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克思經濟學金融全球化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克思經濟學金融全球化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克思經濟學金融全球化

      內容摘要國際和國內學術界普遍認為,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資本主義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即金融壟斷資本主義階段。當代資本主義經濟最深刻的變化發生在金融領域,而金融全球化則是這一變化的集中表現。金融資本占統治地位的世界積累制度一方面加劇了以美國為首的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對發展中國家的剝削;另一方面在發達國家內部,也形成了資強勞弱的階級力量對比。金融全球化雖然拓寬了資本主義生存和發展的空間,但是并不能從根本上消除資本主義的矛盾和危機。相反,當代資本主義危機表現出新的形式和特點。金融全球化具有雙重性質,一方面,它是生產社會化發展的自然歷史過程,另一方面,它也是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和社會關系在世界范圍內擴張的過程。它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既帶來了機遇,也提出了挑戰。為了應對這個挑戰,我們必須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金融事業,同時還要積極參與國際貨幣和金融體制的改革。

      壟斷資本的核心是金融資本。資本的國際運動是資本主義生存和發展的條件。當代資本主義經濟最深刻的變化發生在金融領域,而金融全球化則是這一變化的集中表現。金融全球化的實質是以美國為首的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在新技術革命和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新的歷史條件下對資本主義的國內和國際經濟關系所作的調節,其目的仍然是維護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資本主義經濟制度。

      一、金融全球化與資本主義發展的新階段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資本主義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即金融壟斷資本主義階段。金融壟斷資本主義是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克服自身危機發展的結果。信息革命為金融壟斷資本主義提供了技術和生產力基礎,而經濟全球化和金融化則是金融壟斷資本主義形成的必要條件。在金融壟斷資本主義條件下,經典意義上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所有制關系并沒有改變,資本對勞動的剝削和統治關系也沒有改變,但是資本的增殖形式卻發生了變化。在工業資本主義時期,貨幣資本是資本價值的主要形式,它對資本使用價值的生產起著決定性的、支配的作用,因為資本主義生產的目的就是利潤的實現和貨幣的增殖。在金融壟斷資本主義條件下,資本主義實現了歷史性進步。資本的價值形式演變成貨幣資本和金融資本二元結構。金融資本的發展是商品經濟高度發展的結果。金融產品是最抽象的商品,它不同于其他商品,其區別在于它只有價格而沒有價值。因此,金融產品是虛擬產品,金融資本是虛擬資本。20世紀80年代以來,資本主義經濟最深刻的變化發生在金融領域。由于金融資本的發展,直接金融取代了中介金融,成為資本價值的最主要形式。金融及其衍生產品的發展使金融資本在時間和空間上,對資本使用價值的生產實現了全面的、不間斷的、有效的控制,從而實現了資本的增殖,即資本利潤的最大化。從這個意義上說,金融壟斷資本是資本對人類社會生產的最高統治,它把生產的社會化又向前推進了一步。

      金融壟斷資本主義發展的直接動因是:

      (一)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需要。在信息革命推動下,資本主義經濟,特別是第三產業:服務、信息業的發展,需要金融資本的支持。

      (二)資本主義所有制關系調整的需要。在私有化浪潮中,大量私營企業的融資活動以及股權分散化等推動了金融資本的發展。

      (三)資本對外擴張的需要。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推動了世界金融市場的一體化。2000年,全世界直接投資超過1萬億美元,是1990年的5倍,1982年的17倍。到2001年6月為止,國際貸款已達7萬5千億美元,是1990年的10倍。1998年,十大外匯交易市場日均外匯交易額已超過1萬9千億美元,是1989年的3倍。全球日均外匯交易量從1989年的5700億美元,上升到2004年的19000億美元。在資本擴張中,跨國公司的發展十分引人注目。1980年,跨國公司的營業額為3萬億美元,占世界國內生產總值的5%,而1999年,跨國公司的營業額則達到14萬億美元,占世界國內生產總值的10%,為世界出口貿易總額的2倍。在金融資本的推動下,資本集中和積聚規模和速度達到空前的高度,企業甚至跨國公司本身成為商品,并購勢頭兇猛,10年時間,增加近10倍:???

