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儒家企業制度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現代企業制度及其缺陷
現代企業制度是指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企業組織和運作形式,它以企業法人制度為前提,以有限責任的財產組織制度為核心,以科學的治理結構以及專家經營為表征。
現代企業制度有不少的優點,如產權關系明晰,所有權屬于股東,企業擁有各個股東投資形成的全部財產的法人財產權;企業以全部法人財產依法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照章納稅,對股東承擔資產保值增值的責任;股東按投入企業的資本額享有所有者的權益,即資產受益權、重大決策權和選擇管理者的權利等;企業按市場要求組織生產經營,以提高勞動生產率和經濟效益為目的,政府不直接干預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企業建立科學的領導體制和組織管理制度,形成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三者之間既有縱向授權又有橫向制約、既有激勵又有約束、既民主科學又快速反應的機制。這種現代企業制度克服了傳統國有企業的產權模糊、主體單一、所有者缺位、經營權無法落實、政企不分、風險無人承擔、管理制度不規范等缺陷,實現了企業制度發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是一個巨大的進步。但它也存在著明顯的不足之處,即把勞動生產率和經濟效益作為企業唯一的目的,過于強調企業的股份構成、規模效益,其經營管理以物為本、以企業為中心、以法律制度為依據、以規范的生產經營為前提,在很大程度上忽視了人的作用和人文的價值。
因此,如何以人為本,繼承和發展中國傳統的儒家思想,建立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民本人道的“現代儒家企業制度”,是未來人類經濟發展的一個重大課題,它也許醞釀著企業制度發展史上的又一次革命。
二、現代儒家企業制度
現代儒家企業制度超越于現代企業制度。它以企業法人制度、職工權利保護制度為前提,以有限責任的財產共有制度和儒家關懷制度為核心,以科學、人道的民主管理制度或民主治理結構為表征。
也就是說,現代儒家企業制度的特點是:一、產權關系明晰,股權分散,民眾持股;由工會統一掌握本企業職工的聯合股份,避免股權分散,以便在股東大會上以同一個聲音發言,以唯一的代表行使職工股份聯合所帶來的總額投票權,從而占有企業的主導地位。二、企業以保障人的幸福、尊嚴為最高目標,贏利僅為實現最高目標的手段之一,企業不以提高勞動生產率和經濟效益為唯一目標。三、建立儒家企業文化1,大力弘揚儒家的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和為貴、有教無類、天下為公、小康大同等思想,使企業成為和諧、溫暖、奮進的“人民之家”;企業經濟與企業文化共同成長、繁榮,企業既要注重生產,又要促進文明的進步、人格的完善和人的全面發展;四、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物、生產為中心進行經營管理,實行開放式發展,充分尊重職工的愿望,調動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優化職工的精神處境、勞動條件和工作環境;企業內部達成效率與公平的最佳結合,企業之間形成既競爭又合作的關系,實現人的自由發展和全社會的福利保障、人才流動、資源共享、共同富裕、充分就業。五、實行工人參與制度和民主治理制度,政企分開,依法保障企業職工的當家作主的權利;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三者之間互相制約,發揮職代會的作用,提高職工代表在股東大會、監事會中的比例,以確保勞動者的利益不被損害。六、采用集約式的可持續發展模式,節約資源,節約勞動力;企業與社會、環境之間良性互動,形成自我發展、良性循環的生態型企業經濟、綠色企業文明;企業成為技術進步、知識創新的中心,勞動者知識化,知識人性化,克服技術對人性的傷害、桎梏和異化。
總之,現代儒家企業制度是以儒家思想彌補現代企業制度的不足,它更加注重儒家的人文關懷、財產的股份共有、職工的權利保護和企業的民主治理,強調在企業中積極推進人本人道、公平共富、民主自治、科學高效、法治分權、多元開放、和平愛國的現代儒家文明的建設。
三、儒家市場經濟
