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大學聲樂和唱審美藝術有機融合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 要】在專業聲樂教育的過程中,學生的專業發聲以及表演要求已經不再是大學聲樂教學唯一的要求,聲樂的表演還要兼具一定程度的審美藝術和鑒賞能力,這就給高校聲樂教師在學生聲樂教學和歌唱審美藝術培養方面提出了更要的要求。本文以聲樂教育的主要作用和歌唱審美藝術的體現為切入點,深入分析大學聲樂教學與歌唱審美藝術有機結合的意義,針對大學聲樂和歌唱審美藝術有機融合教學存在的具體問題,提出針對性的優化策略,挖掘大學聲樂和歌唱審美藝術有機結合的有效方法,進而全面提升大學聲樂教學的質量,幫助學生獲得表達音樂藝術之美的能力。
【關鍵詞】大學聲樂;歌唱審美藝術;有機結合
聲樂教育是我國美育教育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也是我國高等藝術類院校的重點學科內容之一,聲樂教育意義的本身不僅在于教育學生獲得聲樂方面的專業技巧,還要教會學生領略音樂美好藝術的真諦。在現代高校聲樂教學當中,學生對于聲樂的審美存在差別,雖然通過專業的聲樂教學能夠進行高水準的聲樂表演和歌唱發聲,但是學生往往對曲目情感層次的表達存在缺陷,而藝術鑒賞能力的提升就需要高校教師在大學聲樂教學過程中與歌唱審美藝術有機結合,進而全面提升學生歌唱表演方面審美藝術的綜合素養。
一、聲樂教育的主要作用和歌唱審美藝術的體現
(一)聲樂教育的主要作用
聲樂教育是我國美育教育的重要組成內容之一,能夠幫助學生獲取良好的審美價值觀,使學生在追求美的過程中,體驗生命中的美好和真諦。大學生正處于人生發展過程中最美好的階段,是展現自身美好生命意義的重要時期,構建良好的情感認知以及審美價值觀對當代大學生道德和藝術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而聲樂教育恰好起到這方面的作用。聲樂教育能夠幫助學生用審美的眼光來審視這個社會,通過藝術視野來幫助學生塑造良好的人格。此外,聲樂教育不僅能夠在樂理層面上給予學生藝術層面的提升,還能夠通過音樂的藝術表現力來向學生展現出超現實的場景意義,譬如:在《長江之歌》中,通過音樂視頻在旋律上的變化以及歌詞所表現的具體含義向同學們展示了長江的雄渾,就算沒有見過長江的人,通過這首歌曲的聲樂教育也能夠在腦海中勾勒出長江的雄偉景象,進而激發出學生的審美藝術。
(二)歌唱審美藝術的展現
一個人如果經過音樂的熏陶就會獲得比平常人更高的審美能力和歌唱能力,更加豐富的歌唱藝術審美能力。如果生活環境經常會播放一些歌曲或者輕音樂,人們雖然不會對專業的音樂知識有充分的了解,但是唱歌跑調或者音準音高偏頗就會很少出現,這些現象都充分體現了歌唱審美藝術的感知能力。因此,開展聲樂教育不僅能夠提升人們在聲樂方面的專業能力,還能夠切實提升人們對音樂的認知能力和品鑒能力,人們通過音樂和歌唱可以與曲作者和詞作者產生思想上的共鳴。
二、大學聲樂教學與歌唱審美藝術有機結合的意義
(一)幫助學生培養一雙良好的音樂耳朵
聲樂教學不僅需要在樂理專業方面給予學生指導,還要有機地結合歌唱的審美藝術來實現學生樂感的積累。聲樂教學與歌唱審美藝術有機融合能夠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聲音觀念,在音樂感性的長期積累過程中建立音準的概念,使學生獲得一雙“音樂耳朵”。雖然絕對音準和音樂藝術感召力是需要天賦的,但是聲樂教學和歌唱審美藝術的有機結合能夠進行后天的彌補,使普通的學生獲得一定的專業樂感。
