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工程保險在工程風險管理問題及建議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基于提高工程風險管理水平的目的,針對工程保險的應用問題,做了簡單的論述,提出了優化措施和方法,共享給相關人員參考借鑒。從工程保險的推廣應用實踐來說,通過不斷研發新險種,完善保險服務,對提高工程風險管理水平,起到積極的作用,具有推廣應用意義。
關鍵詞:工程保險;工程風險管理;保險保障
我國工程保險制度發展的時間比較晚,可以追溯到20世紀80年代,工程保險的保障以安全、質量以及財產保障為主,尚未形成完整的險種保障體系。在保險功能與服務方面,傳統保險主要發揮事后保險賠償的作用,處于基礎性保障水平,難以達到現代化建筑風險管理的需求,需推動工程保險的發展和完善。
1工程保險的應用意義
工程保險與工程施工管理相輔相成,引入工程保險能提高施工管理水平,減少工程損失;強化施工管理,實現對風險的有效把控,能夠增加工程保險的效益。傳統的工程管理模式下,由于缺少風險管理意識,管理工作不到位,出現問題時極易造成很大損失。例如,某公司承接一35kV線路架設項目,某日上午7時,一員工在檢查現場工器具時,不慎將一段鋼筋掉落于境內,隨后下井拾取,過了十幾分鐘后,另一員工喊其不答應,下井救助,最終兩人因為井下中毒導致當場死亡。究其原因,存在僥幸心理疏忽大意;救助方法不當;管理不到位等。對于此事故,從風險的防范角度來說,若采取了工程保險手段,為員工投保意外險,事故發生后,能夠為家屬賠償,減少一定的損失。除此之外,能夠避免事故的發生。通過工程保險風險的分析,例如:出險時間、出險原因等數據分析出該工程施工管理上存在的漏洞,通過工程保險風險數據的分析,提供可靠的數據支撐,提供給管控項目相關各單位對施工管理進行完善和查缺補漏。從工程風險管理角度來說,工程保險的應用,能夠分散或者轉移各類工程建設風險,強化對風險的管理。通常來說,工程參建各方會選擇最為經濟合理的手段,減少或者規避風險事件,比如購買工程保險來轉移工程風險,由保險公司引入獨立工程保險機構,實施風險管控。近年來,我國越來越重視保險業在工程建設領域的作用,工程保險得到快速發展,體現在險種的研發和險種功能的拓展。對風險實施全方位管理,需要參建各方在履行風險監管以及主體責任時,要掌握各類風險管理技術手段,比如風險識別和風險估計以及風險評價等。
2工程保險在工程風險管理中的應用問題
2.1風險管理水平待提高
從建設工作的推進角度來說,工程參建各方都面臨著各類安全質量風險,在完工后工程進入使用環節,業主或者建筑使用者同樣也會面臨很多潛質量缺陷風險。基于全面風險管理理念,采取動態化風險管理,實施系統化控制,進而減少不確定因素。目前來說,工程建設領域的風險管理,還處于低水平狀態,要進行全面優化與升級。
2.2保險功能與服務不完善
現階段,工程領域快速發展,建造模式發生了很大變化,使得質量與安全等的產生形式與原因更加復雜多樣,若想發揮工程保險的應用價值,需要完善保險功能與服務。實踐中,要進行險種的研發與創新,結合當前工程風險特點以及工程保險存在的不足,進行保險垂直細分。對于保險功能以及服務,要加大拓展應用力度,除了基礎性投保理賠之外,還要注重險種的風險管理服務,探索搭建信息化系統平臺,不斷優化保險服務[1]。
3工程保險在工程風險管理中的應用發展
3.1完善保險保障體系
從工程保險在工程風險管理的應用發展角度來說,最初以建筑工程一切險+安裝工程一切險+建筑工程意外傷害險+工程質量保險為基本體系。隨著工程風險管理的要求和需求不斷提高,帶動著工程保險險種體系的垂直細化,體系不斷完善。具體如下:①綜合性工程財險保障。基于原來的建筑工程一切險以及安裝工程一切險,進行了附加險種的研發,形成綜合性財險保障體系,切實提高了工程保險的應用水平。②安全生產保險保障[2]。工程風險管理中,工程保險的應用,早期工程意外傷害保險為主要險種,當前已經發展為相對成熟的險種,不過保障對象以項目人員為主,沒有實現對企業雇主的保障。隨著此險種的不斷完善和優化,險種功能日益完善,已經形成相對完善的安全生產領域保險保障體系。③IDI工程質量潛在缺陷保險。在發展的驅動下,工程質量保險日益完善。目前已經出現了IDI工程質量潛在缺陷保險,保險的明確性和針對性更加突出。④其他險種。隨著險種的細化,出現了工程機械保險以及巨災保險等。實例:中國平安財產保險公司和廣州綠龍房地產開發公司以及廣州市啟日房地產開發公司,簽發了IDI,為廣州市首個住宅項目建筑工程潛在責任保險,為質量保險。在IDI保險有效期內,當產生工程質量事故給房屋業主造成損失時,保險公司將會按照合同予以相應的賠償。IDI的推行,完善了建設工程風險保障機制,促使工程質量水平得到提高,同時切實解決房屋所有權人利益。