儒家市場經濟是現代市場經濟發展的新階段,它兼顧利益與道德、競爭與合作、個人與團體、效率與人性、技術與人格,將自由、民主、人權、法治與人本、仁義、信用、中和等思想結合起來,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社會道義感、使命感、責任感、氣節精神,以及厚德載物、自強不息、尊師重教、愛國主義的精神運用于市場經濟的文化建設,促使整個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與環境和諧發展。所以,儒家市場經濟就是人本人道、公平公開的市場經濟,是以人為中心、既主要通過市場配置資源又尊重人文價值、體現人文關懷的經濟形態。
也就是說,一方面儒家市場經濟推崇市場經濟的基本原則,奉行能力主義,鼓勵效率和競爭,另一方面它又反對片面地追求高效率、高產值、高資本收益率和高技術水平,主張協調經濟與人文、環境、生態的關系,將效率與競爭建立在尊重人性和人類普遍價值觀的基礎上。
所以,儒家市場經濟的本質是,既要尊重市場經濟規律,通過價值規律配置資源和生產力、通過價格信號協調供求關系、通過競爭機制分配國民收入,又要建立有利于弘揚道德、鼓勵合作、保護人權、尊重人格、實行民主、保護生態環境、效率與公平協調、技術與人性兼顧的人文主義機制和環境。
儒家市場經濟的特征是:一、經濟形態市場化。即儒家經濟并非回到官控經濟、農本商末經濟或計劃經濟的時代,搞單一的資源官府壟斷、國家所有和平均主義,而是維護市場經濟基本制度,實現產權清晰化、財產共有化、管理科學化,促進自由競爭;特別是要大力發展以股份制為代表的共有制。二、企業行為人文化。建立儒家市場經濟,核心是建立現代儒家企業制度。企業管理的中心既不是利潤也不是資本,而應是人。人是宇宙萬物的尺度。應建立以人為核心的儒家企業文化,倡導道德、關懷、仁愛、合作。三、經濟環境生態化。即不應以犧牲環境、生態和人的生命健康為代價從事經濟建設,而應經濟建設有利于環境質量的提高和生態多樣性的發展。四、高新技術人性化。即發展人性化的新科學、新技術,尊重人的價值,體現人間健康的倫理關系。五、決策機制民主化。即只有民主的,才是符合儒家民本思想的。六、宏觀調控法制化。儒家市場經濟并不是人治經濟,而應是體現人文主義精神的法治經濟,法治才能保障人的尊嚴。七、保障制度全民化。即要建立市場化、社會化的全民保障體系,做到人人病有所醫,老有所養。八、社會生活公平化。即人們機會均等,分配合理,共同富裕,沒有絕對的貧困者,收入不會成為影響個人自由、全面發展的障礙。
發展儒家市場經濟的原則是:一、人本原則。即以“人”為經濟生活的中心,把國家建設成為民本人道、仁愛互助、公平共富的幸福的“人民之家”。二、人性原則。即提倡人性解放,萬類平等,個性自由,尊重人權,發揮人的靈性、本性和創造力。三、和諧原則。即從天人合一、物我和諧的宇宙觀出發,正確處理競爭與合作、個人與社會、人類與自然、以及經濟與人口、資源、環境、生態的關系。四、非異化原則。反對物質、技術、權力對人的異化,反對人的大眾化、功利化和標準化,反對技術、網絡對人的壓抑,反對專制主義、官僚主義和教條主義對人的摧殘,建立人道經濟、公平社會、無壓抑文明。
建立儒家市場經濟是建立現代中華文明的重要內容。
現代中華文明是現代人類文明的優秀成果與中華優秀傳統、社會主義思想的有機結合,它一要吸收現代文明智慧,二要弘揚以儒家為代表的優秀傳統思想,三要融入社會主義的民主公正思想,四要將三者有機地統一起來,從而熔鑄新的民族之魂。使中華民族既有全球意識又有尋根意識,既崇尚科學法治、民主人權,又體現倫理道德、仁愛共富,既吸收西方式的天人相分、戰勝大自然、優勝劣汰思想的合理成分,又繼承傳統的天人合一、保護大自然、和為貴的文化精華,使中國社會既穩定和諧又進步發展,既有效率又有公平,從而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的幸福與尊嚴。
可以說,現代中華文明就是現代民主政治、法治社會、公平文化加上儒家市場經濟。
我們相信,建立儒家市場經濟既是人類自我關懷的夢想,也是經濟發展的潮流。而建立儒家市場經濟,其核心是建立現代儒家企業制度。
1日本人對建立儒家企業文化有多方面的實踐。日本“近代工業之父”澀澤榮一首先將《論語》運用到企業管理,他開設了“《論語》講習所”,倡導“論語主義”、“道德經濟合一說”、“義利兩全說”、“論語加算盤說”,認為“論語中有算盤,算盤中有論語”,即講道德、信用可以帶來物質利益,而在牟利時要講究道德、信用。
日本東芝公司總經理土光敏夫,豐田公司創始人豐田佐吉、豐田喜一郎等人都喜歡都《論語》,豐田喜一郎還將“天地人知仁勇”用作自己的座右銘。日立公司創始人小平浪平把儒家的“和”、“誠”列為社訓。日立化成公司總經理橫山亮次說:“日本人的終身就業制和年功序列制是禮的思想的體現,企業內工會是和為貴思想的體現。”三菱綜合研究所的中島正樹稱“中庸之道”是最高的道德標準。住友生命的會長新井正明以“其身正,不令而行”為座右銘,住友的總理事小倉恒稱“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建立事業的頭一個條件,也即盡本分、盡責任。松下幸之助認為,企業家要仁愛惠眾,生產出象自來水一樣多而便宜的產品以回報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