(二)幫助學生豐富對樂曲的感悟聯想能力
聲樂教學不僅僅是對音樂旋律和歌詞的掌控,學生在進行聲樂培養過程中還應當加深對音樂深層次含義的理解。大學聲樂教學與歌唱審美藝術進行有機結合可以提升學生對樂曲的感悟聯想能力,歌唱與其他音樂形式不同,不僅要對歌詞具有深刻的理解,還要對音樂的情感引起足夠的共鳴,歌唱能夠宣泄情感、釋放壓力、感受愉悅、訴說期望,聲樂教學在歌唱審美藝術的幫助下能夠使學生感悟聲樂藝術之美。
(三)幫助學生激發表現興趣和審美欲望
聲樂教育僅僅是進行專業性的樂理表達是不夠的,學生在進行聲樂表達過程中往往要求具備豐沛的情感以及深層次的審美。聲樂培養與歌唱審美藝術的有機結合能夠幫助學生通過歌曲歌唱的藝術實踐方式來提升對聲樂的興趣,并逐漸主動表達自己內心的聲音,培養學生獲取聲樂展現的興趣和欲望才能夠使其進入歌唱的審美狀態。換言之,聲樂的藝術展現不僅僅需要學生具備歌唱審美的能力,還需要學生擁有表現的欲望來克服內心的羞怯,提升自信心,進而增強學生的表達能力和溝通能力。
(四)幫助學生追求更高的歌唱審美要求
通常的聲樂教學能夠幫助學生達到歌聲優美、楚楚動聽的層面,但這種簡單的聲樂技術唱法僅僅是一種單一的音樂表現手法,并不能夠表現出較高的藝術水準。聲樂教學與歌唱審美藝術進行有機結合是學生獲取了追求較高藝術層級的學習愿望,學生通過兩種方式的有機結合不能滿足于現行歌詠比賽的水準,更高的藝術追求和審美表現欲望使得學生獲得了更高的歌唱審美追求,進而全面地提升學生的聲樂藝術展現能力。
三、大學聲樂和歌唱審美藝術有機融合教學的具體問題
(一)大學生的音樂基礎能力較差
當前我國大學聲樂教育與歌唱審美藝術有機結合的教學方式雖然不能在專業樂理知識方面起到顯著的作用,但在藝術層面的審美輔助能力效果較為明顯。學生通過聲樂和歌唱審美藝術的有機結合,不僅音樂基礎得到了提升,音樂作品的藝術鑒賞能力也得到顯著提高,但由于學生個體音樂基礎能力不同,通識課程的大范圍教育缺乏針對性,使得學生無法全部獲得高品質的聲樂教學內容,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也難以得到全面的改善。因此,如何有效解決大學生音樂基礎能力偏差的問題,就成為了擺在高校聲樂教師面前的一項重要問題。
(二)教師在審美鑒賞能力培養方面缺乏重視
雖然多數高校在聲樂教學過程中都進行了歌唱審美藝術的有機融合,但是多數聲樂教師還是不能對審美鑒賞能力培養的重要性予以足夠的重視,使得聲樂教學和歌唱審美藝術有機結合的實踐過程中,忽視了審美鑒賞能力培養的教學內容,這種偏頗式的教學方式嚴重制約了學生聲樂學習的綜合素質培養,使得綜合性大學的聲樂教學總體效果較差。
(三)學生難以獲取足夠的學習興趣
在綜合性大學的教學體系中,聲樂教學并不是學生的必修課程,學生的聲樂學習成績并不會與期末考試成績或者綜合成績掛鉤,多數學生進行聲樂學習僅僅是為了課余放松或者娛樂,學生對聲樂教學本身并沒有足夠的學習興趣。此外,在專業的藝術類院校中,聲樂專業考試的核心內容也是學生在專業、樂理等方面的知識,對聲樂審美藝術展現力方面并沒有一個系統的或者專業的考評機制,因此,學生對聲樂和歌唱審美藝術的有機結合教學難以激發自身的主觀能動性,久而久之,就會嚴重影響學生對聲樂學習的興趣。
四、聲樂和歌唱審美藝術有機結合的有效方法
(一)全面提升學生音樂基礎能力,確保聲樂教學的學習效果
