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精神融入高校學生黨建工作路徑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黨的報告對新時期黨建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這對進一步促進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指導意義。認真學習與理解黨的有關治黨管黨的系統性論述,增強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整體實效性和質量,需要把握時代脈搏,全面了解學生黨建工作所處背景;需要穩固信仰根基,充分堅定廣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需要基于組織保障,積極改革并創新學生黨建工作方式。
關鍵詞:精神;學生黨建工作;路徑
引言
在全國共產黨第十九次代表大會中所作的具體報告,主題明確、內容豐富、思想深刻、站高謀遠,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啟動特色化社會主義征程,為實現中國夢重要使命努力奮斗的指導性文件。報告明確提出的新時期黨建整體要求以及八個方面的根本任務,重點指出了要“強化基層黨組織建設,以保障黨的路線方針和決定的全面貫徹與落實”,這極大程度地拓展及推動了馬克思主義中的建黨理論學說。對高校學生黨建工作指明了正確方向,提供了詳細的理論指導。
一、把握時代脈搏,全面了解學生黨建工作所處背景
黨的報告為新時代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改革與創新,提供了重要的遵循。當前,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開展應始終將自身放置在我國特色社會主義邁進新時代的背景中,應充分堅持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指導地位。
1.我國特色社會主義邁進新時代的歷史方向
習在工作報告中曾提到:“通過長時間的不懈努力,我國特色化社會主義現已邁進了新時代。”這意味著我國全面的發展方向,充分確立了新時代的科學內涵。這一時期以全體群眾齊心協力實現中國夢為拼搏目標;以促進“五位一體”整體部局,實現重要事業、建設重大工程,實施偉大奮斗為實踐綱領;以新征途、新景象、新作風為精神指導。我國特色社會主義邁進新時代是加強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嶄新邏輯起始點和入手點。因此,高校學生黨建工作必須要結合新時代做出科學判斷,把高校學生黨建工作放在我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背景下,因勢利導,抓住時代脈搏,勇敢面對時代課題。積極承擔時代重任,引導高校全體黨員以更優良的作風、更高尚的境界、更強大的本領,主動作為、開拓進取,從而創造出符合新時代需求的成就。
2.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地位
新時代以及新實踐必然會孕育和催化各種新理論的出現。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便是在我國特色化社會主義的具體實踐中逐漸孕育出來的,是馬克思主義在我國發展的最新理論成果。黨的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納入了黨的章程中,并規定,要“將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融入到現代化社會主義建設的各個方面”。十三屆全國人大會議進一步明確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我國政治生活中的核心指導地位。對此,深入了解并貫徹這一思想,已是高校的根本政治任務。理論創新每向前一步,理論武裝就應向前跟隨一步,高校基層黨組織應精準理解其思想的內涵與實踐規定,全面統一思想認知,不斷提高學習落實這一思想的橫向廣度以及縱向深度。努力探尋宣傳教育的嶄新路徑、新穎形式、有效策略,利用主題黨課、思政基礎理論課、專題微課、主題探討、小組合作學習等方式,促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走進課堂、走進支部、走進學生宿舍。進一步提高理論教育的影響力、說服力以及感染力,切實讓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有效貫徹和落實與高校黨員教育工作緊密結合在一起,切實讓高校師生變成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探索者、推廣者、踐行者。
3.從嚴治黨是新時期我國黨建工作的新常態
