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數字認證與新聞傳播學教育變革探析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數字認證與新聞傳播學教育變革探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數字認證與新聞傳播學教育變革探析

      2018年,《哥倫比亞新聞學評論》提出“我們還需要新聞學院嗎”的疑問,反映了新聞傳播學教育已在遭受互聯網和新興自媒體的沖擊。[1]2020年,教育部高教司吳巖司長在新文科建設工作會議報告中強調新技術是新文科建設的三大基本抓手之一。教育部新聞傳播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陳昌鳳教授也強調:數字教育可以成為當前技術緊迫態勢下新聞傳播教育的一個重要抓手,由此去培養和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術能力、產業知識與商業智慧。[2]美國新聞和大眾傳播教育認證委員會(ACEJMC)是被美國高等教育認證委員會認可的唯一正式的新聞與大眾傳播專業教育權威認證機構。2018年,ACEJMC會議通過了理事會提出的數字認證方案,同年開始了數字認證試點。截至2020年,美國已有118所新聞傳播學院通過了ACEJMC認證。[3]ACEJMC數字認證反映了美國近年來數字化教育的基本標準,是對新聞傳播學科數字教育的合法化建制。分析ACEJMC數字認證方案及其實施經驗,可為建設我國的數字化教育提供借鑒。ACEJMC數字認證的創新思路面對數字化新形勢,ACEJMC前主席彼得·巴蒂亞認為:“我們必須給學生更大的靈活性,以鼓勵創新。我們要求學校為學生未來的數字化工作做好準備而負責。”[4]為此,ACEJMC提出了一套較為完整而靈活的數字認證體系。目前,ACEJMC數字認證體系包括5項標準和21個指標,涵蓋了數字教育的課程設置、師資隊伍、教學方式等全面系統的教育問題。

      1.課程設置的數字化再造

      課程是教育的核心。2018年通過的ACEJMC數字認證標準是在“混合現實、人工智能、算法透明性、誤報算法傳播以及新興智能分發工具等技術背景下制定的”[5],要求課程進行全面的、細化的數字化變革,必修課程至少包含以下7個主題中的4項:媒介技術史、新媒介技術背景下的第一修正案與法規、用戶互動、跨媒體設計、數據挖掘算法等深度研究、現代語言編程、人工智能[6],目前通過認證的新聞與大眾傳播學院的課程設置也都是圍繞其中開展。如亞利桑那州大學沃爾特·克朗凱特新聞與大眾傳播學院,其新聞教育尤其注重專業化訓練,指出每個學位所上課程的75%都應屬于數字技能類,而且人數上限為20人。同時,新聞學院的實踐設置緊密結合就業發展形勢,開設了新媒體創新和創業實驗室,與計算機和經濟專業的學生展開跨學科跨專業的實踐合作,為地區和國家的媒體、組織創造出尖端的數字媒體產品。[7]在具體課程上,強調動手實踐的重要性,如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開設的多媒體新聞,課程下面又包括視頻講故事、音頻講故事和新聞攝影三個板塊[8],學生們在使用專業的數字技術工具方面得到了深入的指導。

      2.師資隊伍的數字化組建

      師資隊伍是教育的保障。ACEJMC數字認證要求新聞傳播學院的主要責任人和組織隊伍為師生提供新興科技、數據基礎和新傳播思想培訓,教師需要做與新興技術與傳播技能相關的演講討論,發表數字教育相關的學術成果。同時,ACEJMC數字認證特別強調教師隊伍的多元化和靈活性。如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目前擁有200多位教師,其中全職教師占18%,兼職教師占74%,客座講師占8%[9],許多主干課程都是由兼職教師授課,這樣有利于與業界保持緊密聯系。學院的教師分為數字技術型和傳統理論型,每門課程也都需要兩種類型的教師合作,如新聞學思想這門課程就有一位教師指導概念教學,另一位教師教授制作博客[10],保障了每一門課程知識數字化轉型的前沿性與應用性。此外,一流的數字型人才匯聚也體現了對自由教學理念的堅守。ACEJMC認為每個新聞傳播學院都有自己的考量,數字認證標準不會對具體課程、教學方案進行干預,而是尊重教師的主體性和主動性,這就給教師充分的自由來安排設計課堂。教師可以自由選擇上課的模式,既可以在線下課堂開展親密性教學活動,也可以玩轉Zoom、Udemy等線上教育平臺,給予教師靈活運用數字技術的權利。

