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中語文教學有效性策略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很多學生覺得語文學習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只要能夠熟讀課文、掌握文章中的生字詞、理解文章的結構和寫作特點以及作者要表達的中心思想就可以了,這些知識不聽課自己看看書也能學會。因此,很多學生并不重視語文學習。實際上,想掌握扎實的語文基本功,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想實現語文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必須要重視語文課堂教學。文章從高中語文教學實際出發,就如何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展開論述。
關鍵詞: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
很多學生都有這樣的想法:只要加強背誦,就可以學好語文。這種想法并不算錯,但是也并不全面,基本的背誦記憶是學好語文的基礎和前提。小學生語文學習成績的提高多依賴于對語文基礎知識的記憶和背誦,但是到了高中階段,單純的背誦記憶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高中語文教學更側重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高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思維異常活躍、表達能力好、有一定鑒賞水平的時期,語文學科教學帶給學生的不能只局限于基礎知識,更重要的是能夠讓學生感受生活的美,滋養學生終身。從宏觀角度看,語文教學直接關系到一個學生是否有著豐富多彩的精神世界,以及他對人生的態度和思考、感悟。從小的角度看,學好語文,直接影響到學生的高考成績。作為一名高中語文教師,我們應該如何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呢?重點還是利用好課堂教學的45分鐘,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教師要指導學生學會學習語文,掌握正確的語文學習方法
一個真正優秀的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不能只注重向學生傳授語文基礎知識,更重要的是教給學生學好語文的方法,簡言之就是“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語文學習要注重培養學生用漢語進行聽、說、讀、寫的綜合能力,這些方面的訓練還是在課堂教學中。所以,教師在開始授課之前就要讓學生明白:我們不但要熟記每篇課文中出現的生字新詞,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和文章特點,更重要的是指導怎樣進行課文閱讀和練習,才能更好地感悟作者要表達的情感,理解課文內容,引發自己和作者的情感共鳴。學生要學會聽課,因為語文成績的高低往往與課堂45分鐘時間內的聽課狀態成正比,學會聽課,語文學習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生學會聽課的關鍵是做到眼、耳、手、腦相互配合,共同努力去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眼睛要盯著教師的一舉一動、書寫的板書,捕捉教師的微表情和肢體動作;注意力要集中,豎起耳朵認真傾聽教師所講的每一句話,聽出教師的教學重點;手也要勤于做筆記,把教師講到的課文重點和難點記錄下來;腦子要飛快地轉動,勤于思考,發現問題、思考問題,根據教師的講解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學生只有在聽課過程中真正理解了文章的內容,才能記憶和鞏固這些語文知識,如果沒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單純靠死記硬背只能維持短時的記憶,對提高學生語文能力毫無幫助。同時,教師要鼓勵學生在課堂上積極發言。教學實踐證明,一般成績較好的學生都是那些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積極發言的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回答教師的問題既有利于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又可以讓學生當堂對所學知識進行一個系統的梳理,加深理解和記憶。因此,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鼓勵學生積極發言,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思路始終跟著教師的節奏走,這樣能夠保證學生上課的注意力集中,取得良好的聽課效果,讓學生在語文課堂學習中獲得良好的學習習慣,有益于學生的終身發展。
二、確立學生主體地位,啟發學生創新思維
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在具體的語文教學實踐中,語文教師要確立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通過改變傳統單一的講授式教學模式,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身到語文學習當中來,培養學生創新能力。要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必須為學生創設一個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提倡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讓學生敢于在教師面前大膽地發表自己的意見和觀點,從而提高學習能力。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需要教師轉變落后的教學觀念,時刻意識到學生才是學習的主人,加強和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為學生提供更多展示自己的平臺和機會,鼓勵學生張揚個性,積極發表自己的獨立見解,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探究語文知識的主觀意愿,讓學生在積極參與中增長智慧,提高綜合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要過分強調答案的唯一性,要鼓勵并肯定學生的求異思維。教師的肯定和鼓勵能夠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滿足感,從而激發學生以積極愉快的心態投身到語文學習中。繼而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來圍繞課文內容查找資料、閱讀文章、提出疑惑并且最終通過討論來解決這些問題。在這種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被充分調動起來,獲得了大量的信息,加深了對文章的理解,提高了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提高了語文學習效率。
三、創設恰當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
針對高中學生的心理特點,教師要為學生創設一個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教學情境,并設計一些趣味性較高的教學活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使學生能夠深刻理解課文內容。根據班內學生學習能力和語文基礎的不同,教師應該設計不同層次的問題來幫助學生學習語文知識,在問題的一步步引導下理解文章的脈絡,捕捉其中要表達的中心思想,讓不同程度的學生通過相互之間的討論、交流和幫助都能在原有基礎上有所提高,與此同時,教師要鼓勵學生進行大膽地評價和質疑,開展探究性語文學習。語文學科是高中階段的基礎學科,它有著極強的人文性和藝術性,教師應該正確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去探索大自然的美景、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學生的主體地位,為學生創設恰當的教學情境,教給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向課堂45分鐘要效率。相信經過每一位高中語文教師的不懈努力,一定會讓學生真正愛上語文,切實提高語文課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藍衛珍.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淺談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途徑[J].儷人:教師,2014(11).
[2]尹春燕.淺談如何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J].現代教育科學:教學研究,2012(10).
[3]沈忠海.淺談如何提升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中學時代:理論版,2012(10).
[4]李澤群.如何提高高中語文教學質量的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5(21).
作者:楊天嬌 單位:河北省秦皇島市青龍滿族自治縣肖營子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