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化學日記實施的必要性探索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筆者將化學日記分為課前自學日記、課堂總結日記和課后鞏固日記三種類型。比如學生(TZT)的化學日記如是記載的“:知識梳理:1.氧化還原反應;2.實驗室模擬煉鐵;3.工業煉鐵;疑問:為什么生鐵出口低于爐渣出口的原因是生鐵的密度大于爐渣的密度?”筆者認為在書寫化學日記過程中,學生對自己在情感、認知、行為等各方面的表現進行剖析,對任務完成行為和動機進行跟蹤,診斷,能夠支持學生不斷地開發出新的學習策略,為他們完成學習任務提供信息。同時化學日記也實現了學生對學習行為的自我監控,探索出一種與自己知識結構和能力背景相適應的學習行為標準,使學生學會思考,對學習的過程性技能掌握更加到位,促進學生學會學習。
一、化學日記“滿足”因材施教
班級學生個別差異客觀存在,并十分明顯。在教學中,我們一般都為學生制定共同的教學目標,施以統一的教學。然而,我們通常都會遇到一個教學問題,就是大多數學生能理解知識點,但仍有不少學生不能馬上接受。教師的教,只有適應了學生學的差異性,實施因材施教,才會取得理想的結果。因材施教的精髓在于給予學生足夠的個人關注。通過化學日記,教師可以及時地、充分地關注每位孩子的學習和成長。通過化學日記,教師可以了解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接受能力,然后決定輔導的內容。通過化學日記,還了解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個性差異,然后決定輔導的方式。
比如,學生(WFF)在化學日記中這樣描述:“通過練習,讓我知道在這一階段的學習情況,知識點大部分沒有及時鞏固,每天的化學復習沒有好好完成,實驗時的步驟沒有注意,導致了練習成績不理想。”筆者及時評價:“希望你能多抽點時間,復習化學;在實驗課上,注意實驗的細節。加油!”又如學生SXZ的化學日記:“雖然我有些偏科,但還是希望學好化學這門功課的,請老師多指導。”筆者給予鼓勵,指明方向:“薄弱學科,也要加強,學科之間有內在的關系,眼界寬了,也許有些化學問題會看得更加清楚。”通過化學日記,我可以從整體上把握學生的學情,修正原先預設的教學目標,重定教學計劃,調適教學的進度和節奏;我可以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學情,根據其不同情況,給予指導和幫助。化學日記,這種教與學的新方式既可以滿足面向全班的集體教學,又可以兼顧個別學生的個別輔導,把因材施教真正落實到每一位學生身上,使其都得到相應的發展。
二、化學日記“撬動”教師地位
在實踐中,學生通過化學日記表述自己的真實想法和心態,發揮自己的創造性和想象力;而教師通過批閱,了解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學習或心理上的困惑,對癥下藥,因材施教。師生通過化學日記促進師生互動、互相溝通,相互影響,相互補充,從而達到共識、共享、共進。通過化學日記,促動了教師角色的變化,由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鼓勵者、幫助者、輔導者、合作者和朋友。
過分突出和強調接受和掌握的學習方式,窒息了人的思維和智力,摧殘人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它不僅不能促進學生發展,反而成為學生發展的阻力。鑒于此,轉變學習方式,在學生中開展化學日記實驗極具必要性。它為學生提供了自由發揮的平臺,培養了創新精神,提高了學習效率,是培養學生綜合素質、響應新課程改革的一種有用的手段。
作者:王劍鋒單位:江蘇省蘇州吳江區盛澤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