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試析網絡媒體發展對新聞傳播理論的沖擊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經典的新聞傳播方式對于人類文明的進步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但是隨著科技的進步,網絡信息科技逐步發展的今天,新興的網絡媒體對于傳統的新聞傳播理論的沖擊是非常巨大的,傳統新聞傳播理論在將來應該如何發展,這是值得新聞人考慮的問題。本文以網絡媒體對傳統媒體的沖擊入手,闡述了傳統新聞傳播理論在新時代下具體有哪些沖擊,對此傳統新聞傳播應該如何應對。
關鍵詞:傳統新聞傳播理論;沖擊;網絡媒體
一、前言
傳統新聞傳播理論給人們帶來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但是由于網絡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與完善,新興媒體憑借著自身傳播范圍廣、涵蓋范圍大等特點深受人們的喜愛,這就使得傳統新聞傳播理論逐漸處于弱勢,加大了對傳統新聞媒體的沖擊。傳統新聞傳播理論在未來應該如何生存,這值得思考。本文詳細敘述了新媒體時代下傳統新聞媒體受到了哪些沖擊,以及在這些沖擊之下傳統新聞媒體應該如何應對。
二、傳統新聞傳播在新時代下受到的沖擊
(一)給議程設置理論帶來的打擊
常說的“議程設置理論”,指的是通過媒體人發出的信息,對不同人群的影響以此作為研究點來判斷所發出新聞的具體價值,此種方式深刻體現了傳統媒體做事的嚴謹,以及對工作認真的程度。但是就算如此,傳統的“議程設置”理論還是遭到了新媒體的打擊。議程設置的主動權有了翻天覆地的轉變,從之前的媒體主導變成了現在的大眾主導,再加上現在網絡非常的開放,致使議程設置變得越來越開放,從而使得傳統媒體人失去了主導的地位,傳統新聞傳播也因此受到嚴重的打擊。[1]
(二)給意見領袖理論帶來的打擊
“意見領袖”理論,是指在新聞行業上具有話語權的領袖人物,這些人物所說的話、所做的事來啟示新聞媒體人在經典的新聞傳播中的交接處。伴隨著新時代的到來,人們接收信息的平臺逐漸增多,各種網絡平臺不斷涌現出來,如人人網、貼吧、QQ等,只要擁有智能手機,都可以注冊賬號,在平臺上留言、評論,根據自己的喜好來決定所觀看的信息。這種情況的出現,使人們不再需要意見領袖,所有的人都可以暢所欲言,這就對領袖意見理論造成了嚴重的打擊。雖然網絡科技飛速發展給人們帶來了很多的便利,但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給人們造成了很多負面影響。比如言論自由,這就使得新聞的真實性無從考證,導致網絡新聞的質量不斷下降。公眾平臺會出現很多煽動性的言論和一些對國家不利的不實傳聞,比如“世界末日即將來臨,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即將毀滅”等沒有科學依據的謠言在網上肆意傳播,導致很多人盲目跟風轉發,以訛傳訛,造成極大的社會壓力,嚴重的會導致社會發生動蕩。[2]
三、傳統新聞在新媒體時代下應該采取怎樣的應對措施
(一)要做到三網融合
在新媒體飛速發展的今天,傳統新聞媒體首先要做的就是三網融合。三網融合,主要是指電信網、廣播電視網、互聯網在向寬帶通信網、數字電視網、下一代互聯網改進的過程中,三大網絡通過技術上的改造讓其技術以及功能趨于一致,所做的業務范圍相同,在網絡上相互連通,好的資源共同分享,可以為用戶提供語音、數據和廣播電視等多種服務。[3]三網融合并不意味著三大網絡的物理合一,主要是指高層業務應用的融合。三網融合應用廣泛,遍及智能交通、環境保護、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等多個領域,能增加傳統新聞的曝光率,像新媒體一樣開拓更多的傳播領域,讓人們能夠在多個平臺上接收新聞。
(二)促進新老媒體相融合
傳統新聞媒體想要持久的發展下去,就必須迎合大眾的心理,加快與新媒體融合的步伐,只有這樣才能在更大程度上迎合廣大群眾新的生活方式,比如電視新聞可以通過移動端呈現在觀眾的面前。[4]
(三)提升傳統新聞的高度
由于新媒體時代下每個人都可能是新聞的傳播者,人們言論自由、所傳播的內容真假難辨、傳播新聞的質量參差不齊等,致使“意見領袖”理論失效。這種大環境的促使下,傳統新聞傳播更應該保證其真實性、專業性、透明性,突出優勢,使傳統新聞傳播在觀眾的心中樹立起一個有權威、有公信力的形象,這樣才能使傳統新聞可持續地發展下去。
四、結語
網絡科技的飛速發展促使網絡新媒體出現,這是大勢所趨,其不可控制性打破了傳統的傳播理念,但正是因為這種特質,雖然其傳播速度快、范圍廣,但是也存在不利的因素,如傳播內容真假難辨、傳播新聞質量參差不齊等。傳統新聞傳播媒體應利用其不利的因素,加大力度進行資源整合,加快與相關媒體的結合,提高市場競爭力。與此同時,要更加注重所傳播新聞的質量,保證其真實性,增加新聞傳播的可信度,建立新聞傳播獨有的威信力,以此來應對新時代下新媒體帶來的諸多挑戰。
參考文獻:
[1]倪秋利.“央視新聞”官方微博與微信的傳播機制比較研究[D].河南大學,2016:156-182.
[2]劉超倫.網絡新聞中女司機的污名化現象以及傳播效果研究[D].河北大學,2016:56-79.
[3]周文高.網絡媒體的發展對新聞傳播理論的沖擊[J].新聞傳播,2015,06(16):19-20.
[4]李星星.從“電視讀網節目”看網絡新聞的電視化傳播[D].陜西師范大學,2014:105-132.
作者:張譽千 單位:武漢大學新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