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中物理教學中提升核心素養思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為了落實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教育部在2017年頒布的《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中正式提出了物理學科核心素養的概念。目前,物理學科核心素養早已深入人心。為了物理學科核心素養能夠更好地落地,在高中物理課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將實踐情境引入課堂,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要杜絕虛假探究,倡導高階科學思維活動;要求真求實,鼓勵學生追求真理,將造福人類作為自己的責任與擔當。
關鍵詞:物理教學;核心素養;思考
近幾年全球多個國家都在思考同一個問題,即如何培養一個全面發展的人使其能夠更好地適應未來的工作與生活,在這個過程中提出了核心素養的概念。為了落實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我國也在2017年頒布的《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中正式提出了物理學科核心素養[1]的概念。它是指“學生在接受物理教育過程中逐步形成適應個人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1]。如圖1所示,物理學科核心素養主要由四個方面構成。
1感悟
1.1物理觀念
物理觀念不是物理概念和規律的總和,而是物理概念和規律的濃縮和精華。它包含三個方面的內容:物質觀念、運動和相互作用觀和能量觀念。同時,學生經過學習,要求能夠用上述三個觀念解釋自然現象并解決實際中的物理問題。
1.2科學思維、科學探究
當前強調的科學思維包括注重學生建模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學會正確使用證據進行科學的推理與論證,提倡質疑與創新精神。物理課堂中教師可以通過創設科學探究的真實情境,在科學探究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1.3科學態度與責任
科學態度與責任[1]是指學生對科學和技術要保持嚴謹認真的態度,對國家和社會應有的責任與擔當。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設置一些有懸念的問題不斷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多布置一些有趣的任務來培養和鞏固學生對物理學科的學習興趣。學過高中物理的人,應該是與沒有學過高中物理的人是不一樣的。他要有辨別物理事件真偽的能力和求真的態度。例如,永動機是不可能實現的機器。“水知道答案”是一種偽科學。
2.1將實踐情境引入課堂,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課堂中教師通過讓學生來估測生活中常見物品的物理量的大小,使之對該物理量有一個定性的認識。例如估測一個成人的質量、高度,城市中私家車正常行駛的平均速度等。教師還可以將社會生活中的熱點物理問題和現代科技成果中的實踐情境引入課堂,讓學生學會應用物理概念、物理規律分析和解決真實的情境問題。
2.2杜絕虛假探究,倡導高階科學思維活動
新課程改革提倡進行科學探究。有些物理教師僅僅是為了要“探究”而進行探究活動。他們不理解科學探究的目的與意義,教學目標不明確,所布置的教學活動不合理,進行的也是虛假的探究,這么做毫無意義又浪費了大量寶貴的課堂時間。在教學中,為了防止學生誤入思維的迷宮,教師習慣了一步一步地引導學生跟著自己的思維走,這不利于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教師應當有意識地設置一些思維的坎,提高科學思維的難度,開展高階思維活動。
2.3將造福人類作為自己的責任與當但
著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在美國某個大學的一次演講中指出只會應用科學技術是不夠的,我們應該把關心人類的發展作為主要目標[2]。因此科技發展成果是用來提高人民的生活質量而不是成為禍害。在物理課堂中,教師應當求真求實,鼓勵新一代的年輕人追求真理,將造福人類作為自己的責任與擔當。在穩壓二極管的發明者齊納的鼓勵之下,97歲高齡的物理學家古迪納夫于2019年10月9日因其在鋰離子電池方面作出的偉大貢獻而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這位諾貝爾獎得主的一身都專注于解決一個問題,即致力于凝聚態材料的研究。
3結語
綜上所述,為了學科核心素養能夠更好地落地,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將物理實踐情境引入課堂,提高學生解決實際物理問題的能力;要杜絕虛假探究,倡導高階科學思維活動;要求真求實,鼓勵學生追求真理,將造福人類作為自己的責任與擔當。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馮秀軍.時代新人培養與新時代的大學使命[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2):22-26.
作者:林艷欽 單位:福建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