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生活化的生物教學探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在高中人教版新教材生物必修2第4章第1節(jié)《基因指導蛋白質的合成》的課堂教學中,我設置有趣的問題引導學生主動預習。問題一:基因儲存在細胞的哪個結構部位?問題二:蛋白質的合成在細胞的哪個部位進行?問題三:基因能直接指導蛋白質的合成嗎?問題四:看完整節(jié)書,能如何將基因指導蛋白質的合成過程與抗日影片中的中國共產黨總部指揮抗日過程相類比?問題五:就本節(jié)內容,你能提出哪些問題?學生帶著這些問題就能有目的地預習。這樣,將教材的基礎知識以講述的形式轉換成遞進式問答的形式更能目的明確地指引學生由淺入深地思考問題。靈活的教學問題的設置,其作用就如同催化劑一樣,有效教學必然是采用恰當教學問題作引導。這樣更能讓學生體會到生物學教學與生活是不可分割的。
二、用先進的教學媒體輔助,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和生活的熱情,實現生活化生物教學
讓學生在現實生活的畫面中體會并總結出生物學的知識內容,更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講授“生物多樣性”的知識點時,我選擇了一些生活化的媒體知識。用多媒體展示各種生物的生活現象,讓學生對生物的多樣性形成更直觀的認識,更讓學生對生物多樣性知識產生濃厚興趣,對生物多樣性原因理解更深刻到位,激發(fā)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學習熱情。
三、進行多邊信息交流與及時反饋,實現生活化生物教學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比如課堂分組討論、學生代表發(fā)言、以小組為單位的課堂知識競賽(10~15min),這種交流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全體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這些活動中,教師應作為主導者和信息傳遞的中心,把握好時機,及時反饋,不僅幫助教師準確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控制教學過程,而且及時帶給學生成功的歡樂,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培養(yǎng)創(chuàng)造精神。例如:關于“溫室效應”、“保護環(huán)境”、“體溫調節(jié)”等知識都與生活息息相關。學生能從愉快的討論中輕松地掌握知識,從而實現生活化生物教學,達到學以致用,讓學生獲得成就感,提高教學效率。新課程標準注重培養(yǎng)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體現科學、技術和社會的相互影響。生活化生物教學要做到因地制宜。我們作為地處亞熱帶地區(qū)的沿海城市學校,在這方面獨具優(yōu)勢,田野、樹林、灌叢、森林、池塘、海洋等,都為學生學習生物學提供了豐富的自然資源。在深入生活、體驗生活的基礎上,學會創(chuàng)造生活。鼓勵學生走出教室,走近大自然,走向社會,進行社會調查研究,利用身邊的課程資源。引導學生進行觀察、調查、資料的搜集和分析、合作交流和體驗、感悟和總結活動;有利于引導學生主動建構知識體系,實現學習方式的生活化,把生物教學課堂滲透到生活的每一處。讓學生自覺地將生活知識和生物學知識自然地聯系起來。我認為實現生活化生物教學能有效優(yōu)化生物學教學。
四、引進電教手段
生物實驗室應配有彩色實物投影儀、多媒體平臺、顯微投影儀,使實驗教學能與電化教學手段有機結合,強化實驗效果。因為一個實驗看到的現象很多,究竟哪個是需要注意的呢?例如:高中生物必修一“觀察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和復原”的實驗過程中,用多媒體課件能更好地指導學生觀察和了解到“質”與“壁”的分離是先從四個角開始的,更便于學生觀察和思考,通過使用相應的電化教具說明重點,并理解該實驗過程的關鍵,這樣可以增強觀察的目的性、準確性、趣味性,而且對較顯微的結構部分可以通過顯微投影放大,便于更仔細、更方便、更準確地觀察,大大提高實驗成功率,更具科學性和實踐性。總之,實驗教學是生物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進行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必須向學生開放實驗室,為學生提供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機會,增強學生對生物學探索的欲望,更好地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作者:鄧云女單位:湛江市第二十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