      3.教學方式的數字化革新

      教學方式是教育的關鍵。根據ACEJMC的主張,教學方式應基于當下教育新情況,應構建學校內部的數字化實踐平臺,同時與外界展開有效對話,開展內外聯動,共同創建數字化創新型外部合作體系。在課程教學、科研及相關學術活動中,為學生提供必要的工具、機器、軟件、數據集和其他設備,把學生、學校和業界緊密結合起來構建生態化數字化實踐平臺。如美國得克薩斯州大學新聞與大眾傳播學院開設了媒體創新實驗室(MILab),學生能夠在這個空間里使用無人機、傳感器和369視頻虛擬現實等新興數字技術,并接受一系列數字產品管理和社交媒體技術方面的培訓。[11]蒙特雷科技大學更是創建了名為“Tec21”的獨特教學組織方式,在入學時就把學生的興趣和未來從事的數字化場景結合起來,制定獨特的學習體驗。[12]此外,教學組織還應與外部拓展多層次、多樣態的合作空間,推進數字化在教學中的深層次應用,廣泛開展多元學習方式。我國數字教育轉型展望在數字技術快速發展的當下,正是建立學科認同和解決合法性危機的緊要關頭,ACEJMC數字認證以及創新實施無疑為我國數字教育變革提供了啟發。同時,由于我國政治文化、新媒體技術的發展、新媒體生態環境、數據教育資金投入、教育傳統與體制、人才的儲備等方面與美國存在較大差異[13],因此,數字化認證既具有支撐教育理念、資源、模式、管理的“同頻共振”范式,也應該不同國家、不同學校有不同的特色應用。

      1.數字認證標準認同:發掘同頻共振因素作為高等教育質量的保障,專業認證在上個世紀80年代被引入我國。2017年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學院完成教育部全國首家新聞學專業認證。[14]面對數據化浪潮,ACEJMC數字認證標準的成功應用,使我們認識到建立新的學科統一認同標準的重要性,為此,我們的數字化教育與ACEMJC呈現出理念的一致性,雙方都強調數字化人才培養的使命性,培養具有開拓創新、獨立思考、綜合能力的學生,注重提升學生學習成果與社會市場的契合程度。同時,我們應汲取ACEJMC數字認證標準下的有效經驗,如在課程分配上,國內很少細分數字技術型和理論型教師的區別,導致無法發揮數字技術型教師的優勢,因此可適當取法國外專兼職之于理論技能教學的創新分配,不斷完善我們的數字化教育資源和模式。

      2.數字教學參與認同:發揮主體性獨特性在學科領域中引入數字化技術支撐教學時,要謹記數字化技術只是輔助性的工具,而教育的主體仍然是人類主體本身。正如ACEJMC數字認證標準不對專門的課程教學大綱、課程或教學方法作任何規定,認為每個新聞學院都有自己獨特的情況、文化、社會或者宗教背景,這種獨特性是一種應當受到保護的資產。我們需要依據自身優勢占據數字化變革的發展先機,在數字化變革中完成個性特色發展的新的蛻變,以此對抗“馬太效應”下教育水平不均衡的局限。

      4.結語

      上世紀80年代以來,ACEJMC認證經歷了從傳統到網絡到數字媒體再到智能化媒體與時俱進的完善修訂過程,專業的合法化認同是一項創新和復雜的系統工程。本文從體制到實踐層面引介了2018年實施的ACEJMC數字認證的教育模式與先進經驗,呼吁中國新聞與傳播學科的數字教育變革,并啟發辯證對待人才培養與科學技術的體用關系,構建新文科發展趨勢下獨具特色的數字新聞傳播教育體系。

      作者:蘇狀 周鈺 單位:東華大學傳播系東華大學傳播系

      亚洲熟妇AV一区二区三区宅男| 婷婷国产偷v国产偷v亚洲| 亚洲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男同| 亚洲成aⅴ人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之日韩精品| 亚洲国产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日韩中文字幕v在线| 小说专区亚洲春色校园| 国产精品日本亚洲777| 国产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 亚洲av无码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妇女无套内射精| 99人中文字幕亚洲区| 内射少妇36P亚洲区| 亚洲高清视频免费| 亚洲欧洲美洲无码精品VA| 亚洲av永久中文无码精品| 亚洲成人免费电影| 亚洲H在线播放在线观看H| 亚洲日韩精品A∨片无码| 国产精品无码亚洲精品2021| 亚洲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看黑人| 狼人大香伊蕉国产WWW亚洲| 国产亚洲精品91|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专区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AV无码| 亚洲精品无码AV人在线播放|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软件|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vr| 亚洲av一综合av一区| 久久亚洲日韩看片无码|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亚| 亚洲成av人无码亚洲成av人|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一线|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 亚洲熟伦熟女新五十路熟妇|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 亚洲真人日本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