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支模的施工安全管理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1高支模的定義
根據《建設工程高大模板支撐系統施工安全監督管理導則》(建質[2009]254號文)中的定義,對于混凝土構件,模板支撐高度超過8m,或者跨度超過18m,或施工總載荷超過15kN/m2,或者集中線載荷超過2015kN/m2的模板支撐系統,歸類為高支模類施工。在施工中,這類建筑結構往往要采用高度5m以上的鋼管架設支撐與模板,一般其支撐框架的垂直高度要超過水平的寬度,導致其重心偏高,容易失穩。
1.2高支模施工方案的設計流程
典型的高支模的施工方案設計如下:(1)確定軸線以及梁構件的位置線,確定水平標高;(2)頂架搭建方案和鋼管頂托板上架設梁底龍骨的方案;(3)梁構件底部模板和側面模板的組裝方案;(4)模板底部支撐龍骨的架設方案;(5)樓面模板的安裝及梁板鋼筋綁扎工藝;(6)隱蔽工程;(7)梁板混凝土澆筑、保養、待固期;(8)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后,頂托、模板、頂架、水平拉桿的拆卸方案。
1.3高支模支撐系統的工藝要點
確定了施工方案,進行現場實施的時候,要注意支撐系統的搭建順序,安全施工典型案例,應按照以下順序:(1)先將軸線和梁位線于地面放線;(2)調整控制水平高度;(3)梁板垂直向支頂安裝;(4)梁底鋼管頂托上龍骨的架設;(5)樓板模板和支頂的安裝和驗收;(6)綁扎梁板鋼筋;(7)混凝土澆筑、待固、養護。
2高支模施工中安全管理存在的不足
2.1施工安全技術相對單一、措施不夠全面
當前,國內高支模施工的安全保障技術相對落后,體現在對于人員以及工程的安全技術相對單一。不少的高支模施工的設計與工藝人員,在安全防護考慮方面不夠全面,很多時候只是按照慣例或者經驗,提出一兩項的安全生產技術措施,由于危險因素考慮不夠全面,安全技術措施較為單一,沒有成系統的安全技術體系在支撐安全管理。
2.2施工人員自我安全防范意識薄弱,安全生產與管理培訓缺失
有很多施工,特別是一些工作時間已經很長的有豐富經驗的老施工人員,往往思想麻痹,對于安全防范沒有足夠的重視,個人的保護措施的利用不夠妥當,一些危險作業的操作也不夠規范。造成這個現象,施工企業本身的安全生產與管理培訓的缺失是主要原因。一些施工企業常年從事各類的工程項目,從來沒有發生過安全事故,但這樣往往就會導致安全生產的培訓與安全管理的培訓,存在缺失現象。
2.3監理單位監管針對性不足,相關法規有待完善
工程監理單位是施工中對施工企業的專職監管部門。但是高支模與普通的模板支撐系統的監管要求是不同的,而很普遍的一個現象就是,監理監管部門在高支模施工的監管中,以和其他工程一樣的要求在進行,特別是安全管理這樣的軟舉措方面,更是如此。同時,國家和行業在這一方面還沒有針對性很強的專門法律法規進行規定。
3加強高支模施工安全管理的若干措施
3.1工藝技術方面的措施
在施工技術的設計與施工工藝的編制方面,必須要對實際的結構特點、施工要求進行全面的了解,對于應用的工藝方案要經過專家與有經驗的技術人員詳盡論證,規范上要求邀請不少于5位這方面的專家進行設計、工藝方案評審論證。要采取防傾覆措施,對于立桿底部支撐結構、緊固扣件的鎖緊力矩,都要嚴格按照工藝規范的規定執行。對混凝土構件澆筑的各環節進行嚴密監控,采取防裂措施。
3.2施工安全管理體系的建立
要對施工人員以及管理、監理人員進行高支模安全施工的基本培訓,對于高支模施工的安全技巧以及容易產生隱患導致事故的關鍵監控項進行細致的講解。然后落實安全管理責任,層層負責,互相監督,落實安全管理責任考核,要求定期進行安全狀態回報。定期開展全面安全巡視工作,條件允許可以開展較大規模安全活動,讓安全施工的理念深入員工心中,才能真正規范安全生產,圓滿完成任務。
4結束語
隨著市場導向的變化,大跨度、大層高的建筑越來越多,高大的建筑結構大大拓展了室內設計的施展空間的同時,給施工增加了很多困難與危險。高支模作為在這類大層高建筑施工中采用的模板支撐系統,從結構上來說,本身就存在失穩倒塌的風險,再加上有相關的施工技術規范頒布的時間尚短,許多施工單位沒有完全遵照執行,由此而導致的施工安全事故高發。作為施工企業,在承建此類高安全風險的建筑時,必須做好充分的技術準備與論證,不能不合理地套用常規模板支撐系統的方案。同時必須更加重視施工過程的安全管理,監督人員不能抱有僥幸心理,瀆職無作為,一線人員也不能馬虎大意,這樣才能確保工程任務無事故圓滿完成。
作者:趙維單位:中國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