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英文電影互補翻譯分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用簡短的漢語概括、提升、轉化以及再加工英語電影片名的過程架起了溝通中西電影藝術的橋梁。本文通過具體的實例闡述了具體條件下受文化因素影響的電影片名翻譯方法。即:直譯、音譯、意譯和互補翻譯。
關鍵詞:電影片名文化因素直譯音譯意譯互補翻譯
電影片名是連接觀眾和影片本身的一條隱形紐帶。電影片名可反映影片內容,傳達主題思想以及確立全片感情基調,它能提供審美愉悅,吸引觀眾,增加票房。我們對于一部影片的第一印象往往建立在巨幅的海報和言簡意賅的片名上。表達片名的語言以及語言背后的文化在電影這一跨地域跨文化的交流中,也構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對于一部電影來說,片名翻譯往往具有畫龍點睛發人深思的作用和意義。近幾年來,國內對于西方影片的認可度越來越高,一方面歸功于其宏大的拍攝場面,精良的制作和演員精湛的演技,另一方面,也要部分地歸功于影片名稱的成功翻譯起到了非同小可的文化傳遞作用。在電影片名的翻譯中,傳統上我們一般采用直譯,音譯和意譯的方法,有的時候還需要通過三種方法的互補結合來完成,即:直譯與音譯的結合、音譯與意譯的結合和直譯與意譯的結合。
一直譯
在原片名能夠涵蓋整個影片主題并且和本族語沒有語用上差異時我們一般采用直譯法。直譯法曾經一度因為其簡潔明了,可忠實地
體現原有片名的語言風格而被廣泛采用。
如:BeautyandtheBeast《美女與野獸》,PrideandPrejudice《傲慢與偏見》,Monsters,Inc.《怪獸公司》,LionKing《獅子王》,ABeautifulMind《美麗心靈》,TheLordoftheRings,TheReturnoftheKing《指環王-王者歸來》,SleepingBeauty《睡美人》,MysticRiver《神秘之河》,ColdMountain《冷山》),WalktheLine《一往無前》,BrokebackMountain《斷背山》,PolarExpress《極地特快》,Crash《撞車》,SupermanReturns《超人歸來》,LuckyPartners《幸運舞伴》,StreetcarNamedDesire《欲望號街車》,CitizenKane《公民凱恩》,DeathofaSalesman《推銷員之死》,RomanHoliday《羅馬假日》和Truelie《真實的謊言》等等。
二音譯
在翻譯片名的時候,外來人名、英語專有名詞、地點、歷史事件、以及漢語中無法對應的詞匯,一般以此種方式來翻譯。如:Elary《埃垃瑞》,Chicago《芝加哥》,Ryan《瑞恩》,HarryPotter《哈里伯特》,Munich《慕尼黑》,Capote《卡波特》,Syriana《辛瑞鈉》,Rosetta《羅賽塔》,Mulan《花木蘭》等。在這種情況下,片名背后所承載的文化意義不需要特地作以延伸和注解。雖有一些原文中的人名、地名等不為觀眾們所熟知,但因其音節少、簡短,采用音譯也能為廣大觀眾所接受。
三意譯
在片名翻譯的過程中,因為中西方文化和思維方式的差異,當原文的內容與譯文的翻譯方式有矛盾不宜采用直譯法處理時,就應采用意譯法。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往往采用兩種方式。
1.以原片名為主體,結合影片內容做適當的修飾和補充.如:CastAway(《荒島余生》),OfMiceandMen(《蕓蕓眾生》)。
2.完全舍棄原片名根據影片內容再次確立主題。一些不能突顯影片內容、確立全片感情基調、吸引觀眾的片名,或是以音節過多的人名、地名、以及觀眾所不熟悉的內容來命名的影片往往采用此種翻譯方式。如:Rebecca(《蝴蝶夢》),Annatasia(《真假公主》),Cleopatra(《埃及艷后》)。
