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企業目標成本管理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實行目標成本管理的必要性
經過充分競爭后的摩托車行業將面臨顧客對價格敏感度越來越高,行業內摩托車廠家相繼以促銷降價來提升市場占有率,摩托車市場已由計劃經濟時代的賣方市場轉向現今的買方市場,由市場決定產品價格已成不爭的事實。傳統的成本管理由于成本核算不及時不準確、成本控制薄弱等因素,已不能適應瞬息萬變的競爭環境及市場低成本需求的壓力。目標成本管理將有助于摩企成本管理落地,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
1.目標成本管理定義目標成本管理是確定目標成本以及圍繞目標成本落實而展開一系列成本控制的總稱。目標成本管理過程由價格引導,關注顧客,以產品和流程設計為中心,并依賴跨職能團隊。目標成本管理從產品開發的最初階段開始,貫穿產品生命周期始終,并將整個價值鏈納入其中。
2.傳統成本管理傳統的成本管理從生產產品出發,“以產定銷”,“生產決定成本、成本決定售價”,即通過“產品研發設計→材料(配件)采購定價→產品生產制造→核算產品成本→加上目標利潤→確定銷售價格”這一過程來確定銷售價格,銷售價格能否為市場所接受,只有在生產出產品并投放市場銷售后才知道。因此,常常出現摩托車新品開發出來,產品也生產出來了,卻在市場上銷售不出去,因為價格太高不為市場所接受,結果新品開發失敗,浪費了大量的人力、財力和物力,也使公司背負沉重的新產品開發費。
3.目標成本管理目標成本法從市場出發,“以產定銷”,“市場決定售價、售價決定成本”,通過“市場調查→客戶需求分析→確定目標價格→扣除目標利潤→得出可接受成本(目標成本)→產品研發設計→產品生產制造→材料(配件)采購定價”這一逆向、有序過程來持續降低成本。經調查,摩托車產品研發設計階段所鎖定的產品成本占全部成本比例約達80%,這意味著產品設計完成,大部份成本已經固化,后續生產、營銷等階段成本的可控余地不大,因此目標成本法把重心放在產品設計階段。其精髓即為:以市場、顧客為中心,以價格為導向,以設計為重點,從成本產生的源頭開始管理,貫穿產品整個生命周期,橫跨企業各個職能部門,覆蓋整個企業價值鏈。最突出的特點即為“售價決定成本”。用這種方法,企業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成本的事前控制之上,而不是等到成本真正發生后再進行事后的調整與改進。因此,運用目標成本管理,新品開發一個成功一個,人盡其才,物盡其用,最大限度的創造企業的價值。
三、目標成本法基本環節
1.市場調查銷售公司業務負責市場信息的收集,包括但不限于:銷售渠道(或客戶)目標價格及相應的車型配置、包裝方式、發運方式、付款方式等信息;其他品牌的可比車型的市場價格、配置、優缺點等;終端銷售渠道建議;接收客戶的整車要貨需求等。
2.目標成本確定市場上存在同類的新車型目標價格的確定可根據其他品牌量產為消費者接受的可比車型的市場價格,結合配置、包裝等差異確定;也可根據本企業量產為消費者接受的現行售價,結合配置、包裝等差異確定;全新車型可根據市場端客戶反饋的價格直接確定;為了獲得市場占有率,也可以以邊際成本為基礎確定目標價格。目標價格在扣除目標利潤后確定目標成本。車型目標成本由財務部門在聯席會議上宣讀。
3.產品研發設計技術部門一方面要核實業務提供的整車(含包裝)配置信息,包括BOM(物料清單組成)等信息,另一方面要將目標成本落實到產品設計中,實現在圖紙上。在產品設計中應遵循以下幾項原則:(1)通用化原則將零配件通用化設計是實現通過批量規模化生產來降低零配件成本的重要途徑。摩托車企業可以按車型系列(如:騎式車系列、踏板車系列、彎梁車系列)來設定通用化零件,每個系列中的“不影響外觀造形”的零配件(如:車架、消音器、電纜等價高配件)是重點通用化對象。要遵循“產品的差異化是建立在通用化基礎上的差異化”的設計思路。(2)消除“品質過剩”原則“品質過剩”是指產品的某種特性或功能超出了顧客需求的期望值,造成產品的制造成本和檢驗成本等增加,從而使產品失去了在同類產品中的價格競爭優勢。