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企業投資稅務籌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稅收在經濟環境中的要素地位越來越高,日漸成為企業投資、融資等選擇的重要因素。企業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目的是以最小的投入獲得最大的收益,等量的資本投入,投資成本越低,投資收益就越高,投資成本越高,投資收益就越低。一個企業如何合理合法地安排本身的生產經營活動,才能繳納盡可能少的稅收,稱之為稅務籌劃。稅務籌劃的具體方法很多,比如:分稅種籌劃、分經營環節籌劃、分國別籌劃、投資融資籌劃等。為了使企業整體效益最大化,在進行具體稅務籌劃時,可以綜合使用各種籌劃方法。本文僅論述企業投資方面的稅務籌劃方法。
投資決策的稅務籌劃
企業進行投資決策所關心的是企業投資所獲得的所得稅后凈收益。因此,企業所得稅對企業投資決策的影響最為明顯。稅收負擔輕或者減稅有利于刺激企業投資,而稅收負擔重或者增稅會抑制企業投資。稅收負擔輕重或稅收負擔增減可以從國家在某個時期的稅收政策中顯現出來,稅收優惠是國家稅收政策的組成部分,是減輕稅收負擔的一種手段。國家實施稅收優惠引導企業投資方向,調整產業結構,刺激經濟增長,而企業投資利用稅收優惠可以減輕稅收負擔企業在進行投資決策時應分析國家的稅收政策的導向,預測稅收特別是企業所得稅對企業投資收益的影響。從目前看,在這方面可以從幾個方面籌劃:
一是投資于固定資產可以享受折舊抵稅待遇,減輕稅負。在不遠的將來,我國現行的生產型增值稅將改為消費型增值稅,投資于資本有機構成高的行業,增值稅稅負將比現在有一定幅度的下降。
二是在投資總額中壓縮注冊資本的比例,根據稅法規定,借款利息能夠列入企業的財務費用,進而減少所得稅開支,并且可以減少投資風險,享受財務杠桿利益。
三是盡可能多地使用設備及無形資產投資,因為設備的折舊、無形資產的攤銷費可以在稅前扣除,縮小所得稅的稅基,進而減少所得稅稅負。
投資地點的稅務籌劃
分析稅收制度的區域導向型優惠,選擇稅收負擔輕的投資地點。我國現行企業所得稅制度規定,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國務院批準的高新技術開發區的高新技術企業的所得稅率一般是15%,其他地區一般是33%,相差18%,而且,國務院批準的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內的高新技術企業,自投產年度起免征所得稅二年。自我國西部大開發以來,在稅收方面出臺了不少優惠政策,如果企業到西部投資,就可以享受這些優惠。
從國外的情況看,有的國家或地區不征收所得稅,有的國家的所得稅率高于我國或者低于我國。因此,投資地點不同,稅收負擔會有所差別,最終影響到投資收益。對于跨國投資者,還應考慮有關國家同時實行稅收居民管轄權和收入來源地管轄權而導致對同一項所得的雙重征稅,以及為避免國際間雙重征稅的雙邊稅收協定有關稅收抵免的具體規定,以進行投資國別或地區選擇。
企業進行投資時,應充分利用不同地區的稅制差別或區域性稅收傾斜政策,選擇整體稅收負擔較輕的地區進行投資,使得該投資收益較大。
投資行業的稅務籌劃
分析稅收制度的行業導向型優惠,選擇稅收負擔輕的行業進行投資。
我國現行稅收制度中關于所得在不同行業之間稅收負擔的差別比較明顯。比如,企業所得稅制度規定,對新辦的勞動就業服務企業,當年安置城鎮行業人員達到規定比例的,可在三年內減征或免征所得稅。而在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所得稅制度中規定,從事港口碼頭建設的中外合資經營企業,經營在15年以上,經企業申請,主管稅務機關批準,從開始獲利的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五年免征企業所得稅,第六年至第十年減半征收。其稅率按15%計。而對于從事農業、林業、牧業的外商投資企業和設在不發達的邊遠地區的外國投資企業,經營期在10年以上,從開始獲利的年度起,第一年、第二年免征企業所得稅,第三年至第五年減半征收。而沒有優惠的其他行業,所得稅率一般為33%,且沒有減稅期和免稅期。對于高新技術產業,所得稅稅率為15%.
投資方式的稅務籌劃
考慮企業的投資方式。按投資的對象分,投資分為直接投資和間接投資。
直接投資一般指對經營資產的投資,通過購買經營資產,興辦企業,掌握被投資企業的實際控制權,從而獲得經營利潤。企業進行直接投資面臨的稅制因素很多,可以涉及到商品稅、所得稅、財產稅、行為稅。企業在進行直接投資時,還會面臨是興建新企業,還是收購現有虧損企業的問題。如果稅法允許投資企業與被收購企業可以合并報表集中納稅,則盈虧抵銷之后,投資企業的所得稅負擔將有所減輕。
間接投資是指對股票或債券等金融資產的投資,對這種投資方式,需要關心的是投資收益及投資風險,而稅收是一個重要影響因素。我國稅法規定,企業分取的股息須按規定計入收入總額繳納所得稅,而購買國庫券的利息收入,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準予扣除,即國庫券利息收入是免稅的。
組織形式的稅務籌劃
企業在投資時,還應考慮企業的組織形式。因為企業的組織形式不同,稅收待遇有差別。現代企業的組織形式有公司企業、合伙企業、獨資企業。公司企業是一種重要形式,又分為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不少國家對公司和合伙企業實行差別稅制。公司內部的組織結構不同,總體稅負也將有別。從稅法角度看,子公司與母公司的關系和分公司與總公司的關系不同。子公司是獨立的納稅人,而分公司作為總公司的分支機構,而不作為獨立的納稅人。對于國內投資者,因為分公司不作為獨立納稅人,分公司的經營結果是利潤或者是虧損都轉給總公司,由總公司統一集中繳稅,總公司與分公司之間的盈虧在計稅時可以互抵,而母公司與子公司之間就不享受這一稅收待遇,而是各負盈虧,各自繳稅。一般來講,企業可以在分支機構設立前期采用分公司形式,后期采用子公司的形式。
企業投資決策是一個十分復雜的過程,它的制定不僅與當前現行的稅收制度有關,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還取決于企業對國家未來的稅收政策的預測。這就是說,企業在進行投資時,不僅要考慮現行稅收制度、稅收政策,還要關心國家的稅制改革狀況、稅制改革動向、稅收政策的導向,合理合法地進行有效的稅務籌劃,使得本企業的投資既能盡可能多地享受國家的稅收優惠,獲得最大的投資凈收益,又能符合國家稅收政策,接受國家的稅收調控,促進我國國民經濟的迅速發展。
參考文獻:
1.財政部注冊會計師考試委員會辦公室。2005年度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指定輔導教材—稅法。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5
2.方衛平。稅收籌劃。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1
3.張中秀。納稅籌劃案例點評。企業管理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