      國際范圍內的公共干預對金融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起了關鍵性作用。二戰后,這樣的干預共有兩次:一是1970年,布雷頓森林協定廢除,黃金非貨幣化,美元自由浮動;二是20世紀80年代初,以美、英為首的發達國家相繼實行的金融自由化政策。國際范圍內的公共干預證明,金融壟斷資本已成為國際壟斷資本。而國際壟斷資本的最終目的是通過國際壟斷價格攫取超額壟斷利潤。

      金融資本具有雙重性質。金融資本不是經典意義上的食利資本。不能把金融資本與經濟發展簡單對立起來,資本的增殖過程需要金融資本的介入,它有利于提高勞動生產率,金融資本并非置身于生產變革過程之外,它是發展信息和服務業的載體,甚至可以說,金融產品本身就是特殊的信息產品。金融資本的發展促使信息和服務產品轉化為商品,并通過高新技術的開發,實現資本的增殖。金融資本特別是風險資本的發展為促進新技術和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動力。從這個意義上說,金融壟斷資本具有進步作用。但是,另一方面,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條件下,金融壟斷資本又建立了金融專制統治,成為加強和擴大國內和國際剝削的工具。今天,金融已發展成相對獨立的領域,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分離的現象日趨嚴重。金融投機造成了金融和經濟的不穩定并頻頻引發危機。從這個意義上說,金融壟斷資本對經濟發展又具有破壞作用。應該用歷史和辯證的眼光看待金融壟斷資本主義。金融壟斷資本主義并不意味著資本主義即將崩潰。但是,金融壟斷資本主義作為資本主義發展的新階段又包含了資本主義固有的矛盾,它將沿著克服矛盾和危機并產生新的矛盾和危機的辯證過程前進。

      二、金融全球化與資本主義基本矛盾

      金融全球化發生的背景是,發達國家遭遇70年代初二次能源危機的沖擊,戰后“黃金30年”結束,主要發達國家經濟進入“滯脹”時期,生產過剩,特別是制造業生產過剩,資本利潤率下降,資本貶值,在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作用下,出現了資本積累過剩和流動性相對過剩的情況。資本主義為了擺脫危機,拓展生存空間,大力推進經濟全球化。經濟全球化的本質是資本的全球化,而金融全球化則是資本全球化的樞紐和杠桿。法國學者比埃爾·勒·馬森指出:“金融全球化不過是為醫治利潤率下降而使用的鎮痛劑”。②另一位法國學者、《金融全球化》一書的作者弗朗索瓦·沙奈則闡明了金融全球化與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關系,他認為:“脫離調節學派所說的‘福特主義調節方式的危機’以及馬克思主義者所描述的世界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經典矛盾(這一矛盾從1950年到1974年衰退以前被長期抑制)在特定歷史條件下的重新出現,就不能理解金融全球化這一現象。逐漸積累起來的大量資本作為借貸資本力圖以金融的方式增殖,也只能從投資于生產的資本日益增長的增殖困難中得到解釋。”③資本的過剩積累促使大量資本從生產領域流入金融領域,成為推動金融全球化的強大動力。由此可見,金融全球化不是憑空產生的,它是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需要,是生產和資本社會化發展的產物。它優化了資本資源的配置,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即西方學者所說的,從福特主義的增長方式向金融資產的增長方式的轉變。它緩和了資本主義生產的矛盾和危機,擴大了資本主義的生存空間。在金融全球化發展時期,美國保持了長達10年之久的經濟增長,其股市盈利率創下歷史最高水平。1989—1995年,道-瓊斯工業股票指數從2508.9點上升到5117.1點。1997年又飚升到7908.3點,1999年3月25日突破1萬點大關,達到10006.8點。1990—1997年,扣除通貨膨脹因素,股市投資回報率為13.1%。某些基金,例如對沖基金的資金回報率竟高達30%。其他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經濟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繁榮④。

      三、金融全球化對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關系的影響

      在金融全球化中,以美國為首的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占主導地位。它們是金融全球化的始作俑者,也是金融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它們在金融全球化中發揮了推動、引導和控制的作用。這種主導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產業結構和金融業優勢。在信息革命的推動下,發達國家不斷推進產業結構升級,在主要發達國家,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均達到75%以上。信息業和包括金融業在內的服務業發展迅速,目前金融業已成為美國最大的產業,80%以上的國民生產總值均來源于以金融投資為主的服務貿易。近20年來,發達國家金融業內部結構也作了調整,非銀行金融機構和直接金融所占比重加大,融資效率提高,交易成本降低,金融資本的社會資本基礎擴大,加快了金融資本的積聚和集中。投資公司、養老基金、互助基金、保險基金等共同基金成為英美等發達國家最重要的非銀行金融機構.