3.2完善保險功能服務
在當前的發展背景下,工程風險管理中工程保險的應用,提供保險投保與理賠基礎性保險服務,已經難以達到工程風險管理需求。為了適應風險管理服務發展變化,進一步完善保險投保以及理賠服務要求,在相關部門和保險機構積極進行工程險種的應用研究,圍繞保險風險管理服務功能特點進行探索,力求不斷完善保險功能服務,提高服務的質量。完善保險服務的措施:(1)提高動態化和全過程服務水平。基于工程風險管理新形勢,傳統的保險理賠服務模式,對于風險事故的應對,具有靜態以及被動特點,難以切實發揮工程保險的價值與作用。通過對保險風險管理服務的優化和提高,實現全過程動態化風險管理,提高事前風險風范水平,實現對工程風險的有效控制。實踐中,整合各類技術資源和管理資源等,促使風險得到主動有效票的防范,增強風險管理意識,切實保障項目風險得到管控。近年來,受到國家政策的推動以及規范指導,IDI處于快速發展狀態,推動著工程保險體系的完善與優化。(2)搭建信息化系統平臺。從工程保險服務的提供角度來說,搭建信息化系統平臺,能夠為保險銷售提供優質渠道,同時能夠提升保險功能服務質量。搭建信息化系統平臺,實現風險管理服務的有效整合,即線上匹配專家或者機構、線下提供風險管理服務,提高服務的效率和質量。引入大數據技術和云計算技術等,輔助風險管理,搭建工程風險管理預測模型,圍繞險種風險開展在線測評以及動態化管理。不斷完善保險功能與服務,為工程質量與安全生產等提供風險管理保障[3]。
3.3結合運用其他手段
從工程風險管理實踐來說,工程保險屬于技術手段。采取的風險管理技術手段,主要包括勘察設計保險技術和招投標保險技術以及施工履約保險技術等,搭建了事前風險預防、事中風險控制、風險預警以及事后鑒定評估機制。工程保險在工程風險管理中應用,發揮著關鍵技術力量作用,可輔助浮動費率機制有效運轉。結合投保企業以及項目的特點,進行風險因素分析,進而給出建議承保險費率。若風險過大,則可以拒絕承保。工程風險管理管理中,采用行政方法管理,能夠實現對工程風險的有效控制,但若想全面管控風險,還要運用經濟杠桿和技術力量。其中,經濟杠桿的利用,能夠制約、影響以及引導風險管理目標實現。采用技術力量,即工程保險,能夠保障風險管理效率。將技術手段,同行政手段和經濟手段結合運用,進而提高對工程風險的高效管控[4]。
3.4調動參建單位的力量
若想發揮工程保險的應用作用,提高工程風險管理水平,要注重調動參建單位的力量,做好各個環節的風險點把控,積極探索有效的風險管理方法和措施,投保有關保險。保險公司一旦承保,要積極參與工程風險管理工作,通過和建設單位以及施工單位等進行有效配合,形成強大的力量,推進工程保險的發展。采用風險管理技術手段,結合工程項目的特點,做好承保前的各項風險勘查工作,同時落實現場安全檢查以及隱患排查等各項管理措施。當出險后,進行勘察理賠,提供相應的保險服務。根據保險服務的實踐,進行服務經驗的積累,不斷優化和提升保險服務水平,提高風險管理水平和效益[5]。
4結束語
綜上所述,工程保險在工程風險管理的應用,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當前工程保險還存在著不完善之處,影響著其自身價值的發揮,需要加以完善與優化。實踐中,要完善工程保險服務,搭建信息化服務平臺,采取全過程保險服務,切實保障工程保險作用的發揮,提高工程風險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劉思帆,祝瀚政,史亞力.淺談工程擔保與工程保險區別[J].現代物業(中旬刊),2018(9):8.
[2]陳麗州,范夢婷,龔曉莉.大型建筑項目風險管理和工程保險的研究[J].河南建材,2018(5):223-225.
[3]余宏亮,代雄敏.城市軌道交通工程保險經紀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建筑經濟,2018,39(6):96-99.
[4]杜正鋒.基于風險管理體系的現代電力工程項目管理探索[J].工程技術研究,2018(5):158-159.
[5]王耘.工程質量潛在缺陷保險制度下的工程質量風險管理模式研究[J].上海保險,2017(6):17-21.
作者:李靖斌 單位:鼎和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廣西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