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教師在班級管理中的經驗探討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班級是學校對學生進行教育和教學工作的一個基本群體。班級管理的根本目的是實現教育目標,使學生得到充分的、全面的發展。所以,班級管理的好壞對于班級活動能否順利進行,對于學生能否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都具有很大的影響。作為班級的組織者、領導者和教育者,經過這幾年的工作,我深刻意識到,作為班主任,首先要有一顆愛心,要有對學生的摯愛之情和為教育事業獻身精神,并且在班級管理中要恰當處理好剛性管理與柔性管理,即嚴與寬的關系,這樣才能有效地提高班級管理的質量。
記得幾年前剛剛參加工作,我就擔任了班主任。那時年輕氣盛,總認為“嚴師出高徒”,無嚴無以成班,所以在管理班級時一味地要求嚴。然而,結果并不像自己想像的那樣,班級非但沒有“風平風靜”,反而出現了幾個屢教不改的“問題學生”。后來我漸漸明白,自己過分的嚴使得一部分學生壓抑了個性,而其中另一部分則產生了逆反心理,對要求反而不去認可和接受了,成了“問題學生”。我認識到一味地嚴并不能提高班級管理的質量,還需要適時、適度地采用“柔性”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教育。兩者應該是密切結合、有機統一的。在班級管理中,嚴不是冷面鐵心,寬也不是遷就縱容。只有做到“嚴中有寬,寬中有愛,愛中有教”才能達到預期的教育效果。如何在班級管理中貫徹體現呢?就此,我談一談自己的幾點看法。
首先,班級管理中要突出“嚴”。“教不嚴,師之惰”道出了“嚴”的重要性。我認為“嚴”要解決的問題是班級最基本最主要的問題,為了保證所有力量集中于此,不可避免帶有一定的強制性。當然,所謂“嚴”要有“格”的限制,這種“嚴”要求以能鼓舞人,激勵人進取為目的,要嚴中有情、嚴中有信、嚴中有章、嚴中有愛。
1.制定嚴密的班級管理計劃。班級管理計劃是指班主任對班級活動的設計和謀劃。內容可以明確教育目標的要求,可以分析學生情況,可以構思班級活動計劃的框架。計劃的制定要符合學校和班級管理的實際。科學、合理、嚴密的班級管理計劃,可以成為班級活動的指南針。
2.班級紀律要嚴明。國有國法,家有家規。班主任針對學生特點,在班級中制定可操作性強的、行之有效的規章制度,有利于良好班風的形成。我在班級中從課堂紀律、宿舍紀律、衛生等多方面按照學校的制度進行了規定。并選拔品學兼優的學生組成班委會,對學生的行為規范進行了量化管理,獎優罰劣,培養學生比、學、趕、幫、超的競爭意識,使學生自覺地規范約束自己,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班級管理在此方面取得了較理想的效果,為其它方面工作的開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3.對違紀學生要嚴肅處理。教育是塑造學生心靈的藝術。如果我們對學生的錯誤置若罔聞,不及時批評指正的話,會使學生喪失真善美、假惡丑的標準。對犯錯誤的學生進行批評教育,是一種心理上的刺激和震動,是對其不良意識和錯誤行為的沖撞,能喚起學生對自己不良行為的警覺,促使自己反思既往、中止不良行為,向著正確方向前進。有效的成功的批評,可以改變一個人,將一個人引向成功,使他一生受益。學生從班主任的批評聲中,如果能領悟出嚴中有愛,批評自己是為自己好,他也就從中得到了前進的信心和能力。
4.班主任要嚴格要求自己。“言教不如身教”,班主任不僅要嚴格要求學生,更應該嚴格要求自己。教師的作用可以說貫穿于整個教育過程的方方面面,我認為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人格力量的引導。教育是人學,是對人類靈魂的引導和塑造。學生受教育的過程就應該是一種人格完善的過程,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尤其是班主任人格力量所施加的影響。所謂“已不正焉能正人”,惟有如此,學生才能敬其師,信其道。班主任對每一種現象的態度,都通過這樣或那樣的方式,對學生的各個方面產生影響。我們班主任不僅是管理者,更重要的應是管理的尺度和標桿。所以,應該嚴格要求自己,讓學生學會不僅用眼睛而且用心靈去感受真、善、美。
