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論信息技術在教務管理中所起作用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教務管理中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存在的問題
1.思想認識及領導重視程度不夠
部分高職院校對應用網絡實現管理和服務的意識不強,對教務管理信息化技術手段所發揮的重要性缺乏充分的認識,沒有將其作為一項重要的管理和服務手段,僅僅把信息化技術手段作為一種設施配置,應付教育主管部門的要求和檢查;一些院校軟硬件齊全,但是應用水平不高,發揮的效能和軟件的實際功能不匹配,造成資源浪費;有些高職院校雖然做了一些推進工作,但由于學校各級領導層的重視和督促不夠,信息化建設規劃不詳實,落實力度不大,推進深度有限;還有些高職院校存在著相關機構設置、人員編制不到位的問題。這些都影響了教務管理信息技術在應用初期的整體推進。
2.教務管理人員信息技術手段應用水平不高
大部分學校由于自身沒有能力開發系統,或者自行開發系統的成本過高,因而使用購買的教務管理系統軟件。采購的系統軟件需要在實踐運行的過程中與本校的具體管理實際相匹配,需要不斷的檢驗和更新完善。這就需要教務管理人員在具體使用過程中有發現和提出問題、改進系統的能力。而實際的情況是,部分高職院校教務管理隊伍中缺少這方面的專職技術人員,或者教務管理人員自身運用信息技術的能力也不高,在使用系統軟件時表現出不善學習、知難而退的惰性思想,這使得軟件的功能得不到充分利用,對系統的完善和功能擴充開發更是無從入手。系統擱置的時間越長,滯緩的信息數據就越龐大,工作量越積越多,與軟件系統應用、發展及更新的距離就越遠,走上良性發展之路就越來越困難。
3.教務管理信息技術手段建設中資源浪費問題嚴重
部分高職院校缺乏信息系統發展和應用的整體規劃,不切實際地盲目引進購買和建設各類別的軟件系統,造成各類管理應用系統之間互不兼容或功能相互重疊。系統之間標準不統一,信息資源較分散,造成共享和互訪的困難,各系統之間形成一個個“信息孤島”。這不但使信息技術手段沒有發揮出應有的效能,反而造成資源浪費和工作重復,效率低下,給具體工作帶來較大的阻力和難度,使整個教務管理工作處于尷尬、被動的局面。
4.教務管理信息技術手段建設中軟件設計與高職教育銜接較差
軟件開發公司考慮到成本等多方面的因素,所開發的相關軟件沒有本科院校和高職院校之分。在軟件開發過程中,由于高職院校的相關教務管理人員參與力度不夠,軟件的許多功能模塊無法準確體現高職院校管理者的思路與意圖,缺乏針對性與實用性,很難全面適應各高職院校的教學管理需要。軟件設計的意圖、功能與高職教育的需求銜接較差,是目前的教務管理信息技術手段中最突出的問題。現有高職院校教務管理信息系統軟件基本包含了人才培養方案、教學資源、學生學籍、選課排課、教材管理、成績管理、考試管理、實驗實習實訓、質量監控、畢業生管理等10個模塊,提供了分別針對管理人員、教師、學生的三部分服務。其中,模塊部分前3個為基礎資料模塊,后7個為應用模塊。
通過對購買使用教務管理系統軟件且應用較成熟的50所高職院校對各模塊及服務應用情況調查,統計結果如下統計結果顯示,由于基礎資料模塊是整個系統運行的基礎,是其他模塊和服務運行的數據來源,并且在實際運行中牽扯的部門相對單一,數據建設任務較輕,所以比較完善,運行情況及效果是整個軟件中最好的。在7個應用模塊中,選課排課,成績管理,教材管理模塊在各高職院校中應用性最廣,功能基本得到了發揮;考試管理、質量監控模塊只有部分院校使用效果不是十分滿意;實驗實習實訓模塊的設計跟高職院校教學運行實際有一定的差距,與日常管理無法結合或發揮作用有限,使用情況并不理想;畢業生管理在各院校中分屬不同的部門管理,部分院校不屬教務部門管理,故畢業生管理模塊的應用程度和發揮的作用較差。在對管理人員、教師和學生的三部分服務分別是與應用模塊提供的數據相對應的,在一部分院校中,只提供了課表查詢、成績查詢和選課功能,而其他許多功能由于前面數據應用模塊的數據欠缺或沒有應用而難以發揮作用,造成資源極大的浪費。
二、加強高職院校教務管理中運用信息技術手段的對策
1.提高認識,加強協調,推進教務管理信息技術手段建設
推進教務管理信息技術手段建設是實現教育現代化的重要途徑,是推進規范教務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務質量的必經之路。學院領導、教務管理人員和教職員工都要樹立這一思想,扭轉傳統的習慣性的管理模式,積極吸收高科技成果,先進科學的管理。改進和健全管理制度,實現管理制度和軟件功能雙向靠攏,從思想上、制度上整體推進教務管理信息技術手段建設。
2.合理設計規劃、統一標準,實現資源共享
教務管理信息技術手段建設中要認真貫徹落實《教育管理信息化標準》,它是教育管理信息系統軟件產品的建立、研制、生產、檢測、使用和技術服務等各環節的技術依據。學校數字校園建設中包涵各管理應用系統,教務管理信息技術手段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為保證教務管理信息與其他各系統軟件之間的兼容性和互訪性,提高功能和應用擴展能力,建設中要嚴格執行《標準》。對已有的教務管理信息技術手段要按照《標準》進行改造,對新建設的相關工作,按照《標準》進行審核準入,逐步完成教育管理信息工作的標準化,實現教務管理信息資源的共享,減少數字化校園建設中重復浪費。
3.加強培訓,提高教務網管理人員素質
完備的硬件和協調軟件只是教務管理信息技術手段中的基礎,需要教務管理人員運用到具體的日常管理中才能發揮效能。教務管理人員素質的高低直接決定了所發揮效能的大小,因此,在提高認識的基礎上提高信息技術手段運用素質是必不可少的。專業培訓、專題講座、校際交流、報告會、經驗分享等是提高教務管理人員素質的必要途徑,另外,設立專門的技術崗位解決一些日常運行中出現的疑難雜癥,及時對軟硬件進行專業的更新、升級和功能擴展,使軟件和日常管理實際及時匹配,減小運行阻力。
4.加強軟件改進,貼近高職院校教育教學特色
教務管理信息技術手段開發建設和升級改進中,要加大高職院校管理者、評估專家、督導專家、一線教務管理人員、老師的參與力度,高職教育的發展方向、重點,什么樣的軟件符合高職院校的教務管理或通過軟件要實現那些管理,這些人最有發言權,結合他們的思路設計和改進軟件才能實現最優效果。結合當今高職教育教學改革的實際需求改進軟件,在應用模塊中要加大實驗實訓實習、課程設計等教學環節的管理,軟件設計和升級改進中各模塊要與高職院校教學模式相匹配,方便管理人員管理,為師生提供更優服務。
作者:付尚軍單位:酒泉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