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旅游管理專業課程體系優化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
當大眾旅游時代到來之際,傳統視角下的旅游管理專業課程已不能適應旅游事業發展的需要,所以高校旅游管理專業課程設計時必須改變思路,從游客的體驗視角下設計課程體系。筆者在本文先簡明扼要地闡述旅游體驗理論,然后對我國旅游管理專業課程體系的設計現狀進行分析,接著分析了體驗視角作為旅游管理專業課程體系設計的原因,最后對體驗視角下旅游管理專業課程體系的設計提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
體驗;視角;旅游;課程體系
在大學生課程體系中,課程設置是整個大學課程教學的核心部分,課程體系的設置是否完善和合理,直接關系著學校教學成效的取得、學生知識體系的構成以及人才的培養質量等。當我國旅游行業蓬勃發展之際,高等院校旅游管理專業的課程體系設置也要“與時俱進”,緊跟時展的需要,在研究旅游發展的基礎上,盡快推動旅游管理專業課程體系的改革和教學內容的更新。筆者在本文從體驗視角入手,深入分析研究高校旅游管理專業課程體系的設置,為我國高等院校旅游管理專業教育的發展添一片“磚瓦”。
1旅游體驗理論
謝彥君在《現象世界的旅游體驗:旅游世界與生活世界》一文中指出:旅游體驗就是旅游者在旅游過程中所獲得的滿足程度,是旅游者的旅游動機、旅游行為與旅游景區的設施、服務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結果。所以說旅游體驗的產生和旅游需求的產生、旅游計劃的制定、旅游線路(旅游目的地)和旅游時間的確定、旅游景區的經歷以及旅游結束后的交流等各個環節密切相關。旅游體驗的本質內涵。在大眾化旅游時代,現代旅游并不能僅僅關注旅游者去過哪些地方,其實質應該關注旅游者在旅游過程中分享旅游過程的心情以及體驗旅游的方式。正如有些學者所言:旅游者在旅游過程所得到的并不是旅游景區的資源和設備,而是在旅游過程中所形成的印象以及體驗和感受。
2旅游管理專業課程體系的設計現狀
高校旅游管理專業課程體系的設計,其目的就是要為我國旅游事業的發展培養出優秀的旅游人才,使之專業知識扎實,專業素養較高,能夠在不同級別的旅游部門“大顯身手”,設計獨具一格的旅游產品。目前我國高校旅游管理專業的課程體系主要分為五大模塊:公共課程模塊、專業理論模塊、應用理論模塊、行業常識模塊以及實踐模塊,在這五大模塊中,會和其它專業交叉地進行課程設計,雖然強調理論和實踐相結合,但是還存在著以下問題。①核心課程的設計不統一,各高校“各自為政”,沒有從市場的需要出發,而是從本校發展的角度出來,設計核心課程;②教材比較混亂,在相同專業模塊中,各高校會根據自己的理解,在原來的學科基礎上,選擇本專業的教材。
3體驗作為旅游管理專業課程體系設計的原因
傳統旅游學科理論中,主要是從旅游活動的各個因素角度進行考慮,所以旅游管理專業課程設計時,也以此為依據構建課程體系。但是隨著旅游現象中的各種矛盾出現,高等院校中培養出來的旅游人才已不出適應旅游行業對人才的需求。因為游客在旅游過程中,他們不僅僅是尋求物質享受的結果,而主要是尋求旅游中的經歷和感受,以此來緩解工作或生活過程中所形成的壓力。
4體驗視角下旅游管理專業課程體系的設計
高等院校從體驗視角下設計旅游管理專業課程體系時,一定要本著為我國旅游事業輸送高素質人才的目的,結合本校的辦學優勢,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旅游專業知識扎實、綜合素質高,能夠靈活處理游客在旅游過程中突發事件高級旅游管理人員。所以在設計旅游管理專業課程體系時要明確以下兩點:①課程體系設計的思路要清晰。旅游管理專業課程體系設計時,不管是哪個模塊,都必須理清其思路,明確不同課程模塊的功能,課程體系的特點以及需要設置的核心課程等,否則就無法為旅游企業輸送合格和優秀的人才。例如在基礎理論模塊的課程體系設計中,一定要明確該模塊打造高校學生牢固理論功底的重要性,如果學生的基礎理論知識不足,則無法進行后續專業課程的學習,所以應該定位其核心課程有基礎旅游學、旅游心理學、旅游社會學以及旅游效應研究學等多個基礎課程。②要合理安排課程教學的結構。高校教務處在理論課與實踐課的具體課時安排過程中,一定要結合學校師資力量、學生的具體情況以及教室的使用情況等,來合理安排這兩個方面的課時量。例如在基礎理論模塊中,基礎旅游學課程每周的課時量不能少于三節。旅游體驗運行管理模塊中,服務禮儀課程開設后,其每周的課時量不能少于兩節。在輔助模塊中,旅游服務學原理課程每周的課時量不能少于三節。學生實習階段的時間應該安排在大三的第二個學期,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在不同的旅游部門實習,把在學校所學習的理論知識運用于不同的崗位中,鍛煉自己的實際能力。畢業論文設計和撰寫的時間安排在第八個學期。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實習鍛煉之后,對于旅游管理實踐有所認識,能夠廣泛理解在書本中所學到的理論知識,所以在撰寫畢業論文時能夠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把理論知識融入到畢業論文中,對自己在實踐中所掌握的知識進行有效地梳理,從而為走上旅游崗位打下牢固的基礎。
5結語
當大眾化旅游時代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時,旅游者對旅游景區的要求會越來越高,所以作為培養旅游管理人才的學校,務必要改變過去的教學模式,應該從體驗視角下重新考慮學校的教學過程,對旅游管理專業的課程體系重新設計,以適應社會對旅游人才的需要。
參考文獻
[1]陳小蕾.體驗視角下旅游管理專業課程體系的探討[J].旅游縱覽(下半月),2013,(5):14.
[2]方磊.崗位群視角下旅游管理專業課程體系的優化[J].職業技術教育,2016,(2):25-27.
[3]張玲,林長春.新專業目錄背景下旅游管理專業課程體系的優化研究———以廣州高校為例[J].忻州師范學院學報,2014,(2):45-47.
[4]姜芹春,馬誼妮.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旅游管理專業課程體系評價與優化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9):243-245.
作者:萬蕾 單位:青島酒店管理職業技術學院