勇敢進行自我革命,嚴格管黨治黨,是我黨最為顯著的品格,管黨治黨工作直接影響著黨的先進性以及純粹性,并且還會影響廣大群眾的個人情感,對黨的執政基礎的穩固有著重要意義[1]。從中央政治局2012年審核通過改善工作作風、緊密聯系群眾的規定,到2015年中紀委與中組部共同制定的《中國共產黨檢查工作條例》。從2015年頒布《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以及《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到十八屆六中會議審核通過的《有關新時期黨內政治生活準則》與《中國共產黨內部監管條例》。從明文規定要反對“四風”,從緊抓重點少數的主題教育活動開展到覆蓋所有黨員的學習教育工作不斷發力。從嚴治黨的創新性、實效性以及完整性越發明顯,全黨的團結力、戰斗力逐步增強。全方位從嚴治黨并沒有終點,已成為我國管黨治黨的全新發展態勢。切實貫徹與落實黨的精神,高校黨組織應努力順應新形勢,要始終將從嚴治黨的優勢握在手中,嚴格管理政治生活、嚴肅聲明黨內紀律、優化政治生態,更加科學、嚴謹、高效地促進從嚴治黨的拓展,這是加強高校學生黨建工作最為關鍵的政治保障。
二、穩固信仰根基,充分堅定廣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
1.深化對馬克思主義基礎理論的理解
馬克思主義基礎理論是馬克思主義思想的重要基礎,同時也是我黨分析與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論。以馬克思主義為核心理論基礎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系統,要求社會主義思想形態的目標方向與價值取向,其不僅是促進高校學生黨建干工作的引導思想,還是規范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基本內容[2]。高校學生黨建工作是在校內廣泛宣傳馬克思主義基礎理論體制,宣揚主旋律的重要渠道及陣地。優化高校學生黨建工作需要在理論與實踐方面,充分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核心指導地位,引領廣大師生深入學習與探究馬克思主義理論,從中獲得智慧與能量,進而將馬克思主義基礎理論的認知和實踐融入到高校學生黨建工作中,以此確保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耐力,為基層黨建增添更多活力,提高大學生黨員的綜合素養。
2.堅定對黨永遠衷心的政治立場
習在報告中明確指出:“黨的政治發展是黨的本質性建設,決定黨的發展方向和最終效果。”對此,高校黨委應堅持將黨建工作放在顯著位置,重點在對黨忠實上做文章,進一步增強政治意識,提高組織引導能力與黨建工作實效性。首先,應忠于核心。推進偉大事業離不開偉大政黨的正確指導,離不開偉大領袖的把控,在高校學生黨建工作中應努力增強四個意識,積極主動地在思想上、實踐行動上以及政治上向以習為核心的黨中央靠攏。其次,應忠于黨的教育工作。教育有著一定的階級性,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實施需要充分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政策,堅持社會主義屬性與方向,培養社會主義國家建設的優秀人才。要不斷加強黨史教育,講清楚黨的自身發展及建設的歷史征程,在歷史中去展現黨的偉大,充分幫助廣大學生堅定對黨忠實的政治立場。
3.緊密圍繞中國夢的具體實踐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經邁進了新時代,這是我國努力奮斗促使中國夢實現的嶄新起始點,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勢如破竹。做好新形勢下的高校學生黨建工作,應真正理解我黨所在的歷史方位,應充分掌握我國社會沖突的轉變以及各階段社會發展的基本特點。這些社會飛速發展中的全新問題及情況對高校黨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中國夢的具體實踐為高校學生黨建工作供應了現實土壤以及生動案例。對此,高校學生黨建工作應扎根于中國夢的具體實踐,提升學生黨建工作的真實性、高效性以及鮮活性。其次,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為中國夢的具體實踐提供了人才支持以及輿論引導。應切實發揮思想工作的積極能效,將傳統文化、東方文明、中國精神融入到中國夢的專題宣傳教育中,促使校內師生將個人理想與中國夢有機結合在一起,強化高校師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及責任感,進而自覺主動地加入到中國的具體實踐中。
三、基于組織保障,積極改革并創新學生黨建工作方式
報告明確指出:“實踐沒有終點,理論創新應永不止步。”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具體方式應隨著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不斷實踐來進行調整和創新。加強高校學生黨建工作應主動傾聽時代聲音,了解客觀規律,探索全新情況,尋求有效方法,積極創新黨建工作模式。
