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出版產業科學發展觀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中國出版業的發展現狀
自新中國成立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30年以來,我國出版產業的發展日新月異,出版物的種類也日益豐富,出版產業的體系也逐漸完善。當前,隨著數字化及經濟全球化的來臨,出版業正經歷著一場意義深遠的變革,由于社會經濟及科技的發展,人們的閱讀習慣以及娛樂方式也相應的發生了變化,這給出版方式也帶來了許多革新。
1、出版業的發展速度日益加快
總體規模顯著擴大近幾年我國出版的圖書及期刊種數較1949年相比有明顯的增長。改革開放30年以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的出版產業經過不斷地深化改革也形成了比較完整的出版產業體系,甚至在當今社會,出版產業已經成為我國產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有關資料顯示,我國出版產業對我國GDP及就業的貢獻已經超出了世界平均水平,這就表示我國已經是名副其實的出版大國。
2、出版產業逐漸與國際接軌
國際化程度日益提高,國際影響力顯著提升作為名副其實的出版大國,我國的圖書出版規模已經占據世界第一。同時由于經濟全球化的機遇與挑戰,我國出版產業也參與了國際競爭,學會了充分利用國際市場及國際資源來更好地發展自己。在與國際接軌的過程中我國出版產業利用國際書展的平臺,以民族文化為主體,充分發揮我國文化特色的優勢,同時吸收有益的外來文化,推動了我國出版業的國際化格局。
3、我國雖然是出版大國
但卻算不上是出版強國從總體來看,改革開放30年以來,我國出版業的確有了較快較明顯的發展,但就細節來看,我國的出版產業跟發達國家相比卻存在很大的差距,與我國目前的經濟發展水平與國際地位也不相稱。目前我國的大多數出版社發展規模不大且競爭力不強,這種水平并不能體現我國文化競爭力的水平,也不利于我國文化軟實力的提高。
二、中國出版業發展面臨的挑戰
經濟快速發展與科技迅速提高的今天,在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中我們要保持自己的優勢,學習并借鑒外國出版業先進的管理經驗,培養我國出版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從而提高出版產業的總體實力。當今我國出版業所面臨的挑戰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1、新形勢下
出版業向高層次遞進使得傳統的出版管理體制面臨挑戰由于經濟及科技的快速發展,出版業的發展也日益加快,新形勢下的出版產業的發展必須逐步升級,向更高的層次遞進。在這一轉換過程中出版的形態、載體形式、傳播方式、運營方式等都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這種形勢下,出版的資源將被進行重新調整與整合,地區界限、行業界限、業態界限也將被打破,如此,傳統的出版管理模式就必須進行改變。
2、新媒體及數字技術的迅猛發展
對傳統出版業造成威脅隨著數字出版技術的日益成熟,數字出版作為一種新興的出版業態發展日益迅速,數字閱讀的受眾面也日益廣泛,而全球范圍內紙質媒體的閱讀率卻逐漸下降。與發達國家相比,可能我國的傳統紙質圖書出版比較落后,但數字化出版卻需要相當高的水平,這對我國傳統出版造成了極大的威脅。
3、在國際化形勢下
出版產業精神的偏差,脫離其出版的原意我國的出版產業逐漸與國際接軌并日益國際化,在這一過程中我國出版產業會大量吸收國外文化,在借鑒學習他國文化中易出現原有意識的偏差,從而使得出版脫離正常軌道,失去其原有意義,不能保證出版產品的質量。
三、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促進中國出版業發展的對策建議
1、加快出版管理體制
機制的創新與轉變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作為文化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深化出版業管理體制改革是推動出版業發展的關鍵。當前,我國出版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體制環境、經濟基礎、社會條件等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這就要求我們必須要深化出版體制改革。
2、大力實施精品戰略
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出版業所生產的主要是精神性產品,它的源頭是創意,核心是內容,一個出版社,必須不斷推出無愧時代的優秀作品,才能成為其安身立命的根本。我國的文藝出版工作必須抓好一個中心環節,即多出優秀作品。正在網絡文學遍地開花的今天,也必須使從業者在追逐規模與數量的同時提高自身質量,做出優秀作品。
3、逐步實現傳統出版
向數字化出版的轉變既要強調當前出版的主營業務——傳統圖書出版,同時也要兼顧副營業務——數字、網絡、新媒體等出版,并逐步實現傳統出版向數字化出版的轉變。
4、大力實施人才戰略
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關鍵在人。所以行業發展方面要培養人才,培養領軍人才、高技術人才、編輯家、出版家、出版商。要打破行業界限,擴大用人視野,從各方面選拔優秀人才進入行業,提高隊伍的整體素質。我國作為出版大國,出版產業的優勢在于悠久的歷史、豐富的文化資源以及龐大的人口規模,但從總體上看,我國出版業在國際上還處于弱勢。我們必須要將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同出版工作良好的結合起來,堅持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深化我國出版業的體制改革,加快我國出版業的又好又快發展。
作者:馬琳單位:廣西美術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