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英語文學中隱喻運用與實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文章主要介紹了隱喻的基本內涵,然后進一步探究隱喻表現出來的派別,再次探討隱喻在英語文學應用中所表現出來的功能,如:使語言文學變得更加豐富、清楚地體現了語言學本質、對認知理論進行研究和反思等,最后,對《珍珠女》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英語文學隱喻的運用實踐研究
隨著人們對隱喻研究的不斷深入,隱喻已經不單單只是一種修辭方法,也是人們的思維方式,同時還滲透在人們整個認知發展過程之中。即人們應用一些簡單、具體的思想理解那些復雜、抽象的概念,此種隱喻也叫概念隱喻。筆者著重研究了隱喻在英語文學之中的應用以及實踐,具體如下。
一、隱喻的基本內涵
英語之中隱喻是“metaphor”,來自于希臘語“metaphora”這一詞,由“meta”與“pherein”構成,這兩個詞加到一起的意思就是“tocarrypver”。而西賽羅則認為隱喻就是明喻的簡化,其不僅是縮寫后的詞,并且還將這個詞放置到不屬于它的位置之上,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位置就屬于他們了。卡西爾認為隱喻應該有兩種形式,其一,廣義隱喻,即根本隱喻或基本隱喻,主要將其當作一種現象、修辭形式和人類的一種思維方式;其二,狹義隱喻,即應用另外一種思想對這種思想進行表達。現在隱喻已經成為人類交際過程中經常應用的一種方式,因為學者們對其實際含義有著不同的理解,因此,隱喻有眾多種不同分類。Johnson把隱喻分成實體隱喻、方位隱喻和結構隱喻;張秀同把隱喻分成了單層隱喻和多層隱喻;紐馬克將隱喻分成了僵死隱喻和標準隱喻;譚衛國將隱喻分成了半隱性隱喻、復雜隱喻、隱性隱喻與簡明隱喻。
二、隱喻派別
1.“洞穴囚徒”隱喻。
“洞穴囚徒”這一隱喻是柏拉圖對理念論應用的三種隱喻表達方式中的一種。其具有極其濃厚的哲學韻味,主要探討認知的本質,核心內容即將人的生活比喻成洞穴之中囚禁的囚徒,在兒童時期手腳就被綁住了,且每天都對著墻壁站立著,因此只能看到墻壁上的影子。
2.“種子”隱喻。
“種子”隱喻首次在《大教學論》之中提出的,它將“神圣可教性”作為人類自身的本質思想。《大教學論》中從下述幾方面分析了“種子”隱喻。其一,認為人是所有造物之中最美好、最嵩高的。其二,提出了任何一個人都存在虔信、博學和德行這三種種子,進而促使人們對生活有了更深層次的領悟,并按照道德規律進行生產和生活。
3.“白板說”隱喻。
“白板說”隱喻是笛卡爾提出的,他說人的能力是天賦予的,知識是后天學習的。他將人的心靈比于成一張白板,上面沒有標記,需要外界力量來雕飾以及塑造,之后白板上出現了眾多種印記,進而使人的觀念以及知識逐漸形成,這便出現了“白板說”隱喻。
三、隱喻在英語文學之中的應用
1.豐富了研究內容。
語言學這門學科主要就是對認知問題進行研究,而認知問題與人的成長以及發展有密切的關系。人的成長與發展具體有以下幾方面的表現,首先,個體外在形象與社會身份的改變;其次,個體積累人生閱歷和體現人生價值的過程。表述人的成長與發展的方法有很多種,想要讓人的發展從整體上發生改變,并形成相應的文字表述,是非常困難的。目前所使用的方法也只是對事物外在進行觀察,根本無法描述和把握人的內心世界。
2.清楚地體現了語言學的本質。
隱喻的應用能夠使人文主義特點以及認知活動所具有的文化意義得以體現。認知隱喻即語言現象,與一些文化背景有著直接地關系。認知學者自身只面對了生活世界中的一小部分,即認知世界,可是其未被全部歸納在科學世界之中。認知隱喻主要表現的就是個人對認知理念的理解和表達,進而將語言的文化底蘊充分體現出來。
3.使認知理念的研究變得更加深入。
隱喻既是語言現象,又是文化現象,同時還是人類的思維方式,因此,認知隱喻所呈現的意義,就是指把握認知活動所具有的精神性、獨特性、文化性以及內在性等。探究認知隱喻是為了在理解認知的基礎上,不但探索精神世界,所以,應用隱喻,能夠有效提升認知本身的魅力。
四、實踐研究
筆者對《珍珠女》中所蘊含的隱喻進行了解讀。《珍珠女》中所使用的隱喻手法非常精致老練,在傳統悼亡詩架構中構建起一個多層含義的基督教文本結構,生動的宣講了基督教教義。這主要是因為作者應用獨特的文本結構和眾多隱喻手法對《珍珠女》進行了認真創造,進而使《珍珠女》具體獨具特色魅力,成為著名的英語宗教詩歌著作。《珍珠女》的主要內容就是傳達基督教教義,其表現手法就是對《圣經》中的一些傳統隱喻進行了特殊模仿與關注,因此,不能只從外在內容和形式上對《珍珠女》進行解讀,應該重點強調其使用隱喻和宗教文學本質中所蘊涵的眾多寓意。例如:被草木覆蓋的一些墳冢,其代表世間的死亡與痛苦。
五、結語
上文筆者從隱喻內涵、派別、應用和實踐研究等方面進行了探究,表現出隱喻在英語文學之中所具有的作用和在認知理論之中占據的位置,有助于人們在英語文學中正確認識和應用隱喻。
參考文獻:
[1]嚴夢娜.大學生英語文學閱讀的“合作競賽”試驗研究[J].河北農業大學學報(農林教育版),2013,15(4):108-112.
[2]朱振武,周博佳.加勒比英語文學在英美的研究熱點與詩學構建[J].當代外國文學,2015,36(3):167-173.
[3]朱振武,張毅.印度英語文學在美國:研究范式與關注熱點[J].外語研究,2015(1):93-97.
作者:黃柳 單位:重慶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