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休閑旅游業發展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休閑旅游是我國近年來迅速發展起來的一種旅游形式,廊坊市充分依托獨特的地理位置和現代資源豐富的優勢,加大旅游資源的開發力度,拓展客源市場,突出特色,有效地改善旅游環境,取得了可觀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關鍵詞:休閑旅游廊坊資源客源
近年來,廊坊市充分依托獨特的地理位置和現代資源豐富的優勢,按照大群體、有特色、出精品的原則,從實際出發,在全力摸清底數的基礎上,重點實施旅游精品開發戰略,全面整合旅游資源,積極培育特色產品,相繼推出了以六大高爾夫球場、三大溫泉度假村為代表的健身旅游,以遼宋地下古戰道、遼代白塔龍泉寺、曲家營古音樂為代表的古跡文化游,以東方大學城、文化藝術中心、自然公園為代表的觀光游,以金豐農科園、民間采摘、農家樂、民俗旅游為代表的生態游,以國際會展中心、第一城為代表的會展游,以新世紀步行街、香河家具城為代表的購物游等六大旅游精品系列項目。2007年度,接待國內外旅游者533余萬人次,旅游總收入突破41億元,其中會展游、鄉村游接待人數突破了百萬人次,成為旅游客源增長的亮點。同時,一批極具市場潛力的旅游項目也正處在緊鑼密鼓的進行籌建之中,如集民俗絕技、孔雀園、森林景觀和健身娛樂為一體的永清大千世界主題公園項目,三河成功大廣場項目、安次區落垡濕地自然景觀項目、廣陽水庫景區項目、再現“勝水菏鄉”的勝芳新城項目等,這些旅游產品的相繼推出將使廊坊的現代旅游城市特色更趨明顯。
一、廊坊市發展休閑旅游優勢明顯
1.較豐富的休閑旅游資源。近年來,廊坊市以溫泉養生、溫泉娛樂為主體功能,以溫泉觀光為輔助功能,完善京津廊會議市場和京津廊大眾休閑市場,充分利用本地會議發展旅游,大規模的林地,濃郁的鄉土文化,豐富的土地資源等優勢條件,采取溫泉旅游與其他旅游的項目組合開發的模式,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溫泉休閑產業,形成伊斯蘭風情商務旅游區,廊坊市區城市溫泉旅游區、永固霸田園溫泉旅游區、南部古鎮古洼溫泉旅游區等四個有特色的溫泉旅游熱點區域。同時,進一步完善了六大高爾夫球場的經營與服務,形成以高爾夫運動為主體的戶外休閑活動主題園地。另外,進一步提升廊坊會展業的國際化、市場化、專業化、品牌化和特色化程度,針對京津休閑市場,策劃市場指向性強的休閑、購物、文化、體育等專題性會展項目。打造一批會展、商務、會議與休閑度假相結合的復合型品牌旅游產品。
2.環境建設成績斐然。大力實施“藍天、碧水”工程,環境質量大為改善。營造了生態文明林400個,市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5%,垃圾處理率95%,市區空氣質量二級以上天數332天。先后被命名為全國綠化模范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國家節水型城市等,并獲得“中國優秀旅游城市”稱號。
3.發展機遇空前。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視市內經濟結構的調整,重視旅游業的發展,特別提出要逐步減少區內高污染、高耗能的重化工產業,將加快服務業的發展作為經濟發展的首要任務,把擴大消費作為拉動經濟發展的第一動力。同時,河北省于2008年開始精心打造環京津休閑旅游產業帶,前期論證工作已經完成,正在有重點,有步驟地展開建設和營造工作,為廊坊市休閑旅游的發展提供了空前的機遇。
4.客源市場巨大。京津人口總數約為3000萬,消費能力在全國處于前列,是環京津休閑旅游成熟持久的消費市場。廊坊市2007年接待游客的85%來自京津。同時,京津擁有的私家車總數為500萬輛,加上比鄰地區的私家車,總數超過700萬輛,自駕車游客由京津出發,可以1小時到達廊坊市的絕大多數景點,十分便捷。隨著京津的發展,京津兩市消費能力和消費水平增長的進一步加快,廊坊市休閑旅游的客源市場優勢將進一步凸現。
