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誠實信用忠誠道義在企業管理中的意義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唐代史學大家李延壽歷覽王朝興衰,發出了“為國之本,在乎忠信”的感慨,并且認為“國家興廢,莫不由之”。步入嶄新的21世紀,“誠信忠義”仍然是大到治國小到修身齊家的要義,市場經濟大潮中的企業特別是我們建筑施工企業也必然要遵循這條鐵律才有可能生存和發展。那什么才是誠信忠義呢?
筆者認為,誠信反映的是一種契約精神,忠義傳達的是一種道德維系。誠信包含“誠”、“信”兩個方面:“誠”就是誠實,就是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信”就是守信,做出了承諾就一定要兌現。忠義包含“忠”、“義”兩個方面:“忠”就是忠于職守,忠誠于企業、忠誠于工作;“義”就是堅持責任道義,扛起責任,履行義務。
“誠”是“信”的前提,“信”是“誠”的發展,不務實承諾便無法守信踐約,反過來嚴格守信踐約才能兌現承諾,也才能獲得別人的長久信任;“義”是“忠”的根據,“忠”是“義”的表現,只有企業肩負起完全的責任道義,把職工視作親人,職工才有可能激發出忠貞不渝、無私奉獻的忠誠感,也才能真正做到盡忠職守。
這對我們建筑施工企業當前的工作有極大的啟示意義,我們搞經營投標工作,說到底就是向業主做承諾,在此過程中,我們應當堅持誠信的原則,應當實事求是估量自己的實力,評估施工生產階段可能遇到的困難。在實際工作中,我們有不少虧損項目,后來都被證明在經營投標階段存在一些問題,說到底就是未能始終堅持實事求是的誠信態度,對自身的實力估量不當,對工程盈利前景了解不深,對業主特點把握不夠,對宏觀經濟政策變化估計不足,倉促上馬,就相當于對業主做出了一個盲目的、難以兌現的承諾。
從一開始就做不到實事求是,導致后期問題重重:自身力量不足,工程管理難以達到業主的要求,導致工程質量不達標;盈利空間狹小,導致一些項目,特別是分包隊伍,出現偷工減料的情況;對業主把握不夠、對宏觀經濟政策變化估計不足,造成完工之后工程款難以兌現等等。反過來,如果我們在做承諾的時候能夠審時度勢,科學正確地評估自己把握別人,那么我們就為下一步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承諾做出了,我們更要注重踐行。在此過程中,我們會遇到一些困難,也會面對一些誘惑,但不管怎樣的困難、如何的誘惑,我們唯有以一絲不茍地精神堅決履約,才能確保工程安全質量,才能順利實現盈利,也才能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企業的長久發展,舍此別無他途。
商業伙伴之間講求契約之責,企業與員工之間更應有忠義之情。這就要求企業既要科學務實地建立用工制度,要確保員工的實際責任能與權力相一致,報酬能與付出相一致,福利能與市場相接軌,又要視如親人般地關心照料員工,設身處地地為員工著想,營造出企業“家”文化。只有我們在用人時采取這種平等務實、親和溫暖的態度,才能從制度上理順員工之間、員工與企業之間的關系,也才能真正激發出員工對企業的忠誠感和奉獻精神。
在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們面對的經濟、社會環境將更加復雜,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社會矛盾將更加多發,面對這樣的形勢,我們唯有始終采取實事求是的態度做出承諾、矢志不渝地來兌現承諾,我們的事業才能持續健康地發展;唯有把員工放到平等互利的位置,努力構造企業“家”文化,企業才能最終達到忠義兩全的和諧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