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分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公共行政理論與管理的新型模式就是新公共管理,該理論要求相關公共部門如政府等,在日常運行過程中,必須加大對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視。在這種情況下,本文首先對新公共管理進行了簡要介紹,并對現階段我國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展開了研究,最后在新公共管理的基礎上,有針對性的提出了加強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的措施,希望對我國社會經濟的全面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關鍵詞:新公共管理;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
0前言
新時期,我國在積極加強社會治理的過程中,相關部門明確指出,在對傳統公共管理理念進行轉變的過程中,必須加大社會治理體制的創新力度,而這一改革的關鍵環節就是公共部門的人力資源管理,在這一改變有效實施的過程中,無論是職能方面還是角色方面,政府都要更加深入的進行轉型,提升自身的服務功能。為了實現這一目標,現階段,積極加強新公共管理視角下的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1新公共管理概述
新公共管理相關理論最早產生于英國,其中心內容指出,應將工商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方法和途徑融入到公共部門當中,在對競爭機制以及靈活的管理模式進行應用的過程中,將官僚作風在公共部門中的體現進行徹底的整治。在公共管理有效融入到公共部門當中時,由于市場人力資源管理是企業的主要特點,這同制度化人力資源管理具有本質的區別,導致公共部門在對新公共管理理念進行應用的過程中發生了一定缺陷[1]。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現階段,盡管公共部門對新公共管理進行應用的過程中,沒有徹底的摒棄傳統管理中的缺陷,但是其推動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模式的發展這一貢獻是不容忽視的。由于新公共管理包含多種內容,如交易成本理論、委托理論以及私人管理理論等,因此公共部門在對其進行應用的過程中,必須對自身校友的理論和制度基礎進行充分的掌握,并有針對性的采取措施加以改革,才能夠將新公共管理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
2現階段我國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中的不足
2.1落后的管理理念
一方面,現階段我國公共部門在日常運行中,并沒有將競爭的理念和機制融入到人力資源管理當中,在人才選拔過程中,擁有嚴重的組織服從思想,這種全由組織安排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導致這一資源無法得到科學合理的配置;另一方面,國公共部門在實施人力資源管理的過程中,沒有對法治措施進行充分的應用,薄弱的法治理念導致人力資源管理中的人為影響現象嚴重。導致任人唯親現象在人事管理中相對嚴重。薄弱的法治觀念針對公共部門工作人員來講,很容易產生腐敗和以權謀私的現象。
2.2不完善的管理制度
一方面,人才在事業發展中,擁有相對單一的發展途徑,在較低的管理效率以及缺乏人力資源管理活力的背景下,造成公共部門人力得以發展的重點障礙性因素就是職務本位;另一方面,不到位的輪換崗位制度。在預防腐敗的過程中,崗位輪換制度的重要性不容忽視,同時也有利于激發職工潛能,提升其工作積極性。目前,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中雖然制定了相關崗位輪轉制度,然而這一制度的落實程度較低,無法充分發揮自身的功能;最后,嚴重的論資排輩現象。在人力晉升過程中,另一個重要影響因素就是“論資排輩”現象的存在,人才的發展同自身的實力關系不大,而同自身的資歷具有很大的關系,不利于有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年輕工作人員提升工作積極性。
3新公共管理視角下加強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的措施
3.1更新理念
要想提升我國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水平,應從更新管理理念入手,因此必須將市場化理念融入進來。首先,應用市場化理念,提升這一管理工作效率和質量,促使高消耗和精干化成為公務員隊伍的主要特點。同時還要綜合應用競爭機制,對資源進行合理利用,促使公共服務能夠體現效率和責任感;其次,對以人為本理念進行重塑。服務行政、以人為本等是新公共管理的核心,在對新公共管理進行應用的過程中,必須摒棄以往的“管治行政”,對以人為本理念進行重塑,就是要注重對人才潛能和創造能力的挖掘;最后,構建法制化理念。將法治理念同公共管理部門進行融合,促使其在進行人力資源管理的過程中,相關模式的制定能夠具有法律效力,從而提升人力資源管理模式的穩定性和權威性。
3.2構建激勵機制
一方面,對現有激勵機制進行完善,確保公平和公正原則得以切實體現,在此基礎上,公共部門應當積極構建科學的評價機制,對傳統薪酬機制進行轉變,從而為加大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質量奠定良好的基礎。并且,在對激勵機制進行完善的過程中,還應當提升評估手段的有效性,促使職工工作過程中,能夠切實在績效評估的基礎上充分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在工作中進行創新,將自身的潛力挖掘出來;另一方面,綜合應用先進的管理機制。在信息技術廣泛應用的背景下,現階段我國公共管理部門在實施人力資源管理的過程中,必須增加對信息技術的應用,實現信息化的人力資源管理,提升這一工作效率;最后,積極構建培訓機制至關重要。公共部門在實施人力資源管理的過程中,應極大對職業規劃的重視,為職工的發展提供廣闊的平臺,并且還應當引導職工從自身的缺陷入手,通過自身的努力滿足組織需求,從而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公共部門組織的培訓活動中來。
4結論
綜上所述,新公共管理理論自產生以來,對世界各國各個領域的人力資源管理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因此,我國在積極進行現代化社會治理改革的過程中,也應當及時加大對新公共管理的應用,新公共管理同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的有效融合,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我國傳統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中的不足,對于提升公共部門的職能以及為人民服務的能力具有重要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楊嶸均.我國公共部門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的價值轉型與制度設計——基于環境—價值—制度研究范式的探討[J].中國行政管理,2014,04:73-78.
[2]趙源.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實踐與組織績效關系——“整體主義”視角下的綜述與展望[J].中國行政管理,2014,07:69-73.
[3]段華洽,蘇立寧.論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與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區別與互動[J].中國行政管理,2015,06:65-68.
[4]高玉貴.知識經濟時代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研究——從心理契約視角[J].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學報,2015,02:90-94.
[5]吳麗娟.我國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研究述評
作者:李冠男,楊娟娟 單位:河南財政金融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