在中西方語言的學習中我們不難感覺到:英語是一種理性的語言,而漢語是一種詩性的語言。在80年代初,英國電影RedShoes播放時被譯成“紅舞鞋”,廣大觀眾覺得也無可厚非。此片主要講述了英國一名芭蕾舞女演員面對愛情與事業而不能做出正確抉擇,最終走向斷崖的故事。盡管“紅舞鞋”正確無誤地譯出了英文的原意,也緊扣劇情,但直譯的平鋪直敘,沒有更深的寓意。觀眾如果光看片名,確實難以激起任何聯想的波瀾。而就在80年代后期,RedShoes這部英國影片片名被譯成了《紅菱艷》,細細品味“紅菱艷”這一譯文,很顯然譯者采用了直譯和意譯相結合的方式使得片名中滲透著一種凄美的悲劇感。譯者把那雙浪漫的紅舞鞋比作了中國文化里美艷的紅菱。在中國的文化中,紅菱雖生長于濁水污泥,卻嬌艷迷人,特別是那彎彎的紅菱角,好比中國古代女子的三寸金蓮,三寸金蓮雖然小巧玲瓏,但它凝聚了多少女子的血淚,它是舊時代女子為了取悅于男性的審美觀對自我在身心上的一種極端摧殘。在中國的古詩中有“采菱湖塘秋,幽情總不解。一雙紅刺菱,惜不共郎采。”這樣的佳句。此詩十分生動地寫出了這位采菱女子對愛情的堅貞,怕被情郎拋棄的擔憂,細膩傳神,委婉動人。因此“紅菱艷”這一片名既隱含了影片中穿著如紅菱般舞鞋的舞女,又隱含著女主人公在最終面對愛情和事業的雙重選擇時義無返顧奔地向愛情的堅貞和慘烈。
1995年的一部著名心理驚悚片Seven這部出色的驚險懸疑影片對犯罪心理學作了詳盡的描述,而罪犯通過圣經的道德審判來殺人,更具社會意義。一個警察最后卻成為兇手計劃的執行者,這是對社會和人生的諷刺,是對茫茫之中天主那七大信條的不可抗拒,還是象征了這多罪該罰的人世間的混亂的生活秩序?正像影片結束時斯班瑟說的那句話“海明威說:‘這個世界如此美好,值得人們為它奮斗。’我只同意后半句。”七宗罪是指饕餮gluttony、貪婪greed、懶惰sloth、淫欲lust、驕傲pride、嫉妒envy和暴怒wrath。分開來看七宗罪的罪行,每一宗并不構成死罪(上帝只告訴我們,犯下這七宗罪者,必下地獄,強調的是死后而非現世的懲罰)。所以電影中由殺手施行的七罰,仔細分析,也是很遵守規則的:他并不直接動手殺人。胖子被迫食用過多撐破血管而死,律師割下自己的肉(onepoundofflesh,nomoreandnoless),毒販(sloth)在被發現時,一息尚存;妓女是直接被嫖客所殺;模特(Pride)只被割下鼻子,因為她太過驕傲,不肯打電話報警,所以流血而死。殺手自稱犯下Envy的罪行,Envy本身是不夠成罪行的,只有當他因此殺害了無辜者(米爾思的妻子),才成為米爾思狂怒(Wrath)的報復對象。人類的七大罪惡別表現在具體的懸疑情節中,如果我們僅僅用漢語里的一個“七”來翻譯就會使得影片所表達的厚重神秘的宗教意義被無形地削弱。
這樣成功的例子還很多,如:TheWeddingPlanner(《愛上新郎》),TheMexican(《魔槍》),IntheBedroom(《不倫之戀》),BigMomma’sHouse《臥底肥媽》,FindingNemo《海底總動員》,HangingUp《電話情未了》,GoneWiththeWind《飄》,HomeAlone《小鬼當家》,Epicenter《浩劫驚魂》,Tootsie《窈窕淑男》,Wallace&Gromit:TheCurseoftheWere-Rabbit《超級無敵掌門狗—人兔的詛咒》,TheCooler《倒霉鬼》等等。
四、直譯與音譯的結合
在以一些多音節的人名或地名命名的傳奇電影中,為了避免純音譯帶來的不便我們往往采用直譯和音譯結合的方式來翻譯。
如:TheChroniclesofNarnia《納尼亞傳奇》,TheLegendofZorro《佐羅傳奇》。
五、音譯和意譯的結合
電影片名翻譯中音譯和直譯的巧妙結合可以在有限的文字中附加上本土文化的印記,這使得觀眾能夠在簡短的片名中獲取到更深入的能突顯本片主題與風格的更多信息。
