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圖書館保護文化遺產的有效做法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圖書館保護文化遺產的有效做法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圖書館保護文化遺產的有效做法

      我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歷史的多民族文明古國,在民族發展的歷程中積累了大量的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來源于民間,是人們在勞動和生活中發展和傳承下來。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人類社會在歷史實踐中創造的寶貴精神文化寶藏,其保護工作除國家和地方政府以外,主要依賴于地方文化機構和文化事業單位。具有宣傳先進文化、保護文化遺產職責的公共圖書館,特別是其地方文獻部門,在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方面,擔負著不可推卸的社會責任。

      1、圖書館要加強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

      2005年國務院辦公廳下發的《關于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中要求“充分發揮各級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科技館等公共文化機構的作用,有條件的地方可設立專題博物館或展示中心”,“各級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科技館等公共文化機構要積極開展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播和展示。努力在全社會形成共識,培養保護意識,營造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良好氛圍。

      1.1豐富的自然資源。人類文明縱橫交錯,帶我們走向一個又一個新的歷史篇章,更為后人留下了璀璨奪目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每個民族古老的生命記憶和活態基因,是一個民族文明史上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園。黑龍江省地處中國最東北,是一個多民族、散雜居的邊疆省份。早在距今3—4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此地就有人類活動。先秦時期,這里分布著肅慎、氵歲貊和東胡三大族系的先民。這里有滿、朝鮮、回、蒙古、達斡爾、錫伯、鄂倫春、赫哲、鄂溫克、柯爾克孜10個世居民族,其中鄂倫春族是黑龍江省獨有民族。這些少數民族在歷史的長河中繁衍生息,給我們留下了珍貴的可供考察北方民族原始文化形態的“活化石”,為黑龍江省留下了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

      1.2要有健全的啟動措施。黑龍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于2004年春啟動。省內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領導小組、專家工作委員會及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現狀調研組對全省漢族及少數民族地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狀況作了散點式調查研究。2006年,黑龍江省“達斡爾族魯日格勒舞”、“二人轉”、“東北大鼓”、“樺皮工藝”、“魚皮工藝”等9個項目被列入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同年,參加了由國家文化部、財政部、國家文物局等9部委共同主辦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果展”[1],向全國人民展示了黑龍江省民族民間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資源及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大量成果。2006年以來,黑龍江省已經確立了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近200項。五常東北大鼓等12個項目進入了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的公示行列。目前全省13個市(地)及5個相關單位共申報了16大類9項省級名錄。2008年4月23日,全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會議在黑龍江省圖書館舉行,為公共圖書館進一步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指明了方向和工作重點[2]。

      1.3加大資源采集力度,更全面地保存本地區非物質文化史料。圖書館部門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其首要任務就是盡可能地占有和保存相關資源。這是我們了解、宣傳、保護及開展其它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工作的基礎。但是,就黑龍江省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而言,作為省級公共圖書館,黑龍江省圖書館之前所占有的資源是不夠的。所以,自新館成立以來,黑龍江省圖書館加大了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類圖書的采集力度。首先與采訪部門積極溝通,明確黑龍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類文獻采集的范圍和重點,必要時,派地方文獻部門的工作人員寫作論文參與采訪,親自挑選文獻。其次,密切關注新書出版。黑龍江省圖書館選擇了20家有代表性的出版社,長期關注其新書的出版,并將查找到的信息交給采訪部門,以便及時采購。對于分批出版且發行量較少的叢書,黑龍江省圖書館長期關注,以免漏采。例如,《中國民族民間文藝集成》這套系統展現中國民族民間的口頭與無形遺產的叢書,其中黑龍江卷的10個分冊的出版(1996—2007年)歷時11年,黑龍江省圖書館跟蹤采訪,直至補齊。最后,對于一些出版年代較早的缺藏文獻,黑龍江省圖書館通過當地的舊書市場和孔夫子舊書網等途徑多方查找補充。經過5年多的時間,逐步完善了館藏。目前,黑龍江省圖書館地方文獻閱覽室藏有代表黑龍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東北少數民族民間文化類圖書近千冊,包括理論研究類、民俗風情類、曲藝歌舞類、故事傳說類、剪紙繪畫類等。這些文獻從多方面反映了世居黑龍江的少數民族在這塊土地上創造的多姿多彩的精神文明,展現了北方民族在久遠的生存歷程中真正的社會形態,為宣傳和研究黑龍江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提供了最直接的素材,也是公共圖書館保存文化遺產職能的最好體現。

      2、突出傳播優勢,加強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宣傳。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指出:“要充分發揮非物質文化遺產對廣大未成年人進行傳統文化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作用。各級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科技館等公共文化機構要積極開展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播和展示。公共圖書館是全民文化閱讀的場所,是傳播民族先進文化的課堂,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陣地,不但有強大的文獻支持,而且具備現代化的場館和設備,在軟、硬件資源上都具備較好的大眾傳播條件。所以,筆者認為公共圖書館應該把宣傳和介紹地區內的非物質文化作為己任,有計劃地組織和舉辦各種宣傳活動,通過主題書展、圖片展、文藝表演、講座、征文等系列活動宣傳本地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弘揚本地區的民族文化。

      3、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圖書館的發展需求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公共圖書館宣言》中有這樣的表述:加強文化遺產意識,提高文藝鑒賞能力,促進科學成就和科技創新;提供接觸各種表演藝術文化展示的機會;促進不同文化之間的對話,贊賞文化多樣性,支持口述傳統文化的保存和傳播等。圖書館自古以來就是社會知識制度的產物,圖書館的功能是隨社會發展、知識總量增長、科學技術發展、社會分工的變化而發展的。圖書館通過自身功能增加與細化,在科技的支持下,在創新理念的實踐上,圖書館將通過對非物質文化的采集、整理、保存、交流和傳播,擴大功能空間。現代圖書館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將保存知識記憶、進行文化傳播、開展社會教育、開發智力和文化娛樂等功能有機融合,相互補充。

      總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是圖書館不可推卸的責任。一個民族失去了文化本色、失去文化特色、失去文化根基,文化發展和文化交流將無從談起。圖書館開展此項活動無疑是給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注入了新的力量,同時也擴大了圖書館的內涵,有利于延續文化的多樣性,又利于增強民族的團結和融合,促進民族的認同感,又利于進行愛國的思想教育,有利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研究。

      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网站|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观看 | 亚洲中文字幕人成乱码|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777大小说| 亚洲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成人国产精品| 亚洲一级黄色视频| 国产午夜亚洲不卡|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狼色在线|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狼色在线|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麻豆| 亚洲国产综合在线| 亚洲一区二区久久| 在线观看亚洲AV日韩AV|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蜜桃| 亚洲七久久之综合七久久|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二本| 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WWW| 国产精品自拍亚洲| 亚洲人成网站观看在线播放| 综合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亚洲国产国产综合一区首 | 亚洲欧美成aⅴ人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av午夜国产精品无码中文字 | 亚洲av成人中文无码专区| 无码欧精品亚洲日韩一区夜夜嗨|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AV无码久久综合影院| mm1313亚洲精品无码又大又粗 |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中文| 精品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色精品VR一区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第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91成人精品亚洲精品|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菠萝蜜|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香蕉| 亚洲码在线中文在线观看| 亚洲AV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一卡2卡3卡4卡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