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中生主體性地理教學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高中地理教學提高學生主體性的意義
不斷提升高中地理教學的質量和效果前蘇聯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瓦西里·亞力山德羅維奇·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中指出,“讓學生體驗到一種增加在親身參與與掌握知識的親情感,乃是喚起少年特有的對知識的興趣的重要條件。”高中地理教學中,提高學生的主體性,有利于喚起學生對地理學習的興趣和熱情,使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當中,進行自主的思考和創造。這種教學方法能夠不斷提升高中地理教學的質量和效果,使高中地理教學產生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二、高中地理教學提高學生主體性的策略
1.轉變教學觀念,創建和諧的課堂氛圍。在指導學生進行高中地理學習之前,教師首先要注意轉變教學的觀念。在傳統的教學方式中,通常都是教師站在講臺上進行講課,而學生圍繞著教師進行學習,教師是“高高在上”的形象。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有想法卻不敢言,有問題而不敢問,教學效果較差。新課程理念背景下,教師要注重轉變教學的觀念,真正走入到學生中間,與學生保持平等、和諧的關系,教師可以成為學生學習的合作者、思想的引導者,將現代教育觀念和素質教育理念靈活的滲透于高中地理教學活動當中,展現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使學生在問題思考、問題解答的過程中,更好的掌握地理知識。
2.優化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成功的激趣能夠使教學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傳統的教學方式單一而枯燥,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較差,自然學生的主體性意識也會較差。在高中地理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靈活借助多媒體等信息技術軟件,豐富教學的內容,也可以通過采用案例教學教學法、情境教學法等教學方式,在充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深入開展地理教學活動。例如在指導學生對高中地理必修1《陸地水與水循環》這篇內容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首先利用多媒體等信息技術軟件為學生播放一些有關“海洋”、“小溪”、“湖泊”等內容圖片或者視頻內容,使學生感受無際海洋的廣闊與美麗,小溪的寧靜與優美。隨后教師可以通過“同學們,你們誰知道,這些水流都是從哪里來的,最后又去了哪里呢?今天老師就和大家一起跟隨著這些河流,一起去探索他們的秘密!”等話語,在充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使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當中,進行自主學習和探索。
3.開展實踐活動,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在高中地理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靈活設計地理實踐活動,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地理思維能力和空間概念感。例如在指導學生對高中地理必修1《氣象災害》這篇內容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在指導學生完成對課文內容學習之后,將3-6個學生分為一個小組,布置“臺風形成的原因是什么?”、“主要的氣象災害有哪些?”等題目,組織每個小組進行作答。在最快時間內完成所有題目并全部正確的小組為優勝小組,教師可以給學生鼓勵和嘉獎,錯誤的小組可以通過表演節目或者打掃衛生等方式進行懲罰,增加游戲的趣味性和競技性。這種教學方式能夠在不斷提升學生地理水平的同時,使學生認識到團隊協作的重要性,增進學生之間的感情,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結束語
在高中地理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根據學生的實際性格特點和學習能力,靈活設計教學活動,在充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的基礎上,調動課堂教學的氛圍,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地理思維能力,真正展現地理教學的價值和意義,為學生未來的地理學習和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
作者:姜玲單位:山東省郯城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