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職工精神文化權益分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北京市總工會始終把職工文化工作作為教育職工、引領職工、凝聚職工的重要載體,堅持以“中國夢•勞動創造幸福”為主題,按照“把握正確方向,搭建共享平臺,盤活各方資源,激發基層活力,助推職工發展”的總體工作思路,不斷加強組織領導,創新體制機制,增加資金投入,培育文化品牌,創作精品力作,在推進職工文化繁榮發展、維護職工精神文化權益、引導職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首都社會和諧穩定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統領職工文化工作
堅持鮮明主題,深化價值認同。我們始終堅持將“中國夢•勞動創造幸福”這一主題貫穿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使職工通過參加活動形成清晰記憶并固化為一致的價值認同,初步形成了依托文化活動實現價值引領的首都職工文化工作模式,實現了文化服務工作與職工宣傳思想工作的深度融合,增強了職工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激發了職工的勞動熱情和創造活力。抓好整體設計,拓展工作思路。我們適時推出“在職職工文化體育發展助推計劃”,在對職工文化工作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進行全面梳理的基礎上,結合首都職工隊伍實際對職工文化體育發展工作進行總體設計和整體規劃,進一步完善體制和機制,并通過典型示范、資金助推、人才支持,引導和帶動全市各級工會為職工提供“訂單式”服務,將全市職工文化工作黏合成“一盤棋”。
二、緊貼職工需求開展文化服務
開展“訂單式”服務,實現服務“零距離”。我們推出“訂單”式文化服務,把選擇權交給基層、交給職工,讓職工能夠按自己的意愿參加活動。在職工書屋圖書配送、培訓課程制定、慰問演出活動等方面,由基層工會組織和職工根據自身需求提出申請,市總工會依據基層需求,制定服務計劃。在“五一”假日文化活動中,市總工會通過12351職工服務平臺項目,職工憑京卡•互助服務卡自主選擇參與項目、參與時間,幾乎所有項目上線不到3天,門票就被一搶而空。豐富多樣的個性化服務,實現了文化活動的“私人訂制”。融入時尚元素,增強文化感召力。我們不斷探索主流價值觀教育與時尚元素有機融合的途徑,依托新媒體平臺吸引年輕職工積極參與。精心策劃漫畫涂鴉、隨手拍、微電影、微故事比賽,話劇、舞臺劇展演等備受年輕職工群體喜愛的項目;用“快閃”等形式贊美勞動、贊美勞動者。我們設計推出的“幸福在哪里”網絡視頻吸引了近千萬人次觀看。我們還用最新潮的H5移動端頁面制作技術推介資治通鑒大型展覽,介紹優秀中華傳統文化,吸引了大批職工群眾積極參與,增強了文化活動的感召力和影響力。打造文化品牌,擴大影響力。市總工會每年推出30余項職工文化活動,其中“五一”假日文化活動、職工文化藝術節、太廟國學講壇等項目,吸引職工超過100萬人次。2014年舉辦的4期太廟國學講壇,通過現場及電視聆聽講座的職工達到33.6萬人次;開設文化藝術培訓課程20余種,直接受益職工上萬人;職工藝術團堅持送文化到基層、送快樂到一線、送服務到身邊,演出300余場,“零距離”服務職工10多萬人次,受到全市職工的廣泛歡迎。
三、激發基層活力形成多級聯動
延伸工作手臂,拓寬服務平臺。我們盤活工會系統內的優質資源,形成了以市勞動人民文化宮、職工文化協會、書畫協會為核心,以各區縣工人文化宮、俱樂部為中堅力量,以12351為服務平臺,三級服務體系為工作網絡,職工之家為輻射延伸的工作模式,推進市級示范活動向基層和一線職工延伸,拓寬了職工文化服務的平臺。鼓勵職工首創,創新職工文化。我們積極引導職工文藝骨干以職工生產生活為素材,以普通職工為主角,創作出大量優秀文藝作品。歌曲《學做雷鋒》榮獲全國第十二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中國夢•勞動美》《心愿》等數十部(首)優秀文藝作品在全國比賽中取得了優異成績;以“勞動者的一天”為主線,精心創作而成的大型交響聲樂套曲《勞動創造幸福》,在社會上廣為傳唱。由首都勞模合唱團演唱的歌曲《好樣的》,還登上了今年中央春節團拜會的舞臺。建設人才隊伍,促進全面繁榮。我們注重加強人才隊伍建設,進行分層培養和管理。一是建設職工藝術團,通過各種文化活動和專業培訓,建立了一支覆蓋各個藝術門類的職工藝術家隊伍,成立了北京職工藝術團和13個分團。二是打造文藝骨干隊伍,僅2014年,就培養了615名文藝骨干。三是培養文藝愛好者隊伍,通過深入基層、深入一線送輔導、送培訓,為基層單位培養文藝愛好者隊伍,促進首都職工文化的全面繁榮。
作者:潘建新 單位:北京市總工會副主席、新聞發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