝通。
3結語
總而言之,現階段,我國高職高專院校現代文學類課程存在教學內容重復、學科之間缺乏有效溝通的現狀,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必須對高職高專院校的現代文學類課程進行有效的整合,并在此基礎上,構建相應的現當代文學類課程的基本框架。只有這樣,學生的學習成績才能夠得到提高,文學素養才能夠得到升華。當然,現當代文學類課程的整合與構建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廣大師生共同努力才能夠得以實現。
參考文獻:
[1]楊泉良.高師中文專業文學類課程的整合與模式構建[J].湛江師范學院學報,2014,04:5-8.
[2]楊泉良.高師中文專業語言類課程的整合與模式建構[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3,09:29-32+39.
[3]王青,魏鳳娥,封雷.文學類課程教學與新聞傳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J].煤炭高等教育,2013,03:88-91.
[4]曾麗容.跨學科視野下的文學類課程整合教學研究[J].南昌師范學院學報,2014,06:133-135.
作者:蘇紅 單位:馬鞍山師范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