      在技術方面,發達國家金融業占絕對優勢。金融產品是特殊的信息產品,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發達國家金融創新層出不窮,新的金融衍生產品不斷推出。此外發達國家的金融市場都有比較完善的金融法規、嚴密的避險機制和監管體系。

      (二)發達國家政府直接參與推進金融全球化。發達國家政府除了實行特別有利于金融資本發展的貨幣金融政策以外,還通過發展公共信用和國際信用,直接參與支持金融資本的活動。例如,經合組織國家政府把國民生產總值相當可觀的部分,即預算開支的20%或國內生產總值的3%—5%,轉移到持有國債的金融資本所有者手中,從而使金融資本成為永久性實際正利率的受益者。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提供的資料,僅美國國債就占了經合組織國家國債總和的39%。國債市場成為國際債券市場的支柱。這一市場掌握了世界金融市場30%的金融資產。這些資產不斷尋求穩定的、流動的收益,其流動性是由二級市場來提供保證的,它們在二級市場中不斷進行交易以實現增殖。這就是西方國家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大幅度增發國債的原因。目前,除外匯市場外,國債市場已成為最大的金融市場。1980年,美國國債日交易量為140億美元,而1993年則達到1200億美元。1999年底美國國債累計發行余額5.77萬億美元⑦。

      (三)跨國公司成為發達國家推行金融全球化的有力工具??鐕臼墙鹑谫Y本的載體,其活動領域已擴展到全球大部分地區。近30年來跨國公司迅猛發展。目前世界上有6萬家跨國公司,控制著30萬家子公司,80%的跨國公司屬于發達國家。它們在國際金融市場上直接參加股票、債券、外匯、期貨等交易活動,熟練地使用各種金融衍生工具,實際上已經改變了資本增殖方式,雖然它們仍以工業活動為主,但它們的利潤有很大部分是通過企業活動的金融化實現的。因此,它們也同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一樣,成為推動金融全球化的重要力量。

      (四)美元的優勢地位。美元在國際貨幣中占主導地位,它在國際儲備中占70%,歐元占20%。目前,80%的國際貿易結算和金融交易量是用美元進行的。美國實際上利用著全世界凈儲蓄額的72%。美國自1920年以來一直背負雙赤字(公共預算赤字和國際決算赤字),它實際上是通過發行貨幣和吸收外國直接投資,外國投資者購買美國的債券、股票等來保持國際收支平衡的。美國享受著征收鑄幣稅的特權,而雙赤字的后果則由全世界來承擔,正所謂“美元是我們的貨幣,你們的問題”。美國1971年8月單方面廢除布雷頓森林協定,就是為了通過美元自由浮動來解決它的雙赤字問題。由于美元和發達國家貨幣的優勢地位,國際投資領域形成了有利于發達國家的格局,國內學者的一項研究指出:“在國際間,發展中國家雖然吸引了不少發達國家的直接投資,但與民間或地方大量利用外資相對應的是發展中國家政府對發達國家政府債券的大量投資,中國就曾在這個意義上被國際金融市場稱為資本凈輸出國?!雹喾▏鴮W者科斯塔·費爾格布里的研究得出相同結論:1998年,經合組織的國際直接投資占該組織成員國國內生產總值的0.8%,而外國資本對這些國家的投資占其國內生產總值的1.3%。據此,他認為,富國的經濟是靠窮國的經濟支持的⑨。

      文檔上傳者

      相關期刊

      經濟學

      CSSCI南大期刊 審核時間1-3個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經濟學動態

      CSSCI南大期刊 審核時間1-3個月

      中國社會科學院

      中國經濟學

      部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中國社會科學院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777大小说|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老师| 亚洲 欧洲 自拍 另类 校园| 久久99国产亚洲精品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一区二区精品区|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址| 区三区激情福利综合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亚洲视频1 | 亚洲美女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亚洲美女精品国产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自在线一区二区| 亚洲AV无码专区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特色大片观看完整版 |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软件| 亚洲熟妇av一区二区三区下载| 亚洲综合亚洲国产尤物| 亚洲欧洲日本天天堂在线观看| 亚洲激情电影在线| 亚洲人配人种jizz| 亚洲色丰满少妇高潮18p|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高清乱码午夜电影网| 麻豆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 | 久久久久久a亚洲欧洲AV|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苏妲己| 在线免费观看亚洲| 91亚洲性爱在线视频| 亚洲综合一区无码精品| 亚洲AV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精彩视频| 超清首页国产亚洲丝袜| 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久久| 亚洲电影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丫| 亚洲区日韩精品中文字幕| 在线播放亚洲精品|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福利在线视频| 亚洲xxxxxx| 妇女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 久久国产成人精品国产成人亚洲|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