ForrestGump《阿甘正傳》,《阿甘正傳》的原著是一部帶有諷刺意味的荒誕小說,旨在挖苦嘲笑美國歷史上的著名事件和人物。在影片中,編劇和導演把近幾十年來美國的政治和文化大事件一古腦兒都安在阿甘的身上,像阿甘與肯尼迪、尼克松、約翰遜三位總統的見面,教“貓王”跳舞,幫約翰·列農創作歌曲,還有代表美國到中國參加乒乓球賽,長跑時發現水門事件等等,這些近乎荒誕的劇情帶有一種“無厘頭”的感覺,但卻很和諧。阿甘一生完全憑自己的直覺向前奔跑著,他從智商只有75的起點一直奔跑到數個傳奇故事的主角,他的成功是一種堅持,更是一個傳奇。他是一個弱智,從小飽受同學的歧視和欺負,他不了解人生的大道理,卻可以活得那么精彩;珍妮的智商遠遠超越阿甘,卻被社會中的黑暗面所吞噬,成了墮落者的化身。這種強烈的反差更是一種傳奇。影片如果直接音譯為《費瑞斯特.甘》就會使影片中所構造的那個因為執著和堅持成就的一個接一個的傳奇被翻譯得平淡無奇,失去了影片中深刻,幽默甚至戲謔的原汁原味。而《阿甘正傳》一方面很容易使中國觀眾想起魯迅先生的《阿Q正傳》,另一方面能勾起觀眾的好奇心。是片名翻譯中的極品。
類似的例子有:Philadelphia《費城故事》,JoeDirt《喬德特歷險記》,Titanic《泰坦尼克號》,Garfield《加菲貓》,Elizabeth(《伊莉莎白女王》),Tarzan(《人猿泰山》)和StuartLittle(《小老鼠斯圖爾特》)
六、直譯與意譯的結合
電影片名翻譯中直譯與意譯的有機結合可以彌補因為語用方面的文化差異在表達電影主題時造成的不足,在直譯的過程中適當地采用意譯的補充和引申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Speed講述的是發生在一列高速奔馳的汽車上排除一顆定時炸彈的故事。故事情節迭宕起伏,扣人心弦,真正反映了“生”與“死”全系于汽車之“時速”,譯名“生死時速”將本名中的速度和電影扣人心弦十萬火急的情節有機地結合在了一起,可謂經典之作。
另外,在影片unforgiven中,威廉.曼尼(WilliamMunny)是一個有名的職業殺手,他和兩個兒子在一個農場定居下來。生活對他而言很艱難,他的豬也病了。這時有人出500美元雇他殺幾個罪有應得的牛仔,出于生活所迫,他勉強接下了這筆生意。他叫上他的老伙計內德(Ned)和與他談交易報酬的“施費爾德孩子”。他們進入了被一個名叫小比爾(LittleBill)的壞警長監視的城鎮。雖歷盡艱險,他的神勇卻使敵人膽戰心驚,并最終伸張正義。最初我國將其翻譯為《不可饒恕》,而在臺灣引進的版本中《殺無赦》的翻譯堪稱佳作,既具有原片名Unforgiven一詞的精練簡潔又反映出電影內容里被殺戮者的罪有應得和不可赦免,比僅僅翻譯為《不可饒恕》更貼切。
另外,還有很多類似的作品,如:WaterlooBridge《魂斷藍橋》,Sleeper《沉睡的人》,TheSeaInside《深海長眠》,BrotherBear《熊的傳說》,Downfall《帝國的毀滅》,MyFairLady《窈窕淑女》,InAmerica《新美國夢》,ToyStory《玩具總動員》,ItHappenedoneNight《一夜風流》,LostinTranslation《迷失東京》,OrdinaryPeople《凡夫俗子》,Thirteen《芳齡十三》,TheVillage《神秘村》等。
通過上述例子,我們不難看出,電影片名的翻譯并非是簡單地把一種陌生的語言符號轉化成一種熟悉的語言符號。它要求我們要根據相應的文化背景靈活處理,既要做到對原片內容的概括和體現,又要在風格和意境上保持原來作品的整體感覺,還要和本土的語言習慣、思維、文化特點相結合,使其在翻譯,這一再創作的過程中更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從而為兩種文化背景下的電影藝術搭建起一直座橋梁。
參考文獻:
1.郭建中:《當代美國翻譯理論》[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2.賀鶯:電影片名的翻譯理論和方法[J].語教學》,2001.1
3.張培基:《英漢翻譯教程》[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
4.鄭玉琪王曉冬:小議電影片名的英漢翻譯原則[J].《中國翻譯》2006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