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企業增值稅轉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增值稅已經成為我國財政收入來源的第一大稅種,2004年我國選擇在東北地區率先進行增值稅轉型試點。從理論上分析了增值稅對稅負的影響,再通過實際數據對理論結果進行驗證。
關鍵詞:生產型增值稅;消費型增值稅;稅負影響
2009年1月1日,中國歷史上減稅力度最大的單項稅制改革——增值稅轉型改革,終于在全國范圍內開始了。
2008年11月5日,國務院總理主持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出臺了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十項措施。其第九項措施為,自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實施增值稅轉型改革——允許企業抵扣新購入設備所含的增值稅,同時實行取消進口設備增值稅和外商投資企業采購國產設備增值稅退稅政策,將小規模納稅人的增值稅征收率統一調低至3%,將礦產品增值稅稅率恢復到17%。
作為我國目前第一大稅種,增值稅改革意義重大。2007年,僅國內增值稅收入就超過1.5萬億元,約占全年稅收收入的31%。此次改革,國家財政預計將減收1200億元以上,堪稱我國歷史上單項稅制改革減稅力度最大的一次。
一、增值稅轉型的成效
從2004年下半年開始,國家在東北地區的部分行業率先進行了增值稅轉型改革的試點,允許企業從當年7月1號以后購入機器設備投資中所含的增值稅款,在繳納增值稅的時候予以扣除。2004年,東北三省共認定增值稅轉型企業40306戶,占東北三省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納稅登記總戶數的32%。從行業分布看,主要集中在裝備制造業(19429戶)、農產品加工業(9060戶)和石油加工業(7945戶)三大行業,占總戶數的90%。2004年認定企業固定資產投資總額305.34億元,進項稅額15.76億元,占投資額的5.2%,實際抵、退12.58億元,占進項稅額的79.8%。
增值稅轉型使得企業稅負降低、固定資產投資增加從一定程度上促進東北經濟的發展,2004年東北三省生產總值達到15133.9億元,同比增長12.3%,增幅高于全國平均水平2.8%,規模工業企業共完成增加值4870億元,比2003年增長19.7%,是連續多年以來增長速度最快的一年;規模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328億元,同比增長35.5%;在吸引外資方面成果十分顯著,達到59.4億元,同比增長83.6%,高于全國平均水平70個百分點。增值稅轉型政策的實施激發了轉型企業的活力,使其得到了進行擴大再生產的良好機會,通過轉型企業的市場規模的擴大,將帶動投資需求的增加,及工資水平的上漲,乃至整個社會的生產與消費,實現良性循環。
二、增值稅轉型對企業稅負的影響
增值稅轉型對企業稅負到底會有什么影響?下面以簡化的實例把生產型增值稅和消費型增值稅稅基進行比較分析。
如甲企業購入機器一臺,價值10萬元,增值稅1.7萬元。假設該機器設備的正常使用壽命為10年,預計凈殘值為0,采用平均年限法對其計提折舊,所得稅稅率為25%。在生產型增值稅形式下,甲企業在購入機器設備時不允許抵扣增值稅,會計處理是增加固定資產11.7萬元。在該機器設備的正常使用壽命里,每年的折舊額為1.17萬元。該筆費用可以沖減利潤,即每年可以使甲企業少繳所得稅1.17×25%=0.2925萬元,折算成年金現值為0.2925×6.1446(年金現值系數)=1.7973萬元。
隨著機器設備的使用,它的價值轉移到產品當中去,并隨著產品的銷售而形成銷項稅額,這部分銷項稅額雖然不是甲企業負擔而是由甲企業產品的購買方負擔,但稅務機關確實對該機器設備重復計征了增值稅。總的看來,甲企業購買機器設備實際上繳的稅款為增值稅1.7萬元,折舊抵減收入共少繳所得稅1.7973萬元。
在消費型增值稅形式下,甲企業在購入機器設備時的增值稅允許作為進項稅額抵扣,會計處理是增加固定資產價值10萬元。在該機器設備的正常使用壽命里,每年的折舊額為1萬元。該折舊額每年可以使甲企業少繳所得稅1×25%=0.25萬元,折算成年金現值金額為0.25×6.1446(年金現值系數)=1.5362萬元。由于在購入時增值稅已作為進項稅額抵扣,因此不存在重復計征的問題。對于甲企業來講,它沒有負擔增值稅,折舊額抵減收入共少繳所得稅1.5362萬元。
從以上實例可以看出,生產型增值稅向消費型增值稅轉變對企業納稅的影響不僅涉及到增值稅,還涉及到所得稅;不僅涉及到購買機器設備的當期,而且涉及到機器設備整個壽命期。這種轉變可以使甲企業因為避免重復計征增值稅而少繳1.7萬元,但從折舊抵減收入得到少繳所得稅的好處卻減少了0.2612萬元(1.5362-1.7973)。因此,甲企業一共可以獲得稅收上的好處是1.4389萬元(1.7-0.2612),而不是1.7萬元。
三、對企業提出的建議
企業要把握好機會,利用現有政策加快發展。加快設備更新、技術改造,進行產品更新換代。因為增值稅轉型后,企業可以對固定資本的進項稅額進行抵扣,這樣,企業就能省下更多的資金,增加利潤,擴大生產。同時,面臨世界范圍內的金融危機,一些大型設備在價格上也比以往更具優勢。而危機過后的復蘇,則需要大量的商品來彌補市場需求。現在,正是為未來占領市場打下基礎的良好時機。
參考文獻:
[1]盈盈:《增值稅轉型對中國企業的影響》《新財經》2009
[2]郁陽剛萬義平:《增值稅改革的影響分析》[J].《經濟分析》2005,(3).
[3]鄧建軍:《消費型增值稅制設計的理論依據》[J].《稅務研究》2005,(4).
[4]安體富:《當代中國稅收政策研究》[M].《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