在教育過程中,班主任必須對學生嚴格管理,嚴格要求。但“嚴”不是嚴厲、嚴酷。過嚴既不利于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也不利于班級工作的進一步發展。因此,班主任要正確把握嚴格管理的尺度,做到嚴中有寬。
如果說“嚴”以獎懲制度為手段,那么“寬”則以思想教育為主要手段。通過激發學生內在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使學生自覺完成班級所規定的各項目標。“寬”把對學生的愛護和寬容放在核心地位。
1.營造寬松的班級管理氛圍。嚴明的班級紀律,不應該使班級成為一潭死水。學生在管理活動中既是被管理的對象,又是管理的主人;既是被改造的對象,又是改造者。如果沒有一點自主權,沒有一個發表自己見地的機會和場所,那么就會有喪失自由的感覺,甚至會產生逆反心理。在班級內,可以營造一個相對寬松的管理氛圍,讓學生主動參與班級管理。比如班會時間,我會讓學生對班級里出現的問題發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見。這樣既使學生的意志和愿望通過合理渠道得到了滿足,又密切了師生關系,同時容易使學生對自己的行為產生自我約束,可謂“一舉數得”。
2.寬容地對待學生,尤其是違紀學生。十五六歲的學生自我意識和自我約束能力還不是很強。在其生活、學習的過程中犯點錯誤是在所難免的。如果學生動輒得咎,處處受罰,他的情緒一定會大受挫折,信心也會在不知不覺中喪失殆盡。一旦整個人在精神上萎靡不振,就算有高超的智慧、才能,也將難以發揮。反之,如果用欣賞的眼光來看他,他將因受到尊重而振奮,甚至能夠挖掘出他特有的潛能。對待學生,尤其是違紀學生,我們班主任要寬容、愛護。幫助他們分析違紀原因,尊重他們的人格和尊嚴,鼓勵他們重新開始。這樣的教育效果可能比單純處罰要好的多。
3.給予學生寬宏的活動、思維空間。如果班主任將學生的活動、思維時空僅僅局限于教室和宿舍,僅僅局限于書本和作業,沒有一個寬宏的展現自我的舞臺,班級管理水平也不會得到提高。予以學生寬宏的活動、思維空間,讓他們自我發展、主動發展;多方面培養興趣,通過書本和各種實踐活動獵取知識。這樣可以減少一些不必要的問題與麻煩,有效的提高班級管理的質量。
“寬”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自治能力,但必須有“嚴”做為前提,才不致于使學生放任自流,不致于使班級管理進入一盤散沙的危險境地。
嚴與寬的關系,作為班級管理活動中的基本關系,它們既相互滲透,又相互包含,是對立統一的。只嚴不寬,很難從根本上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品格;只寬不嚴,則談不上能及時有效地制止各種不良行為和不良現象的發生。只有把二者有機結合起來,嚴中有寬,寬中有嚴,優勢互補,才能有效的提高班級管理的質量。而使二者能有效的結合的最重要的因素應該是教師的一顆愛心。超級秘書網
世界上有兩種愛是最無私的:一種是父母對子女的愛,還有一種就是教師對學生的愛。與母愛、父愛相比,教師對學生的愛有著更深刻的道德意義,它是教師的一種崇高的道德情感。教師對學生的熱愛之情,不同于一般意義的父母對子女之愛,因為教師對學生不僅僅表現為關心或憐憫,或遷就與放任。教師對學生的熱愛之心,出自于對教育事業的投入與熱愛,不但自覺而且有明確的原則性。列寧曾經說過:“沒有人的情感,就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人對真理的追求。教師對學生誠摯的愛,喚醒的將是學生心靈深處最美好的情感。“愛”不僅是教育的“潤滑劑”,也是教育的出發點。
對于學生來說,班集體是他們成長的一塊田;對班集體來說,學生則是在集體這塊田中成長的一顆顆苗。苗要茁壯成長,離不開具備愛心的辛勤園丁;要使一個班集體中的每一位學生都會做人、成才,離不開每一位班主任老師愛的滋潤。只有熱愛學生、尊重學生、信任學生,與學生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師生之間息息相通,才能把工作做到點子上,做到學生的心坎上。也只有想學生所想,愛學生所愛,急學生所急,做學生所求,給學生親切感、安全感和信賴感,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學生才會自覺地、主動地投身到班級活動中去。“愛”是一條貫穿于班級管理的永恒主線,更是一條提高管理質量的生命線。“愛”要貫穿滲透整個教育的全過程。沒有了愛,教育將不復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