5.便捷的交通區位。廊坊市位于京津之間,不僅有明顯的距離優勢,而且以京津地區為重要的交通樞紐,充分享受其公路、鐵路、航空交通等優勢,如陸路交通就有9條鐵路干線、10條高速公路、12條國道以及若干條省道等。四通八達的交通,成為廊坊市休閑旅游項目的依托。
6.節假日的調整。新的節假日制度實施后,“五一”休假時間縮短,全年節假日次數增多,節假日的靈活性與變化性進一步加大,將有利于廊坊市這種以休閑旅游為特色的短途旅游的發展。由于擁有臨京津、陸路交通便捷、資源豐富等優勢,為短途旅游、休閑游、深度游、散客游尤其是自駕游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二、面臨的主要矛盾和問題
第一,整體競爭力和消費帶動力弱,旅游綜合效益不高。廊坊市的旅游業近幾年發展較快,已初步形成了較為完備的產業體系,但總體發展水平相對較低、旅游綜合效益不高。與北京、天津郊區縣的旅游業相比,旅游消費水平、消費結構不盡合理,旅游總收入相當于GDP的比重低,旅游消費的經濟拉動作用較弱,這與所擁有的資源優勢、區位市場優勢還很不匹配,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第二,旅游產品結構不合理。一是觀光型旅游產品居多,休閑度假產品的開發建設力度不夠,尚未占據市場及消費的主導地位,旅游產業休閑化的趨勢還不明顯,2007年度,以休閑度假為目的游客不足20%;二是多數景區小、弱、散、差,3A級以上景區不足20%;三是部分重要旅游資源,在客觀上與相鄰地區存在產品的雷同,且處于相對劣勢。滿足不了游客的休閑旅游欲望,從而導致一些游客不再到廊坊游覽類似產品。
第三,產品規模檔次、服務管理水平較低。從規模檔次看,一方面,部分地區不注意錯位發展,如部分地熱溫泉,在產品類型、檔次和功能上與京津郊區的類似景點雷同,受區位影響,在競爭中處于劣勢;另一方面,旅游企業對旅游發展規律的認識不深刻,尚未形成自身的產品特色,建成的精品景區較少,產品品質較低,創意不新穎、特色不突出、規模體量小、建設水平低、功能設施差等問題依舊普遍存在。從服務水平看,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普遍偏低,不能很好的滿足京津游客的消費需求,弱勢較為明顯。
第四,旅游產業要素不完善。旅游接待設施不配套,游覽、娛樂、住宿、餐飲、購物等旅游配套要素尚未形成產業鏈條,存在“短板”現象,導致旅游綜合收入偏低,旅游消費的經濟拉動作用較弱。如:一日游游客比例較大,過夜旅游者比例僅占游客總量的23%,影響了娛樂、住宿、餐飲等收入;其次,購物收入普遍偏低,遠低于周邊北京、天津,也低于全國平均水平(35%)。僅占旅游總收入的27%。
充分發揮廊坊市與其他環京津地區旅游資源的整體優勢,針對京津日益增加的度假休閑、回歸自然的市場消費需求,構建環京津休閑旅游帶,突出優勢資源特色,實現與京津旅游產品的差異開發和錯位發展,構建特色鮮明、重點突出、功能齊全的休閑旅游板塊;深度策劃集休閑度假、餐飲購物、娛樂活動、觀光體驗、康體健身等于一體的綜合型休閑旅游區,并帶動周邊地區的整體發展;結合無景點休閑旅游發展,加快城市休閑體系建設,將廊坊市打造成為文化、景觀特色鮮明,休閑旅游功能完善,旅游氛圍濃厚的休閑旅游目的地;緊密依托交通
干線和交通結點,推出道路便捷通常、標志標識完善、信息咨詢訪問周全、旅游產品體系完善的自駕車或自助旅游線路,進一步拓展廊坊市的休閑旅游空間。
參考文獻:
[1]謝彥君.基礎旅游學[M].北京:中國旅游出版社,1999.10.
[2]盧云亭.現代旅游地理學[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88.56-61.
[3]周進步.中國旅游地理[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8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