1.規范組織生活,強化基層黨建
基層是黨執政的重要基礎與根本動力,加強高校學生黨建工作需要重視基層、夯實基礎,讓基層黨建工作變得更加堅實,切實發揮基層黨組織的積極作用與能效[3]。首先,要堅持黨的引導。黨是領導所有的,需要在高校基層黨組織內充分貫徹并有效落實我國有關強化基層黨建的重大決策安排,實現整體推動、全面提高,逐步健全高校黨的引導體系。其次,要革新高校基層黨組織的構建形式。高校應結合自身的現實情況,積極優化和革新基層黨建的工作方式,可按照不同年級、不同專業、學生社團、宿舍樓層為主要單位成立黨支部,保障黨的影響力遍布校園每個角落。最后,要規范組織生活。黨支部的綜合實力的強弱源自于組織作用是否能夠充分發揮,高校基層黨組織應加強化組織生活,不僅要采取多種形式,還要保證內容豐富,既要有一定的力度,還要有取得效應的效果,重點解決某些黨支部形式化、削弱化的現實問題。
2.重視團隊建設,培育中堅力量
強化黨員團隊建設,是夯實黨的群眾基礎,提高黨的執政水平的重要工作。加強高校黨建工作應高度重視黨員團隊建設,培育中堅力量。首先,應嚴格把控黨員的發展,保障黨員的優質發展。注重對大學生入黨積極性的指導、教育及觀察。挑選入黨態度積極、政治立場堅定、具有擔當意識的優秀大學生加入到黨員團隊中。其次,要嚴格把控黨員后期教育,保障黨員的優質教育。黨員團隊的素養與形象關系到黨在群眾心中的威望,高校學生黨建工作不僅要注重對黨員的挑選與發展,還要注重對他們實施教育和監管。應充分運用思政基礎理論課程,形勢發展政策課程等,依托馬克思主義探討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討會、黨建研討會等,對大學生黨員開展黨性、黨紀以及黨史的全面性教育,保證對黨員的后期教育全程化、多樣化、立體化。最后,嚴格把控黨員考核,保障黨員優質考核。充分貫徹與落實黨員民主評價機制,提倡批判與自我反思的優良作風,利用黨員的自我評價、民主評價、支部審核、組織觀察、黨委評測,得出最終的合理結果,確保黨員團隊考核的科學性、標準性以及嚴格性,進一步優化黨員考核評價體制。
3.樹立全新理念,革新黨建工作模式
當前,高校學生黨建工作出現了基數過大、缺少互動、形式單調以及內容枯燥等全新問題,并且黨建工作的主體與客體逐漸呈現出多樣性以及復雜性的發展趨勢。為了更好地順應這樣的發展形勢,就需要積極創造覆蓋范圍廣、形式生動有趣、影響不斷深遠、操作簡潔高效的特色化載體,以此來提高學生黨建工作的實效性與針對性[4]。首先,要加強組織載體建設。高校內部基層黨組織是提高黨性、增強覺悟的重要組織,是黨的指導向基層拓展、強化黨建工作融入性的關鍵載體。高校黨組織應有效運用組織載體的強大優勢,全方位加強校內基層黨組織建設,提高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綜合實力及吸引力。嚴格落實“”專題黨日活動、談心溝通、民主評選、民主生活會等黨組織日常生活的基本體制,保障高校基層黨組織的廣泛覆蓋、活力四射、高效作為。其次,要激活有效的文化載體。文化對大學生的影響有著長遠性、滲透性以及全面性等特點,其可以潛移默化地指導大學生的言行。高校學生黨建工作應充分運用好文化載體,將學生黨建工作的具體內容及目標全面貫穿在校園文化建設的各個環節中,讓不同的優秀校園文化實踐活動最大限度地發揮出教育作用,讓校內黨員教育工作更具吸引力,更好地被廣大學生所接受。最后,要拓展活動載體。將校園實踐活動作為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有效載體之一,這是提高學生黨建干工作實效性的根本需求。有意識地組織具有思想性、有趣性、娛樂性的校園文化體育、技術革新、社會實踐等豐富活動,將學生黨建工作融入到校園活動中,讓大學生黨員在活動過程中受到熏陶、受到感染、受到教育。
四、結束語
黨的報告中明確提出,應努力創新黨建工作,穩固黨執政的根基。對此,高校要充分貫徹并落實黨建工作責任制度,全面促進學生黨建工作的開展,切實發揮推動建設、服務師生、團結人心、加強和諧的積極作用。我國高校肩負著培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優秀建設者以及合格接班人的艱巨任務,加強大學生黨建工作始終是高校工作中的重點內容。隨著近年來高校改革的不斷深入,學生黨建工作開始不斷涌現新問題和新狀況,面對當下嶄新的形勢和各種前所未有的挑戰,高校應全面貫徹黨的精神,積極探索學生黨建工作的突破口。并通過全面了解學生黨建工作的所處背景、充分堅定廣大學生的馬克思主義信仰、創新學生黨建工作方式等有效路徑,切實推動學生黨建工作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大圩,葉柳.學習領會精神做好新時代高校黨建工作[J].現代交際,2018(22):203—204.
[2]董阮建.背景下加強高校學生黨建與校園內涵文化建設[J].課程教育研究,2018(47):77.
[3]姚娜.結合報告,推進新媒體時代民辦高校的黨建工作[J].經貿實踐,2018(19):289+291.
[4]譚子陣.深刻領會精神豐富內涵加快夯實黨建發展基礎[J].法制與社會,2018(18):124—125.
作者:張鑫 黃源杰 單位:廣東工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