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課堂教學數學教學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教師對教學內容有良好把握
高中階段的數學課程教學內容的深度與難度都在不斷加大,這些知識在掌握時對于學生的理解能力與思維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針對教學內容的這種特性,要想讓知識教學效率更高,首先需要教師對于教學內容能夠有準確而深入的把握.在數學教學過程中看到,教師對于教學設計的缺乏完善,乃至部分教師對于教學內容理解上的淺顯,這些問題都會直觀地反映到課堂教學中,并且會很大程度影響到課堂教學效率.教師對于教學內容要有準確與深入的把握,在教學組織與設計上更加合理,進而高效地展開課堂教學,這是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的根基所在.教師對教學內容要吃透,對課程標準要清楚,并且要能夠較好地處理教材中的難點.例如,在講“點到直線的距離公式”時,許多學生對推導公式的方法不理解,我就先給了一個具體的事例,讓學生探究:求原點到直線x+y=2的距離,這個較低的起點大部分學生都能夠理解,許多學生都能說出幾種不同的方法來解答這個問題,其中有一種就是利用等面積,還有一種是求兩垂線交點的坐標.在這些簡單的且容易理解的方法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找出一般情況下求點到直線的距離的方法.這樣的教學過程,教會了學生由具體到一般的研究問題的方法,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要想全面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就需要教師能夠吃透教材,對于教學內容有十分深入的把握.這樣才能夠設計出更好的教學過程,從而促使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與掌握.
二、教學活動的設計注重實效性
高效的課堂教學中必然會包含許多豐富有趣的教學活動,教學活動的設計也會直接影響到課堂教學效率.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的設計上應當重點突出,并且要能夠培養學生的各方面能力與素養.只有注重實效性的教學活動設計,才能夠構建更為高效的課堂教學,進而讓學生在課堂上有更多收獲.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的特點以及具體的教學目標設計能夠引發學生獨立思考與自主探究的教學活動,對于相關的思考問題在難度與深度的設置上也要更為合理.教師的教學活動設計是否科學、合理,是否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這會直接影響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教師應當不斷思考和學習,要有意識地提高自己的教學設計能力,這樣才能夠構建高效的課堂教學.例如,在講“三角函數誘導公式的推導”時,有的教師這樣設問:(1)你能用三角函數的定義推導出α與α+180°的三角函數的關系嗎?(此問起點太低,無法實現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與掌握).(2)你能用圓的幾何性質推導三角函數的誘導公式嗎?(此問起點太高,很多學生都會出現理解上的障礙).類似的不合理的設計還有很多.這樣的教學設計,不僅無法有效實現知識教學,還會給學生在知識理解上造成誤區.
三、提高學生的探究性
學習能力要想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增強對于學生各方面能力與素養的培養也很重要.教師要注重學生對于教學過程的參與,要設計更多開放化的教學活動來活躍學生的思維,鼓勵學生獨立學習與自主探究.在這個過程中,不僅能夠讓學生對于相關教學知識點形成更為深刻的體驗,也能夠深化對于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培養,并且讓學生對于相關教學內容有更加牢固的掌握.教師可以結合相關教學內容來創設學生動手探究的教學設計.例如,在探究“橢圓的定義”時,我組織學生展開如下探究活動.用具:兩個圖釘、一根長約20cm沒有彈性的細繩、一支筆、一塊紙板.活動步驟如下:(1)分組(四人一組).(2)將紙板固定在桌面上,把細繩拴在圖釘上,再把圖釘固定在紙板上.(3)用筆尖把繩子拉緊使筆尖在紙板上慢慢移動,從而畫出橢圓的圖形,然后提出以下問題:橢圓上的點滿足什么樣的條件?如果繩長剛好與兩個釘子間的距離一樣,會出現什么情況?如果繩長比兩個釘子間的距離小呢?繩長不變,改變兩個圖釘間的距離,橢圓的形狀有何變化?整個教學過程十分有趣,隨著對于這幾個問題的探究,學生對于橢圓的定義也慢慢形成了認知.這樣的知識獲取,才是高效課堂教學應當采取的教學方式.
四、總結
總之,要想提高新課標下高中數學教學的實效性,就需要教師在教學理念與教學模式上不斷實現更新.教師對于教學內容要有更好的把握,這是高效課堂教學的基礎.同時,教師在教學活動的設計上應當重點突出,并且要能夠培養學生的各方面能力與素養.此外,教師要注重學生對于教學過程的參與,要設計更多開放性的教學活動來活躍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獨立學習與自主探究能力.
作者:周榮艷單位:江蘇省亭湖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