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風險鏈對安全管理的影響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風險鏈的理解
正確理解風險鏈很重要,它關乎安全管理的基礎工作,稍有不慎就會弄錯,比如有些人把危害因素說成問題隱患。所以首先必須正確理解風險鏈各大要素的概念,其次要弄清楚各大要素之間的區別和聯系,最后才能夠發揮它們在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1.1概念的理解
1)危險源:顧名思義是指危險的根源。是指一個組織的活動、產品或服務中具有潛在的可能導致傷害或疾病、財產損失、環境破壞或這些情況組合的能量和物質,包括根源或狀態,具有潛在的危害性特性。
2)危害因素:是指能誘發危險源實現危害的一些條件性因素,包括危險、有害因素。危險因素是指能誘發危險源造成對人傷亡或造成對物突發性損害的因素;有害因素是指能誘發危險源實現影響人的身體健康導致疾病或對物造成慢性損害的因素。
3)隱患:是指一個組織在活動、產品或服務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中所存在的不穩定并且影響到個人和組織利益的不符合相應法律法規、標準規范和規章制度的問題和缺陷。包括硬件和軟件方面,具有隱蔽性、普遍性和不穩定性。
4)風險:是指從危險源開始一直到導致危害性出現的某一特定危害事件發生的可能性與嚴重性的組合。
5)事故事件:一般是指已經造成死亡、疾病、傷害、損壞或者其他損失的意外情況。
1.2區別和聯系
它們是一個有機聯系的統一整體,密不可分。危險源是最根本的,其他幾個都基于其存在,沒有危險源,風險也就無從談起。一個危險源至少有一種危害性,每一種危害性都可能會有一個或幾個危害因素伴隨,每一種危害性至少會產生一種風險。隱患貫穿于整個過程,相當于加速促進危害因素去誘發危險源實現其危害性。危害性出現的頻率、可能性和嚴重性就是所說的風險。風險實現的結果即為事故事件。危險源、隱患和事故事件是可見和感知的,危害因素不一定可見,風險是具有預期性的,事故事件具有概率性、規律性和長期性。有危險源就一定有危害因素和風險的存在,但不一定會有隱患和事故事件的發生。為了更好的理解,不妨可以做以下對比。危險源可比作可燃物,隱患可比作助燃物,危害因素可比作著火點,事故事件可比作物質燃燒(或火災),那么風險就是發生這個物質燃燒(或火災)的可能性及其嚴重性的總體情況。從圖2可以看出,事故事件的發生有三個條件,即危險源、危害因素和隱患。在一定區域范圍內,危險源和危害因素相對于隱患來說是比較固定的,而且范圍也不大,最常變動的和擴大的圖2風險鏈注解示意就是隱患了。也就是說,相對固定的危險源和危害因素兩個集合沒多大變化,發生事故事件的可能性和嚴重性取決于隱患的大小和多少。隱患膨脹得越多越嚴重,中間的陰影部分也就越來越大,即事故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就越來越大,其風險也就越來越嚴重。這樣一來對風險鏈的幾個要素就有了比較清醒的認識。
2風險鏈的運用
正確理解風險鏈各大要素后,下面以最常見的高處作業為例說明它的具體運用。眾所周知,高處作業是指凡在墜落高度基準面2m以上(含2m)位置所進行的作業。如果僅僅認為高處作業是一個危險源,那么也只是一個籠統的概念。因為高處作業可以分為攀登高處作業、臨邊高處作業、洞口高處作業、交叉高處作業、懸空高處作業和特殊高處作業等六種,所以在辨識危險源時,范圍一定不要過大,描述一定要準確恰當,這樣才有利于后面危害因素的識別及隱患排查的準確而全面。下面以最常見的攀登高處作業為例,討論風險鏈的各個要素?,F在十分清楚攀登高處作業就是一個危險源了,那么誘發它實現危害的因素是什么?不難辨識出有高低勢能之差、磨擦力不夠和環境不良等因素。這個攀登高處作業危險源究竟會存在一些什么風險?顯然也很清楚,那就是存在人員傷亡或財產損壞的風險。風險實現的結果就是經常所說的高處墜落事故和滑倒碰撞事故了。那么發生這種事故事件的原因是什么?這就是常說的隱患。對于隱患,在工作中就需要經常進行排查。從何排查呢?不妨可從人、機、料、環、法和策等方面進行查驗,在此不一一贅述。原因找到了,工作中就可以想辦法加以控制和解決,這樣才能夠把安全管理工作做到位,從而保證安全生產和生命健康。
3結論
在石化企業的安全管理工作中,必須學會掌握風險鏈中各個要素對應的理論和方法,對應的搞好風險鏈中各個要素的管理,形成整個風險鏈的聯合控制和管理,也只有這樣安全管理才會真正落到實處,才會真正控制住風險。
作者:閔鑫穎單位: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氣田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