綜合性大學的學生在音樂基礎能力的儲備方面存在較大的差異性,專業類藝術院校的學生在聲樂專業方面也會存在較大的能力差距,因此,大學聲樂和歌唱審美藝術要想切實實現有機結合就必須重視學生音樂基礎能力的全面提升,進而確保聲樂教學的學習效果。首先,聲樂教師要針對學生的聲樂知識能力進行全面、系統的分析,找尋學生音樂基礎薄弱的原因,進而制定針對性方法來提升學生的聲樂基礎;其次,聲樂教師在開展聲樂和歌唱審美藝術教育之前要對聲樂專業重點知識和發聲習慣進行總結和歸納,使學生在進行聲樂學習的過程中獲得統一的學習習慣,對聲樂相關知識形成統一的認識;第三,聲樂教師在進行具體聲樂和歌唱審美藝術教育過程中,要幫助學生對歌曲的作者、詞作者、創作背景進行淺顯的掌握,在教學過程中還要進行詳盡的講解,進而引導學生對歌曲產生思想感悟,進而幫助所有同學都能夠獲取聲樂教學的共鳴,全面提升聲樂課堂的教學效果。
(二)全面強化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確保聲樂教學的學習質量
穩固學生聲樂方面的基礎能力是開展大學聲樂和歌唱審美藝術的基礎保障,是幫助學生擺脫聲樂基礎教學困惑的前提條件。然而要想切實提升聲樂教學的學習質量就必須全面強化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因此,聲樂教師優化聲樂和歌唱審美藝術有機結合的工作重點就要放在培養學生對音樂作品的鑒賞能力方面。首先,聲樂教師應從培養學生的發聲練習著手,使學生率先獲取藝術鑒賞的基礎能力,通過呼吸聲、發聲器官的正確培養使學生明確何為正確的發聲,獲取對他人表演進行專業性評判的能力;其次,聲樂教師還要針對同一作品向學生闡述不同藝術家的表現技巧和藝術展現,使學生對聲樂表演具有一個更廣闊的認知,進而在不斷的摸索中找尋到自身藝術展現力的不足,全面提升學生對音樂作品的審美鑒賞能力,聲樂和歌唱審美藝術有機結合的教學質量也就自然提升。
(三)全面激發學生聲樂學習興趣,確保聲樂教學品質
無論綜合性大學還是專業的音樂院校,學生對聲樂學習的興趣培養都是聲樂教學和歌唱審美藝術有機結合優化發展的重中之重,因為聲樂不僅僅需要學習專業化的聲樂理論技巧,還需要具備較高的藝術品鑒能力,學生一旦沒有足夠的學習興趣,就不能夠支撐學生挖掘音樂藝術的深處,因此,如何全面激發學生對聲樂的學習興趣是確保聲樂和歌唱審美藝術有機結合教學品質的重點。首先,聲樂教師可以采用前沿性的、具備流行元素的音樂作品作為教學題材,通過自媒體流行樂、知名影視音樂作品等音樂的流量屬性來吸引學生對聲樂學習的興趣;其次,聲樂教師可以通過自媒體等豐富的表現形式來掌握聲樂課堂的節奏,從根源處激發學生聲樂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使聲樂課堂不僅具備藝術展現的神圣性,還兼顧趣味性,進而在吸引學生興趣的同時,保障聲樂教學內容的品質性。綜上所述,將歌唱審美藝術與大學聲樂教學有機結合對提升大學聲樂教學效果、強化教學質量、提升教學品質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大學聲樂教師要對學生審美鑒賞能力培養引起足夠的重視,通過分析聲樂和歌唱審美藝術有機結合存在的具體問題制定針對性的優化方案,進而全面提升大學聲樂教學的整體水平。
參考文獻:
[1]黃育奇.聲樂技巧在歌唱藝術中的價值和作用探析[J].黃河之聲,2019,(04):69.
[2](加)洛伊絲•喬克希,(美)羅伯特•艾布拉姆森,等.二十一世紀的音樂教學:第2版[M].許洪帥,譯.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2006.
[3]王書亮.聲樂教育在高校歌唱審美藝術教學中的應用[J].北方音樂,2017,37(09):157.
作者:李程煒 單位:山東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