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計算機病毒防范技術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互聯網安全已經成為了一個備受關注的熱點問題,而計算機病毒防范是互聯網安全管理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本文在對網絡環境下常規的計算機病毒防范技術做出介紹的基礎上,對網絡環境下計算機病毒防范技術的發展趨勢做出了探討與論述。
【關鍵詞】網絡環境計算機病毒防范技術發展趨勢
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計算機病毒技術也得到了不斷的提升,而在互聯網與計算機已經實現大面積普及的背景下,各類計算機病毒對社會大眾的信息安全、財產安全等都帶來了很大的威脅,因此,重視網絡環境下計算機病毒的有效防范具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網絡環境下計算機病毒防范技術
在網絡環境下,計算機病毒具有了更強的隱蔽性、潛伏性、傳染性以及破壞性。從常規的計算機病毒防范技術原理來看,主要是破壞病毒的完整性或者切斷病毒與計算機之間的聯系。為了阻止病毒在網絡以及計算機中的傳播,常用的技術主要包括以下幾點方面:
1.1病毒檢測技術
病毒檢測技術是病毒處理技術的重要基礎,在網絡環境下,計算機病毒檢測技術主要可以分為基于計算機的檢測與基于網絡的檢測兩個部分。從基于計算機的病毒檢測技術來看,主要包括完整性驗證技術、權限控制技術與特征碼匹配技術。其中完整性驗證技術是對穩當程序的完整性作出檢測,從而發現依附或嵌入穩當程序的病毒。權限控制技術是指對計算機程序權限作出嚴格控制,從而避免病毒對計算機造成破壞。其原理在于以病毒代碼特點為依據給予程序代碼加權值,當加權值總和超過計算機管理員所設置的閾值時,則可判定程序被病毒感染。特征碼匹配則是依據病毒所具有的共性,對程序作出檢測。由于這種技術只能識別已經出現的病毒,所以對新病毒的檢測效果并不理想;從基于網絡的病毒檢測技術來看,主要包括誤用檢測與異常檢測兩類。其中,誤用檢測是依照特征庫數據對數據流作出檢測,特征庫中的所具有的特征碼規則包括端口、數據包長度、協議類型等內容。這種檢測技術的有點在于能夠精準檢測并報告病毒特征,缺點則是難以防范未知病毒,并需要對病毒特征庫進行管理。異常檢測時候對網絡流量等內容作出檢測,這是因為病毒傳播過程中會對掃描探測包進行發送,這會造成網絡流量的突變,但是較高的誤報率是這種技術的主要缺陷。
1.2漏洞修補技術
計算機漏洞指的是計算機中存在的軟硬件以及協議,在運行過程或者安全策略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而計算機病毒則可以利用這些缺陷,在沒有經過計算機管理員許可的情況下進入計算機與系統,并對計算機系統造成破壞。事實上,計算機漏洞的存在具有著絕對性,這是因為計算機軟硬件以及協議的開發所具有的滯后性所決定的,因此,漏洞修補往往是軟件商主動發現軟件缺陷或者是出現可入侵病毒之后再采取彌補措施的行為。因此,在計算機的維護中,需要選取能夠提供漏洞修補程序服務的軟件廠商,從而及時通過漏洞修補來破壞計算機病毒的傳播環境。
1.3防火墻與路由器控制技術
防火墻與路由器控制技術是指使用防火墻軟件或者對網絡配置作出合理的設置,避免設置端口以外的端口為計算機提供服務,同時對設置端口中的信息作出限制,從而有效切斷計算機病毒的移動渠道,以便屏蔽具有病毒特征的數據或者切斷已感染計算機與其他計算機之間的聯系。當然,無論是防火墻還是路由策略,對病毒所作出的判斷都以病毒的行為特征為依據,而一些病毒的行為特征和一般的應用十分類似,因此,使用這種技術對計算機病毒作出防范,容易出現對正常軟件的誤判。
二、網絡環境下計算機病毒防范技術的發展趨勢
網絡技術以及網絡病毒技術都處在高速發展的過程中,因此網絡環境下的計算機病毒防范工作也將有很長的路要走。當前,類型不同的計算機病毒特別是具有復合型特征的計算機病毒,很難利用常規的方法進行檢測與防范,因此,在病毒庫的建設中,有必要對計算機病毒的通性作出進一步的挖掘,這對于提升病毒檢測與防范的準確性和有效性具有著重要意義;其次,當前計算機病毒檢測與防范技術普遍具有著“一刀切”的特點,許多正常的程序會產生誤報現象。因此,未來的計算機病毒防范技術,有必要使用模糊思想對程序作出判斷,從而避免病毒漏檢或者正常程序的誤報現象,并確保對病毒的檢測過程始終保持謹慎態度;最后語義分析將成為網絡環境下計算機病毒檢測與防范的主要依據,這主要是因為面對不斷變異的計算機病毒,代碼語義能夠對病毒作出解釋,并能夠成為對程序作出準確判斷的依據。
三、結語
網絡環境下計算機病毒的傳播,對于網絡與計算機技術的發展、社會大眾的生活與工作都產生著嚴重危害,因此,計算機用戶應當掌握病毒檢測技術、漏洞修補技術以及防火墻與路由控制技術等。同時,網絡環境下計算機病毒防范技術中出現的問題,也為計算機病毒檢測與防范技術的發展指明了方向。相信隨著反病毒技術的發展,計算機病毒對社會所產生的危害也會被逐漸弱化。
參考文獻
[1]尹立賢.信息安全技術的實踐探索與創新研究[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6,05:212.
[2]周瑩瑩,歐陽玉峰.計算機網絡應用病毒防護技術[J].數字技術與應用,2016,01:215.
作者:周武潔 單位:蘇州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