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公共管理與公共政策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公共政策公共性的偏失
1價值理念的缺失
政策的出臺尤其是公共政策的出臺一定要全面考慮其出發點,遵循的價值理念既要有效率的追求又要符合公共管理的基本原則,即公共性。要以社會公共利益作為出發點,全面考慮公共政策出臺的合理性及其影響。顯然重大節假日免收小型客車通行費在當前我國并不合時宜。首先,沒有考慮效率的原則,顯然在出行的高峰時期進行免費通行進一步導致擁擠,也間接導致交通事故的增加。此外,這項政策的收益者也并非大多數的老百姓,而是有車一族。這樣,其公共政策的效率原則和公共性的價值理念都有所缺失。
2收益主體的偏失
公共政策的主體可以廣義的包含制定主體和受益主體,即政策的制定者和政策的受益者。公共政策是關乎絕大多數人的,顯然,一項公共政策的出臺應該考慮到大多數人的利益,并且在公共政策的制定上也應該盡可能的進行聽證、民調,獲取普通民眾對于政策的態度,并讓普通民眾參與到政策的制定和實施過程中去。顯然重大節假日免收小型客車通行費的這一政策并沒有考慮公共政策主體公共性的問題,而是單純的由政府制定政策,收益對象也并非絕大多數的普通百姓。
3制定-實施的系統偏差
2012年7月24日,在毫無征兆的情況下中國政府網《國務院關于批轉交通運輸部等部門重大節假日免收小型客車通行費實施方案的通知》,國務院已同意交通運輸部、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監察部、國務院糾風辦制定的《重大節假日免收小型客車通行費實施方案》,對重大節假日免收小型客車通行費。這一政策的突然出臺顯然是部門高層探討的結果。我們姑且不討論其他方面的合理性,但就這一政策的制定、出臺而言,我們很難看到聽證、民調這樣的修飾,換句話說,這樣政策完全屬于所謂的“密室政策”,由幾個決策人或者決策部門單方面的制定了決策。同時在實施的過程中并沒有循序漸進,先進行試點再鋪開,這也不符合政策制定的邏輯,這樣的政策從制定到實施出現的單方面的行為,顯然是違背公共政策公共性的。
4利益-結果的偏差
我們強調人都是理性人,理性人的一個重要標準就是通過利益或者結果來評判行為。同樣,我們對于公共政策的公共性的評判也應考慮利益-結果這一標準,即誰獲得了實際利益,有什么樣的實際結果。重大節假日我國收費公路免費通行這一公共政策的實施就熱議不斷。毋庸置疑,這項政策的出臺是一項惠民政策,是一個好的政策,但是我們從公共管理的公共性角度而言,尤其是考慮其利益和結果后,我們發現不能如此簡單的進行評價。首先我們考慮這項政策的利益獲得者,毫無疑問是有車一族,在重大節假日普通百姓出行不會因為這一政策得到任何實惠,而普通的無車族才是這個社會的主體,相對而言卻是明顯的弱勢群體,一項政策的出臺不考慮大多數人的利益,不考慮弱勢群體的利益,而考慮少部分上層社會人士的利益,那么這項政策的出發點就值得商榷了。我們再來看這一政策導致的結果,中秋、國慶雙節疊加,道路嚴重負荷,原本的收費公路這一排他性的公共產品變成了擁擠性的公共產品,開車上路的人所獲得的效益遠遠沒有平時收費時的水平,這顯然是對公共產品規律的扭曲,一項不代表大多數人利益的、扭曲了公共產品規律的政策,其公共性已經發生了偏失。
二公共政策公共性的矯正
1價值體系的重新確立
公共政策應該始終堅持公共管理的效率原則也應不失公共性的根本。始終明確公共政策的出臺應該以社會公共利益作為第一考慮要素。在觀念層面,要樹立為人民服務的理念,促使各級政府部門和公務員個人將公共性和公共利益作為政策執行的出發點,并成為規范自由裁量行為的指導精神。
2民主參與機制與良好的政策執行途徑
公共政策制定和實施過程的公共性決定公民應該讓盡可能的參與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實施過程,這就需要民主參與機制與良好的政策執行途徑。公共政策制定前可以進行聽證和立項調查,政策實施中要不斷進行反饋調查,以保證公共政策公共性不發生偏失。
3監督評估和反饋機制
健全公共政策監督和約束機制,強化對政策主體的監督和追責力度,可以有效限制公共權力主體作為理性經濟人追逐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為,防止政府官員腐敗、行政權力濫用等損害公共政策公共性的行為產生。同時還應結合公共政策實施的實際情況,不斷向政策實施對象反饋公共政策實施的效果,并根據反饋情況不斷的調整和完善公共政策。
作者:錢宏翔單位:武漢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