因此,在產品研發設計階段盡可能做到消除(或減少)產品“品質過剩”,做到既能滿足客戶的需求又不增加自身成本。(3)禁止隨意“技術更改”原則經過各種試制成功,經總經理批準后生產的產品,原則上不允許進行技術更改。但特殊因技術更改能使產品設計更加完善、工藝技術更加便捷合理、市場推廣更能適應客戶要求的,必須嚴格按照相關的技術更改流程進行,同時要考慮更改前原狀態零部件的庫存情況,盡量降低零配件的報廢(或浪費)。(4)簡化產品非實用功能原則(5)低價材料替代原則(6)優化設計簡化工藝流程原則總之,要從產品研發設計環節入手,將產品設計各項原則植入設計者腦海中,平衡目標成本與實用功能,讓目標成本能夠真正約束產品設計。
4.零配件成本預估(1)成本預估技術部門將“圖紙及相關參數”傳遞給財務部門,財務部門組織相關部門估計零配件成本。財務部門的估價方法可采用(包括不限于):①市場價格特征系數法,是指為估算某類產品價格,從市場上同行業可比企業中找出相同或相似類型的產品及其價格,并對影響該類產品價格的主要特征進行分析,找出該類產品的計算價格系數,從而估算該類產品價格的計算方法。比如:車架類產品的市場價格特征系數為不含稅8.95元/KG,假如某車架重量為12KG,則可估算該車架的成本應為107.5元。②可比配件加減法,是指為估算某產品價格,從市場上同行業可比企業中找到該產品的相似產品及其價格,通過差異分析(材質、重量、表面處理等差異),加減差異部份的成本來確定該產品成本的方法。比如:市場上可比油箱50元/只,估算油箱只增加一對貼花2.5,則估算油箱的成本應為2.5元。③產品明細成本核算法,即按工序逐步計算出配件成本。產品零配件估計完畢后,財務部按臺套清單匯總摩托車整車成本,并與核定的目標成本進行比較,形成“估算成本與目標成本明細對比表”。(2)聯席會議由財務部門主持召開聯席會議。會議前7日由財務部門傳遞“估算成本與目標成本明細對比表”于配套、生產、技術、檢驗、質管等部門負責人,各部門負責人要嚴守公司成本保密協定。配套部門要與供應商積極溝通,確定外購成本執行的可能性,并形成匯報資料。生產部門要確定自制定成本完成的可能性,并形成匯報資料。檢驗、質管等部門要對技術設計方案的可行性提出建議,并形成匯報資料。各部門通過聯席會議形成最佳行動方案。若經生產和配套確定后的估算成本不高于目標成本,則該設計可行,配套部門負責與供應商簽訂零配件供貨合同;生產部門負責自制件的生產。若高于目標成本,則由各參與部門提出成本下降設計建議,并由技術部門在規定的時間內提出解決方案;若經過反復論證后仍達不到目標成本,則可考慮放棄該新車型設計計劃并通知相關領導及部門。
5.產品制造成本控制產品制造環節要注重作業分析,要竭力減少非增值作業的執行,努力提高增值作業的執行效率。要根據重要性和成本效益原則,選擇那些相對于價值創造比較重要的作業并對其分析。要分析作業之間的聯系以形成作業鏈。理想的作業鏈應該使作業完成的時間最短、重復次數最少。要進行資源動因分析,評價作業的有效性。要進行作業動因分析,評價作業的增值性。要通過自動化改造來降低加工成本。要與供應商通力合作,共同尋求降低成本的途徑。要充分調動供應商的積極性,幫助供應商改善成本管理過程,共享成本節約成果、使目標成本管理的有效性得以持續。
四、實施目標成本管理的措施
1.組織體系建設在堅持以目標成本管理為中心,遵循市場化、效益性和責權利相結合的原則基礎上,要對企業目標成本管理進行組織體系設計,從“頂層設計、中層管理和基層執行”三個層面分層設計,推進企業目標成本管理全面實施。建立成本管理制度,明確技術、質管、檢驗、生產、配套、財務、業務等部門的在目標成本管理中的工作職責、權限、相互關系和活動接口,并建立考核機制,使各個層面的工作落實到實處。
2.信息系統建設目標成本管理需要信息技術作為支撐,由于目標成本管理涉及面廣,所需信息量大,且須隨時進行分析和處理。所以,企業必須加強成本信息系統建設,以便與企業各項成本活動相匹配,同時要拓展成本信息來源渠道,提供目標成本管理所需的上、下游渠道與企業及外部競爭對手的成本信息,以便建立一個網絡化交互式的成本信息系統,這是成功實施目標成本管理的重要保證。
作者:程金明單位:浙江錢江摩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